БPДМ裝甲偵察車發展歷程

БPДМ是俄文“裝甲偵察一巡邏車”的縮寫。1956年,蘇聯高爾基汽車廠生產出這種新型輪式裝甲偵察車的第一輛樣車,並在黑海地區進行了行駛試驗。1957年投產,定名為БPДМ裝甲偵察車, 1958年開始裝備蘇軍。初期的БPДМ裝甲偵察車的車體頂部是敞開的, 1958年改進後的車體頂部是封閉的,並被命名為БPДМ-1裝甲偵察車,開始大量生產。從1958年到1966年的9年間,蘇聯共生產БPДМ-1裝甲偵察車約10000輛,主要裝備蘇軍的坦克師和摩托化步兵師的師屬偵察營和團屬偵察連。此外,還有1500多輛出口到原華約國家和第三世界國家。從1964年開始,在蘇軍的一線部隊中БPДМ-1逐步被БPДМ — 2所取代。但是,以БPДМ-1為基型車發展起來的多種反坦克導彈發射車,則長期在軍中服役,裝備到蘇軍摩步師屬,坦克導彈營和摩步團屬反坦克

導連

БPДМ裝甲偵察車發展歷程

俄羅斯

БPДМ-1裝甲偵察車的戰鬥全重為5.61,乘員5人,為4x49動型式,在前後車輪之間還有4個可升降的輔助車輪(也稱為腹輪)。有輔助車輪,這是БPДМ裝甲偵察車在結構上的最大特點。車體由前至後分別為動力室、駕駛室、載員室。在駕駛室中,駕駛員在左側,車長在右側。載員室內有3個單人座椅、汽油箱和彈藥箱等,載員室的車體兩側各開有2個射擊孔。車體後部有2扇向外開啟的後門,每扇門上有1個射擊孔。

БPДМ裝甲偵察車發展歷程

БPДМ

БPДМ-1裝甲偵察車的主要武器是1挺7.62mm機槍,用樞軸安裝在車體頂部,彈藥基數1250發。機槍的方向射界為左右各450,高低射界為-60~+230,有些ETM-1在車體頂部裝1挺12. 7mm重型機槍,並在車尾部裝1挺7,62mm機槍。其動力裝置為直列6缸水冷汽油機,最大功率66kW。公路最大速度為80km/h,最大行程500kmo水上行駛時,靠噴水推進器推進,最大航速可達8km/ h~9km/ ho最大裝甲厚度10mm。該車有輪胎氣壓中央調節系統。初期生產的裝甲車未裝夜視器材,後來生產的安裝了紅外探照燈。

БPДМ裝甲偵察車發展歷程

БPДМ

БPДМ-1也好, БPДМ-2也好,一個有趣的事實是,它既可以用4個車輪行駛,也可以用8個車輪行駛,而且8個車輪都能傳遞動力。那麼,它到底是4x4的輪式裝甲車,還是8x8的輪式裝甲車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還是先了解一下БPДМ — 2的一般情況。

БPДМ裝甲偵察車發展歷程

БPДМ

БPДМ-2裝甲偵察車由杰特科夫設計局設計, 60年代中期開始裝備蘇軍。從1966年到1980年,共生產БPДМ—2 裝甲車及其變型車19000輛,其中4500輛出口到世界上50多個國家和地區,該車是一種應用廣泛的輕型輪式裝甲偵察車。如果說EIM-1還像個吉普車的話,那麼БPДМ-2已經像個裝甲車的樣子了。

БPДМ裝甲偵察車發展歷程

БPДМ

為了加強火力, БPДМ — 2裝甲偵察車的主要武器改為1挺14.5mm重型機槍,攜彈500發;另有1挺7.62mm並列機槍裝在右側,攜彈2000發。在重型機槍的左側裝1具瞄準境,以提高射擊精度。機槍的高低射界為-9~+30,此外,車內還有2支衝鋒槍和9枚手雷。

БPДМ裝甲偵察車發展歷程

車內飾

其動力裝置為V型8缸水冷汽油機,最大功率103kw。變速箱為機械式,有4個前進檔和1個倒檔。另有1個兩速分動箱,結合時可以將變速箱的動力傳遞至輔助車輪或噴水推進裝置,用於越野行駛或水上行駛。懸掛裝置由4個縱向半橢圓鋼板彈簧和液壓簡式減震器組成。4個輪胎為低壓輪胎,有輪胎氣壓中央調節系統。由於單位功率提高,使該車的公路最大速度提高到95km/h,水上最大航速達到10km/h,公路最大行程750km。

БPДМ裝甲偵察車發展歷程

БPДМ

БPДМ-1和БPДМ-2裝甲車的最大特點是前後兩個車輪之間有4個輔助車輪。這4個輔助車輪由駕駛員在車內操縱其升降,其動力經分動箱由鏈傳動傳遞。這樣一來,當輔助車輪降下時,由於它也能傳遞動力,也應當算是驅動輪,這時理應算是8x8驅動型式。不過,輔助車輪畢竟是輔助車輪,只是在最困難的地段或越壕溝時才使用,而且規定輔助車輪降下時只能用1檔行駛。從另一方面看,有了輔助車輪雖然提高了車輛的越野行駛能力,但畢竟使車輛結構趨於複雜。所以,這種獨出心裁的輪式裝甲車在後來未能繼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