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坐飛機有沒有遇到強氣流晃動特別大的時候?

趣聞娛樂匯


有啊,因為自己常出差,乘坐飛機比較多,遇到強氣流的情況也比較多。

那年是武漢飛重慶,乘坐的a320-200,就坐在艙內最後面,一個半小時的飛行,斷斷續續的顛波就有40多分鐘,直弄得幾個乘客都吐了呢。下飛機的時候我等著,就與安全員簡單聊了幾句,他介紹道,氣流的變化主要緣自空中大氣壓的變化,還有山脈間的氣流漩渦,冷暖氣流的相遇,以及雷暴天氣,就像開車遭遇坎坷不平的路段,很正常,即便萬里晴空亦可能產生。明顯不適的乘客,座位選擇可以儘量在翅膀附近,這裡離飛機重心近些,因此稍稍穩當一些。

我看到有些人說,顛波的時候少上廁所,沒有安全帶,危險著呢,實際上氣流比較大時,廁所都會關閉,也不讓乘客在艙內走動。因氣流顛波受傷的情況也有,不繫安全帶就很危險,因氣流顛波造成失重,嚴重時乘客甚至會飄起來,美國有統計,每年大致有50多人受傷。所以還是老實點,無論如何繫好了安全帶。

乘客不安,見多識廣的飛行員則要平靜得多,因為他們知道,當代飛機都以抵禦最強的氣流標準來設計,因劇烈氣流導致飛機失控的可能性不說百分之百沒有,也差不多。何況他們個個訓練有素,大多都遭受過暴強氣流的考驗。在每次執飛時,機場與飛行員為避免暴強氣流帶來的風險,大都會避開,這是飛機晚點的主要原因,再有飛行員操縱飛機,也會以減速或提高速度,加入避開的。因此大都無礙的。

選擇中轉航班的乘客,為避免延誤的風險,可以預留一點時間,以免因飛機延誤,造成因中轉帶來的不便。


魂舞大漠


我作為一個專業的旅遊自媒體人,坐飛機幾乎已經成為家常便飯,三天兩頭就要飛,近的國內航班飛兩三個小時,遠的洲際航班則要飛十二三個小時,但是坐飛機這種事,並不是飛得越多就越習慣,反倒因為飛得越多,擔心還會越多。

每飛一趟,遇到幾次氣流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尤其在上升和下降的過程中,飛機遇到氣流晃動的幾率則會更高。



畢竟飛機是飛在天上的,上不著天、下不著地,雖說大家心裡都清楚現在的飛機安全技術已經非常高,正常的氣流不會影響到飛機的正常飛行,但是飛機一晃,整個機艙都咯吱作響時,還是難免擔驚受怕。

尤其是飛機為了躲避氣流,猛地一沉時,那種難受的失重感更令人提心吊膽。



記得前幾天我從成都飛回上海,經停池州時,在從空中下降到池州機場的過程中,因為遭遇了惡劣天氣,飛機嘗試下降了兩次都沒成功,後來只好重新飛起來繼續盤旋,結果盤旋了將近一個小時才最後落地。

然而,就是那兩次嘗試下降的時候,經過厚厚的雲層,外面電閃雷鳴,飛機猛得掉了好幾次,嚇得整個飛機的人都差點叫出來,那種心有餘悸的感覺我過了好幾天還能記得住。

所以,坐飛機雖然是很安全的一種交通工具,但是遭遇氣流晃動也還是很考驗大家心理狀態的啊,如果適應不了的話還真是不適合坐飛機。那麼你覺得呢?你會因此害怕坐飛機嗎?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態度的旅行家。


劉小順


前兩天寫的一篇有關A380的文章,有不少讀者留言表示更加喜歡乘坐寬體客機,因為小飛機遇到氣流,顛簸的讓人恐怖。經常乘坐飛機出行,我也遇到過幾次比較強的氣流,記憶比較深刻的一次是前往澳洲,在穿越赤道時,不知道是不是氣壓的變化原因,飛機劇烈顛簸;還有一次是飛往斯里蘭卡,途徑孟加拉灣,可能因為巴厘島火山爆發引起的熱帶氣旋,飛機晃動的十分劇烈。雖然我儘可能的閉目養神,但是偶爾也會偷瞄一下機艙外面,看著看著劇烈抖動的機翼,我還真害怕折斷,不過這些擔心其實是多餘的。

