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聖”王羲之死亡之迷:相信道士,服用過量寒食散

昇平五年,也就是公元361年,王羲之59歲,照實說,59歲並不老,也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可我們最最敬愛的千古書聖王羲之卻早已進入垂暮之年。這年的五月,東晉穆帝逝世。四天後,司馬丕奉太后令繼承帝位,大赦天下。見到赦書,抱病在剡縣金庭的王羲之,寫了一封《賀表》,因為體力衰竭,表文很短,他祝賀皇帝陛下,應期承運,踐登天祚,“普天率土,莫不同慶。”

另外也報告“臣抱疾遐外,不獲隨例,瞻望宸極,屏營一隅。”這是王羲之最後的一篇文表。在普天同慶的日子,在給皇帝上賀表的時候,專門寫上自己“抱疾遐外,”可見,病情確實到了非同一般的程度。

唉!時間過得多快,這時離蘭亭盛會才剛剛過去9年。啊---!那是怎樣一個盛大的節日,怎樣一個風流的聚會呀!

三春陶和氣,萬象齊一歡。

“書聖”王羲之死亡之迷:相信道士,服用過量寒食散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時任會稽內史、右軍將軍的王羲之,邀請謝安、謝萬、孫綽等41位名士,相聚於會稽山陰的蘭亭,曲水流觴,飲酒作詩。其中前餘姚縣令,東陽太守等15人,因為不能賦詩,被罰酒各三鬥,其他26人得詩37首。眾人公推王羲之為詩集作序。東晉是書家眾星閃耀的時代。歷史記載,晉朝時共有113名書法家,其中王家就佔23位。王羲之的伯父王翼、王導、堂兄弟王恬、王洽等都是當時的書法名手。在這樣書法世家薰陶下,王羲之自幼愛習書法,後又師從衛夫人、張芝等書法名家。“右軍之書,末年多妙”。此時,王羲之書法已到了黃金時期。

只見他酒意正濃,微醉之中,用蠶繭紙,鼠須筆,暢意揮毫,一氣呵成,是為《蘭亭序》。一百多年後,唐人何延之在《蘭亭記》中寫到:“王羲之醉筆寫蘭亭,其時如有神助,及醒後,他日更書數十百本,終不及此。”《蘭亭序》全篇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每一字都被王羲之創造出一個生命的形象。無論是字的筆畫,還是結構,各盡自然之態,無不體現魏晉時代特有的瀟灑氣韻。“點曳之工,裁成之妙”;“無一字一筆,不可人意。”《蘭亭序》是中國書法史上影響最大、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的書法作品。由此,奠定了王羲之中國書聖的歷史地位,永和九年便成了中國書法界永遠的節日。後人詠詩讚曰:東晉風流勝事多,一時人物盡消磨。不因醉本《蘭亭》在,世人哪得知永和?

在我國曆史文獻中,第一個記載《蘭亭序》的是《世說新語》,第一個全文收錄《蘭亭序》的是《晉書》,第一個講述《蘭亭序》故事的是《隋唐嘉話》。《蘭亭序》在王羲之死後的二百七十年間在民間珍藏,後真跡隨唐太宗殉葬昭陵。但通過不下數百種寫本、摹本、刻本流傳,影響一代又一代的中國書壇。而且不僅在中國,一千多年來,在日本、韓國等流行中國書法的國家和地區,王羲之書法都受到極高讚譽,這也是極為罕見的文化現象。

王羲之寫《蘭亭序》是33歲還是51歲,書法史上一直爭論不斷。《王羲之年譜》有四種說法,《辭海》有三個版本。直到不久前發現王羲之妻子郗璇墓碑,才揭開了這個懸疑。該墓碑石質古樸,碑為隸書,碑墓誌告訴我們,墓主人死於昇平二年即公元358年,時年王羲之59歲。由此推斷,王羲之生卒紀年當為公元303-361年。

