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軍裝甲偵察兵為什麼很能打?遵循這條“戰鬥聖經”最關鍵

本身來說,從裝甲戰術的發展來看,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無疑是德國人領先。在西班牙戰場上投入了作戰部隊,並取得了一定的實戰經驗後,德軍開始逐步地將騎兵淡出本國的主要偵查單位之中,取而代之的,就是裝甲偵察兵。

在古代,騎兵主要分為輕騎與重騎單位。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精於裝甲偵查作戰的德軍指揮官們也將自己手下的偵察車分為了輕/重兩類,用途多樣,且不拘束。這無疑也是二戰初期德軍能夠勝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戰德軍裝甲偵察兵為什麼很能打?遵循這條“戰鬥聖經”最關鍵


▲從古代到中世紀,再到近現代,騎兵的作用隨著摩托化/機械化戰爭的到來變得越來越無足輕重,而曾經的馬刀與四蹄也被輪子與火炮所取代。

二戰德軍裝甲偵察兵為什麼很能打?遵循這條“戰鬥聖經”最關鍵


▲魏瑪帝國防衛軍時期所裝備的,只有一挺MG13/34機槍,且頂部沒有任何保護的Kfz.13裝甲車,是德國人首款大量裝備的早期裝甲偵查車輛。

受制於《凡爾賽條約》的限制,一戰爆發後的帝國防衛軍只能在民用汽車的基礎上加裝鋼板,用以做臨時的“裝甲汽車”實施摩托化/機械化演練。然而,也正是在如此艱難的條件之下,才會有了二戰時期輝煌且戰功赫赫的德軍裝甲偵察兵部隊。

在德軍裝甲偵察兵的訓練課程中,這些新時代的騎兵們往往會被灌輸各種各樣的“戰鬥聖經”。而最出名的,莫過於“自由指揮,及時上報”這兩點。光是這兩條就給了德國裝甲偵察兵們十足的信心:在面對敵情時,指揮官可以第一時間根據自己的判斷選擇進攻/防守,亦或者是撤退,並及時將情報發佈回上級。而無需經過繁瑣的審批,得到回覆後再加以行動。畢竟,“自由指揮”對於擁有良好機動性,輕裝甲,但火力遠不及坦克的裝甲偵查部隊來說更為重要。

二戰德軍裝甲偵察兵為什麼很能打?遵循這條“戰鬥聖經”最關鍵


二戰德軍裝甲偵察兵為什麼很能打?遵循這條“戰鬥聖經”最關鍵


▲德軍的Sdkfz.222輕型裝甲偵察車(上)與232重型裝甲偵察車(下)實車圖片,在戰鬥中,輕便小巧的222往往會擔任火力偵查、佯攻以及快速運動的前鋒。而尺寸更大,擁有更廣接收範圍天線的232,則是收發情報以及為輕裝車輛提供火力支援的必要力量。

德國裝甲偵查部隊之所以能夠領先於盟國,還有一條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及時處理必要信息。畢竟戰情、敵情對於前線指揮官的判斷十分重要,而德軍的教條中也明確規定,一旦與敵軍遭遇,必須立刻彙報。同時,儘可能探明出敵方的數量以及戰鬥單位,查明敵軍行蹤以及移動方向。

這一點可以說是盟國前線指揮官很少能及時做到的一點。因為,他們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在等待繁瑣的公文批覆手續,極少能有主動權。而光靠這一點,在總體情報戰上不佔優勢的德國軍隊,依舊能在局部打盟軍一個措手不及。

二戰德軍裝甲偵察兵為什麼很能打?遵循這條“戰鬥聖經”最關鍵


▲大戰中德軍裝甲偵察車輛主要變種型號:從偵查到火力支援再到坦克殲擊車,隨著戰局的不斷惡化,即便是擁有再好戰術的德軍,也不得不以現實為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