匠理丨你分得清“底槽青”和“清水泥”嗎?

“底槽青”是現在壺友比較喜歡的一種泥料,但對於同是紫泥中的“清水泥”兩者又有著怎樣的區別呢?

匠理丨你分得清“底槽青”和“清水泥”嗎?

原礦底槽清礦石

底槽青是一種礦料名稱,就是帶雞眼的紫泥礦,產於江蘇宜興黃龍山系。泥分上槽,中槽,底槽之分,而以底部的為最佳。以前是上好清水泥的主原料。燒成的壺呈現 紅~豬肝色,燒成顏色具體要看礦料的成分構成和燒成溫度。礦源直接提煉成泥對燒成溫度要求相對較高.。

匠理丨你分得清“底槽青”和“清水泥”嗎?

【泥性】:底糟青由於產於紫砂最底層,質地特純,泥質細膩、成色穩重,呈棕色,在近代制壺名家廣泛使用。

【特點】:塊狀中有青綠色的"雞眼"、"貓眼"、色呈偏紫泛青,細而純正,十分稀少.燒成的壺呈現 紅豬肝色,燒成顏色具體要看礦料的成分構成和燒成溫度

底槽青礦料成泥,對燒製溫度要求相對較高。

匠理丨你分得清“底槽青”和“清水泥”嗎?

原礦清水泥礦石

清水泥是一種煉泥方法,這種不加其他雜料直接粉碎成泥的方法煉製而成的泥料統稱清水泥。清水泥用的泥料並不一定是純底槽清。

以前在一廠,清水泥是指直接用紫泥礦料加工成的低檔粗貨原料,主要製作低檔產品和花盆.在80年代後期,優質原料相對減少,人們對原始材料質感的美學追求,開始關注原來用作大路貨製品的清水泥(紫泥)。不過現在清水泥的似乎已經不是原來的含義了,不含化料的紫泥系的都可稱為清水泥了。

匠理丨你分得清“底槽青”和“清水泥”嗎?

【泥性】:乾溼易掌握,穩定性高,黏性合理,成型較易。

【特點】:泥色醇和爾雅,文人氣息濃厚,大小件作品皆可展現紫砂風華;易與使用者產生共鳴,為明初陶手最喜使用之泥料之一。

一般兩種泥料有所區別:主要還是在於外觀上顏色略有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