“書聖”王羲之死亡之迷:相信道士,服用過量寒食散

蘭亭雅會之時,王羲之是51歲。由此,我們可以勾畫出王羲之的生命軌跡:生於公元303年,7歲前後開始學習書法,11歲隨叔父王廙南渡,居京師建康(今南京);20餘歲娶太尉郗鑑女郗璿,婚後出仕為秘書郎;32歲前後離京,到武昌(今湖北鄂州)任徵西將軍府參軍、長史;38歲任江州刺史(今江西九江),42歲得第七子王獻之;46歲在建康任護軍將軍,49歲為右軍將軍、會稽內史;51歲寫下《蘭亭序》;53歲發表《告誓文》,辭官回家;59歲(昇平五年即公元361年)卒。

永和十一年(355年),王羲之53歲,因與上司王述“情好不協”,告誓辭官。王述名利心重,權勢欲強,為官又十分貪鄙。王羲之對其甚輕之,恥為之下。永和十一年,他採取了令世人吃驚的做法——在父母墓前立誓:永遠不再出仕。王羲之率所有兒孫來到父母墓前宣讀《告誓文》:維永和十一年三月,九日辛亥,小子羲之敢告二尊之靈。自今之後,敢渝此心,貪冒苟進,是有無尊之心而不子也。子而不子,天地所不覆載,名教所不得容。信誓之誠,有如皦日。王羲之辭官,在琅邪王氏家族中沒有先例,在朝廷也引起不小震動。一時耆老士庶,紛紛勸慰,但他心志已決,徹底告別了官宦生涯。辭官之後,他居住剡縣金庭,從之者夫人郗氏、乳母畢氏,六子王操之。此後幾年,王羲之過的是優遊山水、檢視田產、教養兒孫的歸隱生活。王羲之“遍遊東中諸郡,窮諸名山,泛滄海”,最遠處到了臨海郡(今浙江臨海縣東南),可能還曾到過永嘉郡(今浙江溫州市北),此地至今尚有很多與王羲之有關的名勝古蹟。王羲之陶醉其間,常自嘆:“我卒當以樂死”。他在給謝萬書中,詳細談了自己的心情:古之辭世者,或被髮佯狂,或汙身穢跡,可謂艱矣。今僕坐而獲逸,遂其宿心,其為慶幸,豈非天賜!違天不祥。老夫志願盡於此也。言辭中明確地表示了自己歸隱乃是求身心安樂,不是效法那些借被髮佯狂、汙身穢跡以對抗朝廷的人。王羲之雖然對隱遁優遊的生活頗為滿意,但不仕乃無奈的選擇。他在從政的三十年裡,愛國憂民,致力改革積弊,積極建言獻策。不得已辭官後,他仍對國家大事和朝臣進退關注有加,難以忘懷。

“書聖”王羲之死亡之迷:相信道士,服用過量寒食散

垂暮之年,王羲之衰颯而不廢作書。王羲之書《黃庭經》,小楷,一百行。宋代曾摹刻上石,有拓本流傳。此帖其法極嚴,其氣亦逸,有秀美開朗之意態。關於《黃庭經》,有一段傳說:山陰有一道士,欲得王羲之書法,因知其愛鵝成癖,所以特地準備了一籠又肥又大的白鵝,作為寫經的報酬。王羲之見鵝欣然為道士寫了半天的經文,高興地“籠鵝而歸”。《黃庭經》又稱《換鵝帖》,末署“永和十二年五月”。巧的是被書家認定為楷書極致的王羲之《東方朔畫贊》(唐人臨本),帖末亦署“永和十二年五月十三日書與王敬仁”,就是說“永和十二年五月”,54歲的王羲之一個月連續書寫兩件傳世書帖。被稱為“逸少書中龍也”的《十七帖》是王羲之草書的代表作品,書寫時間從永和三年到昇平五年(公元347-361年),是王羲之晚年寫給益州刺史周撫的系列尺牘,共29通,942字,因起首一通有“十七日”三字,故名之曰《十七帖》。其中一帖“足下今年政七十耶”,下文有“吾年垂耳順”語,可知是王羲之59歲時或稍前一點時間寫的,而這時他已是“諸弊日甚,不知何以救之”。但是,就在這種情況寫下的《十七帖》,是古往今來習書者追蹤書聖王羲之,習其草書最佳範本之一。據考證,行書《期小女四歲》帖和《官奴小女玉潤》帖,是王羲之死前不久寫的,今傳世的也是摹本,其韻致、圓轉,仍可稱為翰墨神品。

