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人“8小时”外应该怎么过?

师兄昨日调查了两个运营人的圈子,对于“8小时”工作外的生活,得到了两类不同的答案,你是属于哪个运营群体呢?

标题虽写着8小时,但是我相信大部分运营人的工作时间都不止8小时,甚至远远超过8小时。但是不管怎样,工作时间之外的时间,我们都要做一个规划。

运营人“8小时”外应该怎么过?

央视新闻曾经发过一篇推文,我们摘取其中一段:

人与人的区别在于8小时之外如何运用。8小时之内决定现在,8小时之外决定未来。有学习才有选择权,没有知识,要有常识;没有常识,走进教室。拒绝学习就是拒绝成长。

昨日,师兄在自己的两个微信小群(运营群体)做了一个小调查:8小时工作外的生活,大家是如何度过的?

运营人“8小时”外应该怎么过?


群1:

“欢迎来到王者荣耀”,“你已打开刺激战场,加油,特种兵”(我的前同事,一个可爱的川妹子);“跟男朋友一起过”(特别爱撒狗粮的一个妹子);“陪孩子”;“看书、刷微博、刷公众号”;“不好意思,七点起床,20点到家,无其它时间”“工作不加班,晚上到家做饭,洗漱,敷面膜,玩会手机,然后睡觉,周末还会赶集,然后对房间大清理,做美食”。

群2:

“加班、睡觉”;“玩手机,睡觉”;“逗猫,刷抖音、微博”;“加班,试图看网课”;“我试图看会书”;“徒步、看电影、追剧、线上线下买买买”;“买买买,追剧,看书”。

下班后大家的生活,都很丰富多彩!

后来我又单独在朋友圈做了一个小众群体的调查:寻找8小时工作之外坚持学习、提升自己的运营人,然后进行私聊。得到了以下答案:

“碎片化学习,围绕产品和运营”;“做社群、做圈子,针对XX群体的初级培训和学习交流”;“思考业务,了解行业动态,接一些私活,周末会参加线下课”;“8小时?不存在的,每天工作12小时,在工作中学习算吗?”。

上面我们看到了两个运营群体对于工作外的时间的利用,没有对错,这取决于一个运营人想要获得的经历和结果。有的朋友会尽力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关系,两块都不耽误。有的朋友可能会将重心更偏向工作,或是生活……


运营人“8小时”外应该怎么过?


我们经常会在网上看到类似的问题:一个运营人,在公司工作多久才能月入三万?

其实这个时间怎会固定,完全取决于他们在工作外的时间的付出和收获。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运营人的上升空间还是比较大的。理论上讲,做的越久,人脉、资源积累的就越多,经验就越丰富,这个运营人也就会越吃香。但是,无论什么时间什么岗位,总有人挣得多或者挣得少,关键还是看个人能力。

运营人“8小时”外应该怎么过?


在阿里运营是P级,从P1一直到P9 薪资差距巨大。

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很多同行朋友并没有机会进入阿里,但不妨也给自己定个级,你现阶段处于什么样的层级,你最终想要到达哪个级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