飛機遇到的氣流顛簸是什麼原因

飛機飛行中遇到的氣流顛簸,是因為空氣不規則運動造成的。當飛機進入到某一區域,因為不同方向、不同的速度的氣流影響,造成飛機原有平衡破壞,因而產生顛簸。其實就像我們開車行駛在路上,遇到坑坑窪窪的路面,時不時的會上下顛簸,如果遇到瞬間大風或者有車輛超高速行駛,車也會左右晃動,如果突然間有車輛從後方撞擊,會造成人仰馬翻。飛機在飛行過程中,因為收到外力的干擾,所以會出現顛簸的現象,這種不穩定的氣流,可能是氣溫分佈不均、地形的變化、風向風俗的改變等情況造成,並不一定會是天氣不好才會有氣流顛簸,晴空時也可能遇到氣流。

氣流會對對飛機造成多大的傷害

在極端的情況下,氣流可能會解體飛機,但是如果遇到這種極端惡劣的情況,一般雷達也能檢測到,飛行員會盡可能的避開飛行。正常的氣流變化,對飛機的影響很小,所以飛行員不會刻意繞開,只是提醒旅客注意安全。如果遇到突然地氣流變化,飛機也不會那麼輕易的被解體,因為任何一架飛機都經過嚴格的測試,而且航空公司和製造商會定期檢測飛機,即使顛簸讓機艙內一片狼藉,天花板掉落,行李亂飛,但飛機的結構一般也不會被摧毀。

遇到氣流是我們應該怎麼辦

當然,飛機在飛行過程中遇到氣流,就像開車遇到顛簸一樣常見,那麼遇到氣流時我們應該怎麼辦呢?繫好安全帶,服從機組人員的命令。很多因飛機顛簸造成乘客的傷害,多是因為沒有繫好安全帶,因為機艙上下的抖動,乘客被拋向空中撞擊天花板而造成的。所以,乘坐飛機時,除非離開座位去洗手間,一般都儘可能的保持安全帶繫好狀態,避免突然的氣流變化帶來的傷害。另外,要服從命令,空乘人員要求不要隨意走動就不要走動,要求不要打開行李架就不要打開,要求收起小桌板就趕緊收起……如果遇到緊急情況,為逃生做好各種準備。


任何關於斯里蘭卡的問題,歡迎向我提問,我是“最懂蘭卡旅行的人”:斯里蘭卡小妞。


斯里蘭卡小妞


在我十多年的飛行生涯中,有記憶的強氣流晃動特別大的經歷有過幾次。感興趣我就在這裡說一說這幾次特別的飛行經歷:

1、在我才開始學飛行的時候,是教練機,自重只有1噸多。有一次是在夏天,才上飛機不久,那會在機場周圍有些淡積雲,對於才開始飛行的我來說,專注于飛機操縱,對外界的天氣沒有精力去關注,我只覺得帶飛的師父在外界變暗進雲之前,用力抓緊了艙門上的扶手,進雲之後那個顛簸,讓我第一次感受了顛簸的威力,飛機小感受特別明顯,記憶猶新。師父告訴我這樣的淡積雲,進去沒有危險,對小飛機來說就是短暫的顛簸比較劇烈,以後自己飛的時候,儘量避免進入這樣的天氣。

2、我還是副駕駛的時候,從上海飛東京,在日本大阪到名古屋區域,飛機處於高空急流軸的邊緣,顛簸應該屬於中度到重度顛簸,在駕駛艙裡的我,看儀表指示都看不清楚,機長斷開自動駕駛和自動油門進行飛行,整個過程持續了10多分鐘,才離開嚴重顛簸區,飛行平穩後,感覺那10多分鐘的顛簸,讓我感到很不舒服。

3、北京的大風天氣降落,當北京有冷空氣過境時,西北大風下的降落,難度異常大,在大風和各種亂流的作用下,飛機的顛簸程度可想而知,我在駕駛艙裡時不時都有超重和失重的感覺,即使難度再大,也要精心操縱保證飛機在安全的範圍之內。一般這樣的天氣落地後,後邊可能會有乘客受不了而嘔吐。

以上就是我遇到過,印象比較深刻的顛簸,在顛簸天氣中飛行,飛行機組會盡可能的離開顛簸區,讓旅客們有一個舒適的旅行體驗。在遇到顛簸的情況下,旅客只要記住:繫好安全帶坐好,就可以保證您的安全!