晚年的王羲之因服寒食散而致病,深受其苦。王羲之故鄉琅玡是天師道發源地,王氏世奉天師道,為家族世傳之宗教。王羲之在家庭與時代的薰染下,對老莊學說及神仙之術深信不疑,他與道教中人往來甚密,採藥不遠千里,共修服食,終至疾病纏身。“服食”即服五石散。此散在漢代是用以治病的,後來經天師道提倡,便作為健身藥,紛紛服用。《世說新語·言語》載:“服五石散非惟治病,亦覺神明開朗。”因五石散性大熱,服後要吃冷飯、洗冷水浴,在寒冷處休息,因此俗稱寒食散。此散在漢代是用以治病的,後經天師道提倡,作為健身藥,紛紛服用,絕大多數深受其苦。當代學者餘嘉錫稱:“魏晉之間有所謂寒食散者,服之往往致死。即或不死,亦必成為痼疾,終身不愈,痛苦萬狀,殆非人所能堪。”在王羲之晚年寫的諸雜帖中有許多是反映王羲之及家族、親友深受“服食”之害的情況。

王羲之在一帖說:因服寒食散違節度,則晝夜不得寐,食不得下。在一帖又說:昨因過哀,幾不能舉步。而早來服寒食散後,強自起行,故更覺頓乏。還有一帖言:服寒食散後不可飢,然復不宜多食,無論日夜,須數數進飯,故曰勤以食啖為意也。王羲之還有一些帖記敘他因服寒食散違節度,“疾患經日,兼煎勞不可言”的痛苦狀態。他在一帖中寫到:“吾故苦心痛,不得食,經日甚為虛頓。”在一帖又寫到:“吾頃胸中惡,不欲食積日……五六日來小差,尚甚虛劣,且風大動,舉體急痛”。下面幾個書帖,雖然不能排定先後次序,大約是這一時期寫的,最早的一個寫於昇平四年冬:“至陟冬節,便覺風(風痺之疾)動,日日增甚。至去月十日,便至委篤,事事如去春,但為輕微耳。尋得小差,故爾不能轉勝。沉滯進退,體氣肌肉大損,憂懷甚深。”“吾胛痛劇,灸不得力,至患之。不得書,自力數字”。“十九日羲之頓首,明二旬增感切,奈何奈何,且食少,至虛乏,力不一一。羲之死罪。”“五月十四日羲之,近反至也……吾腫,得此霖雨轉遽,憂深。力不一一。”王羲之的晚年就是在這樣的病痛之中度過的。1973年在日本發現的《妹至帖》,和前不久也是在日本發現的《大報帖》,是王羲之晚年在病中寫的手札,從帖文隻言片語也可以看出有關王羲之晚年的一些患病信息。如《妹至帖》有一句“吾日弊,為爾解日耳”的話。“日弊”日本學者解釋,指近日身體疲憊。王羲之《得八日書帖》:“僕日弊,而得此熱,忽忽解日爾,力遣不具,王羲之白”、以及“僕下連連不斷。無所一欲噉,輒不化消,諸弊日甚,不知何以救之”等,皆是此意。

進入昇平五年(361)不久,王羲之沉痾日重。就在這時,他的兩個孫女十天之內又先後夭折,對他更是雪上加霜,打擊巨大。王羲之有七子一女,晚年一直和六子王操之居住在剡縣。昇平五年,王羲之孫女,即六子王操之女兒四歲不幸夭折。禍不單行,不到十天,七子王獻之新生的小女兒又暴疾不救。此前大約在昇平四年,王羲之了卻最後一個心願:為小兒子王獻之向郗曇的女兒郗道茂求婚。蒙允准,很快成了婚。這件婚事,王羲之、王獻之很滿意。一年後,郗氏生一女,名玉潤,王羲之甚為鍾愛。不想玉潤又得暴疾。二孫女夭殤,王羲之哀痛異常。從現存以下幾個書帖,可以看出他的哀痛之深:“期(延期為王操之乳名)小女四歲,暴疾不救,哀愍痛心,奈何奈何!吾衰老,情之所寄,唯在此等。奄失此女,痛之纏心,不能已已。可復如何,臨紙情酸”。

