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歷史中,有哪幾次政權被推翻是因為對外戰敗?

次班天行鬼


一次,只有一次,這便是俄國的大空位時代。

1584年,攻滅喀山汗國,開拓西伯利亞,積極向利沃尼亞進軍的沙皇伊凡四世駕崩在莫斯科。他的兒子費奧多爾繼承皇位,成為了這個國家的統治者。

費奧多爾一世有智力缺陷,根本無法處理國政。大權掌握在韃靼貴族鮑里斯.戈東諾夫的手中。

1598年,費奧多爾突然死去,留裡克王朝絕後,戈東諾夫被擁立為新的沙皇。
(俄羅斯宮廷)


戈東諾夫成為沙皇,曾經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然而在這位沙皇準備一展雄圖之際,俄羅斯發生了嚴重的天災,人們在饑荒中揭竿而起。此時,一個叫格里高利.奧特尼耶夫的教士逃到波蘭,他聲稱自己是沙皇伊凡四世的兒子德米特里王子,否認德米特里早已死亡的事實。

波蘭督軍姆尼舍克將這個偽德米特里帶到波蘭國王西吉斯蒙德的眼前,後者決定支持偽德米特里,向他提供軍隊,進攻俄羅斯。

帶著瘟疫,饑荒,起義和波蘭人,偽德米特里成功地獲得了許多貴族和平民的支持,攻入莫斯科。戈東諾夫病亡,他的家族也被城裡的莫斯科人一併清除。偽德米特里成為了新的沙皇。
(莫斯科)


但這位不尊重東正教禮儀的偽沙皇,將大批土地讓給了波蘭,給他們金錢,放縱波蘭人胡作非為。這引起了俄羅斯人的憤怒。大貴族瓦西里.舒伊斯基帶領一群武裝起來的囚犯發動政變,得到了俄羅斯人的支持,最終德米特里被殺,屍體燒成灰裝進大炮,射到波蘭的方向。

舒伊斯基成為沙皇也面臨嚴峻的問題,內有農民起義,外有強敵波蘭。波蘭人又扶持了一個“偽德米特里二世”,聲稱他從莫斯科的政變中逃了出來。後來見偽德米特里無意進取,西吉斯蒙德干脆直接出動波蘭軍隊,向俄羅斯進攻。

波蘭軍隊先後拿下了普斯科夫,斯摩稜斯克,於1610年攻入了莫斯科。瓦西里.舒伊斯基被掠往波蘭,不久病死。西吉斯蒙德要求俄羅斯東正教會加冕他的兒子瓦迪斯拉夫為沙皇,但遭到了拒絕。俄羅斯幾乎已經滅亡。
(波蘭軍隊)


1612年,在北方的諾夫哥羅德,賣肉商人庫茲馬.米寧和貴族德米特里.波扎爾斯基召集了一支一千多人的隊伍,他們敲響教堂的大鐘,告訴人們要收復莫斯科,驅逐波蘭人。

這支隊伍一路南下,沿途彙集了許多農民,貴族和地主們,他們在莫斯科城外的契丹城擊敗了波蘭留下的軍隊,成功收復了莫斯科。

1613年,俄羅斯縉紳會議推選米哈伊爾.羅曼諾夫為沙皇,結束了這段危險的大空位期。
(米寧和波扎爾斯基)


為了不忘這段歷史,激勵俄羅斯人的愛國熱情,克里姆林宮外塑立了兩位英雄米寧和波扎爾斯基的雕像。波扎爾斯基手拿盾牌,看著遠方,米寧筆直站立,手中指著波蘭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