暮冥戰機


因為工作的關係經常飛來飛去,遇到氣流的情況有很多次,其中比較強的也有一些。一般會突然有一下失重的感覺,還好時間都比較短,穿過氣流就沒事了。這種情況其實算很常見的,所以也談不上害怕。不過我航空公司平時經常飛的朋友,遇到過一次很嚴重的情況,甚至都想不起來害怕這件事兒了。

他遇到的叫風切變,聽名字就嚇人。然而最可怕的都不是這種現象會造成的危害,而是據說風切變沒有任何前兆,無法判斷出來,所以全都是突然發生的讓人毫無準備。當時機箱裡正在發餐,大家知道發餐都是在飛機平穩的時候進行的,那時很多乘客也都不繫安全帶了。結果在遇到風切變的一瞬間跟地震了一樣,餐盤、行李散落的到處都是,人也在瞬間撞向別處,甚至有磕到稜角流血的。這種情況還是很危險的,所以建議大家在飛機上時,無論安全帶指示燈是不是亮著,都一直系好安全帶。


超級小包子


常常坐飛機,國內國外都會飛,一般的大型客機都是比較平穩的,上升和下降的過程中都會有不同程度的顛簸,那是飛機從平流層到對流層的過度,在對流層氣流強,所以都會有晃動,這屬於正常現象,當然如果乘坐的是小型客機,機身不穩,在遇到氣流的時候,顛簸就會加重。


之前坐過海航飛佳木斯的小客機,真的非常晃,坐在飛機上跟搖船一樣,全程顛簸,下降的時候晃動更加厲害。但是飛機依然是目前交通中最安全的出行工具,事故率非常低,一個人平均乘坐400次飛機只有一次遇險的概率,所以相比較而言飛機還是非常安全的。

只不過如果遇到問題那麼生存幾率幾乎為零了,畢竟在空中不可控的因素太多,天氣就是飛機飛行最大的安全因素,所以當天氣不適合飛行的時候,航班都會取消。


在我多年的旅程中,大部分出行依靠飛機,雖然是有恐懼的,尤其是氣流不穩定顛簸的時候,但是現代社會不坐飛機也是不可能的,除了給自己買份保險,就只能自求多福了,最妥當的方式還是不要坐,那就最安全…


塞外小野


那肯定是有的,對於全職旅行博主而言,一年有三分之一時間不是在去機場路上,就是在飛機上.怎麼可能沒遇到過強氣流呢?事實上,我是個特別畏高的人,以前畏高的程度估計跟鹿晗差不多,能坐高鐵絕對不坐飛機,有時寧願坐大巴也不坐飛機.但後來想,我們坐飛機再頻繁難道有空姐飛機師頻繁嗎?人家都不怕,我又有什麼可怕的呢?況且死生有命,應該去的吃豆腐也會嚥著.

而遇到最難忘的一次是從文萊坐飛機回香港,可能剛好遇到颱風天,飛機抖得厲害,旁邊的外國女人都吐了,我開始也挺怕的,後來想想怕也沒用,就閉上眼把觀世音,耶穌基督,如來佛祖都念上反而鎮靜了.但幸運飛機也終於安全降落.

自此後,為免遇到同樣的事情影響心情,我一上飛機就睡覺,一般快下機時就醒了,然後中間遇到什麼都沒有感覺了.


Hi,我是素走世界,一個愛旅行愛素食不愛思考的吃貨!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多多吐槽順手分享哦!