“書聖”王羲之死亡之迷:相信道士,服用過量寒食散

“官奴(王獻之乳名)小女玉潤病來十餘日,了不令民知。昨來忽發痼,至今轉篤,又苦頭癰,頭癰以潰,尚不足憂,痼疾少有差者,憂之心,良不可言。”“王羲之頓首:二孫女夭殤,痛悼切心,豈意一旬之中,二孫至此。傷惋之甚,不能已已!可復如何!”。“延期、官奴小女,並得暴疾,遂至不救。愍痛貫心,奈何!吾已西夕,至情所寄,惟在此等,以榮慰餘年。何意旬日之中,二孫夭命!旦夕左右,事在心目,痛之纏心,無復一至於此,可復如何?臨紙咽塞。”王羲之有七子一女,參加蘭亭聚會的有長子王玄之,次子王凝之,三子王渙之,四子王肅之,五子王徽之,六子王操之,七子王獻之。當年蘭亭聚會,他們“少長鹹集”,或有法帖傳世,或有詩流傳於後。而今老之將至,二孫夭命,痛之纏心,不能已已。

王羲之病危,想請天師道重要人物杜子恭做教事。杜子恭是這些士族信徒的重要首領,通靈有道術,他有很多弟子,其著名者皆出身江南世家大族。杜子恭對他的弟子說:“王右軍病不能轉愈,何用吾。”十餘日,果卒。《全晉文》存王羲之一帖:“吾頃無一日佳,衰老之弊日至,夏不得有所啖,而猶有勞務,甚劣劣。”這年夏天,飯都吃不下去,已去死不遠。王羲之逝世確切月日,雖然今已無法考出,但由上一帖推斷,應是昇平五年即公元361年夏季以後。是年,王羲之59歲。王羲之死後葬會稽剡縣金庭鄉瀑布山(今屬浙江嵊州市)《晉書·王羲之傳》:羲之去世後,朝廷“贈金紫光祿大夫。諸子遵父先旨,固讓不受”。

王羲之手寫墨跡,梁武帝時收集到一萬五千紙(包括王獻之)。公元544年12月2日,夜。梁元帝蕭繹承聖三年,西魏大軍攻江陵。梁武帝之孫梁元帝見大勢已去,在投降之前,遣後閣舍人高善寶放了一把火,將梁朝積五十年之力搜蓄起來的“二王”法書,連同“古今圖書十四萬卷”,盡焚於烈焰之中。百官驚呼:“文武之道,今夜窮乎!歷代秘寶,併為煨燼矣”!隋文帝時“盡價購求”,只得到王羲之真書五十紙,行書二百四十紙,草書二千紙。唐太宗貞觀十三年,李世民“用金帛購求王羲之書跡”,四方妙跡,靡不畢至。經過褚遂良等人鑑別整理,共收集整理王羲之墨跡二千二百九十紙。李世民去世時,將千古一貼《蘭亭序》帶到墳墓陪葬。到北宋時期,王羲之真跡僅存幾件。時至今日,王羲之書法真跡已絕跡於世。現在各大博物館所收藏的均為摹本,不僅數量很少,而且唐摹本更為珍貴。最近日本發現了據傳是王羲之一件極為稀有的唐摹本《大報帖》,說起來,頗有些傳奇色彩。日本出現唐代王羲之摹本不是偶然現象,日本歷史上曾有大批遣唐使來中國後,帶回了大量文物,其中就包含王羲之等中國書法大家的墨跡本、摹本等,這在古代的文獻名錄裡有大量記載。《大報帖》的發現,對於王羲之書法研究來說,具有相當重大的學術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