知名旅遊博主,環球素食旅行者,2017中國全域旅遊魅力指數排行榜旅行達人評委,擁有主流自媒體,OTA平臺共二十多個,總曝光量過億,中國攝影師協會會員,兩年行走經過五大洲,四十多個國家。


素走世界


雖然坐飛機的次數不算特別多,但是也遇到了題主說的這種氣流特別強晃動特別大的情況。順便提一句,喜歡這種晃動感的乘客可以專門挑後排的作為,能更好的感受到這種情況。遇到這種情況還是在一次從長沙飛往重慶的航班上。

那次飛行登機是晚上九點多,當時早早的候機,然後便傳來延誤的消息,原因是前方軍事活動演習,延誤了一個小時後登機,飛機開始高速飛行,起飛時飛機稍微有些顛簸,但後來飛行到一定高度後就平穩運行了,大約飛行了一個小時左右,飛機開始晃動起來,剛開始還只是像起飛時的那種一點點的顛簸,後來開始劇烈的晃動,乘務組開始用廣播提醒乘客:前方遭遇強氣流空氣,請乘客繫好安全帶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要隨意走動。接下來就是坐過山車般的體驗了,飛機一會兒上升,一會兒下降,下降時那種失重的感覺特別容易引起恐慌,而且飛機晃動真的相當的嚴重,感覺要是沒做好都會撞上東西受傷,機艙內一片黑暗,壓抑的氣息在迷茫,沒有人說話,甚至連叫喊聲都沒有,只有沉默,同時伴隨著晃動的還有耳鳴,感覺耳朵裡一直有東西在發聲,雖然沒什麼大問題,但就是有一絲不舒服,大概過了有十多分鐘吧,晃動開始慢慢的減緩,飛機也開始平穩的運行,機艙內的空姐開始開燈檢查有沒有人員受傷,隨後的飛行就相當平穩了,後來飛行了大約一個小時也就到目的地了。

如此驚險的經歷我是不想再遇到了,出行在外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問題了,同時也希望所有出行的人能平平安安的。


旅食家


很正常,常遇到。飛多了感覺現在有飛機恐懼症了。某年南航廣州飛瀋陽,一路顛簸得厲害,顛了半個小時駕駛艙廣播響了,機長說十分鐘後將遇到強烈持續顛簸讓大家回到座位繫好安全帶云云。我們一個汗,敢情這一路顛簸在機長眼裡那都不是事。果然十分鐘後顛簸來了,上下顛也就算了,水平方向還有大幅度擺動!某年晚上重慶飛深圳,貴州上空天氣不好,窗外兩邊不遠處都電閃雷鳴在晚上特別刺眼,明白了我們這是在雷暴區的縫隙中穿行,心裡只能祈禱趕緊過去。某年冬天廣州飛北京,空客333的大飛機,下降過程中,強烈顛簸不說,發動機還一會加速一會加速,還要不斷調姿對準跑道,接地時明顯感覺是大速度重度降落,估計落地後要檢查機體結構了。下機時問空姐是不是飛機有操控故障,空姐說遭遇大側風和強headwind。出候機樓時聽到別的航班的旅客說他們機上有人吐了還有人哭。某年深圳颱風天機場關閉後短暫開放,深航執飛機長是巴西人,下降時在烏雲中像戰鬥機似的穿行,害怕之極,降落後同行一直覺得這個機長以前是開戰鬥機的。某年在澳洲阿德萊德飛墨爾本,阿德萊德機場在海邊,起飛時剛離地不久飛機突然往下墜,心想完了這下估計交代了,心裡安慰自己說澳洲航空的飛安記錄全球排名前三,不會有事的不會有事的,還好後來拉起來了。某年坐新加坡航空飛悉尼,在樟宜機場起飛不久印尼上空突遇亂流,重度顛簸,看航線圖飛機地速已經超過1000公里,心想這機長不會把這飛機開出超音速吧,散架了怎麼辦?那次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坐飛機地速超1000公里。後來在想估計是馬來和印尼人民冬季燒秸稈造成空氣溫度嚴重不均引起氣流垂直運動哈哈。飛多了,顛簸這種事情就太多了。


不湯不水


2016年,從銀川飛武漢。

起飛後,旁邊一個二球,估計第一次坐飛機,給他同伴說,如果飛機出事了,我們的座椅會不會彈射出去。哥聽了狠狠地盯了幾眼二球,他同伴也趕緊攔住他。

起飛大約半小時,空姐正在發食物,忽然飛機開始簸箕,廣播響起,讓大家不要驚慌,說是遇到氣流。

正說間,飛機突然下墜,機艙一片驚叫。好不容易穩住,再一次下墜,那感覺就如電梯加速下降,機艙又一片驚叫。

大約5、6分鐘,飛機終於平穩。再看旁邊的二球,臉色早已慘白。

自此不敢再去銀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