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觀致轉投愛馳,蔡建軍為何放棄大集團,選擇造車新勢力?

8個月前,當蔡建軍踏入觀致上海總公司的獨立辦公室時,他的身份是一名救火隊長。作為中國最早的高端品牌,蔡建軍需要做的,就是將寶能入主後的觀致“改頭換面”。蔡建軍說:“寶能資源要用好,觀致的發展有三項原則:讓經銷商賺錢、讓客戶滿意、讓企業發展”。

沒錯,滿懷“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的蔡建軍,在加盟觀致的8個月後,悄然離職。

從觀致轉投愛馳,蔡建軍為何放棄大集團,選擇造車新勢力?


救火隊長的三個原則

的確,這位在中國車市打拼20年的老將,在短短的8個月時間裡,為觀致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讓經銷商賺錢,在蔡建軍的領導下,觀致汽車全國經銷商數量首次突破200家,而據小道消息透露,觀致為了讓經銷商獲得更多的利潤,提出每賣一臺車,獎勵經銷商2萬元的刺激政策。這也反映出寶能集團接手後,非汽車企業管理層對於汽車營銷“簡單粗暴”的營銷策略。

從觀致轉投愛馳,蔡建軍為何放棄大集團,選擇造車新勢力?


而在讓客戶滿意方面,今年5月蔡建軍現身觀致某4S店,以觀致高層領導的身份,親自為一位腳穿拖鞋的觀致車主辦理了交車手續。當然,為了體現觀致始終堅持的安全性能,蔡建軍還意外的開著觀致5在高速公路上“實測安全碰撞”。從辦公室裡的運籌帷幄,到線下市場的決勝千里,蔡建軍在觀致特別忙。

從觀致轉投愛馳,蔡建軍為何放棄大集團,選擇造車新勢力?


當然,蔡建軍更多的還是為觀致帶來了企業的快速發展。在蔡建軍擔任觀致高級副總裁的8個月時間裡,觀致汽車共計銷售46723輛,同比增長503.8%。而在寶能入主觀致的11個月中,觀致汽車的銷量為55641輛,同比增長217.3%。

也是就說,在寶能“聯動雲”的共享平臺幫襯中,蔡建軍在他任職的8個月中,將觀致的銷量增幅提升了一倍。

蔡建軍為何突然離職?

經銷商數破200家,銷量翻5倍,公司搬了新家,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觀致在蔡建軍任職期間,發展的方向與規模,都表現出一家努力發展的中國車企該有的樣子。當然,這已經不是蔡建軍第一次“絕地反擊”了。

從觀致轉投愛馳,蔡建軍為何放棄大集團,選擇造車新勢力?


1998年碩士畢業的蔡建軍加入長安,不到半年時間打開了當時被五菱稱霸的廣州微貨市場。

1999年擔任長安汽車遼寧分銷中心經理的蔡建軍,用了三年市場將遼寧打造成了長安增長最快的區域。

2002年調人河北任總經理,又一個三年,長安河北銷量從0變成了10萬輛。

2011年任PSA銷售公司總經理,分管DS品牌期間,為DS帶愛了2.67萬輛的年銷。

2015年,從長安轉投北汽的蔡建軍,上任不到一年時間就將X25、X35車型帶入了“萬輛俱樂部”,並在2016年創造北汽史上的最高銷量與增長新紀錄。

沒錯,蔡建軍是銷售上的一把好手,這一點在任職觀致的8個月裡,清晰可見。但是,蔡建軍為何突然離職轉投江西愛馳汽車呢?

我們不妨看看蔡建軍當年創造的銷量傳奇,都有著怎樣的共同點。從長安微貨來看,蔡建軍能夠在廣州市場創造長安微貨的銷量傳奇,很大程度上還是當年是長安微貨剛剛出現的階段,其產品售價相比五菱微貨要便宜了近5000元,再加上貨箱面積相比五菱要大上一些,蔡建軍的廣州神話,與長安當時的微貨產品力是分不開的。

從觀致轉投愛馳,蔡建軍為何放棄大集團,選擇造車新勢力?


還有2002-2005年的長安汽車,當年的長安已經在商用車市場佔據了非常大的市場份額,與北汽、五菱併成為中國商用車三甲。同時在乘用車市場,長安當年主打的奧拓車型,那可是一臺月銷量能夠在當年達到2萬臺的車型。由此,在汽車發展相對沿海地區落後的河北,長安在當年想要異軍突起,其實並不困難。

從觀致轉投愛馳,蔡建軍為何放棄大集團,選擇造車新勢力?


當然還有當年法系第一家高端品牌,DS在進入中國市場之後,的確在產品端改變了國人對於汽車的認知。同時,蔡建軍時期的北汽,X25與X35作為中國小型SUV市場的先鋒,其入門版價格僅需5.58萬元。

從觀致轉投愛馳,蔡建軍為何放棄大集團,選擇造車新勢力?


綜上,蔡建軍在車市的20年裡,無論是長安商用、長安乘用還是北汽,他們的共同點都在於蔡建軍這位“伯樂”,有著符合市場的“千里馬”。讓我們反過頭來看,觀致旗下只有兩大類汽車,一類是觀致5、一類是觀致3。

雖然在觀致3上有GT版和兩廂版,但推算觀致距今最近的上市新車,還要推到2016年上市的觀致5。換句話說,觀致已經將近2年沒有新車了。

從觀致轉投愛馳,蔡建軍為何放棄大集團,選擇造車新勢力?


所以,在蔡建軍接手觀致品牌之後,他希望觀致的易主,能夠在第二次騰飛時儘快的推出全新車型,畢竟市場競爭如此激烈,觀致手上能打的好牌不多。

只不過,正如蔡建軍在媒體見面會時所說,在寶能接手觀致之後,觀致將會在重新佈局產品規劃,打造全新的、有別於現款觀致的車型,但新車需要在2019年亮相。

從觀致轉投愛馳,蔡建軍為何放棄大集團,選擇造車新勢力?


因此,對於蔡建軍來說,救火隊長的手裡,能拿起的是當年還算不錯的滅火器。但市場在變,僅在北京車展上,就有142款全新車型亮相。無奈的蔡建軍一邊努力將觀致3與觀致5這兩張“老牌”,另一面又寄希望在研發團隊與工廠均完善的條件下,觀致的新車能夠“快馬加鞭”。

只可惜,直到剛剛過去的廣州車展,在寶能入主觀致一週年的節點上,觀致依舊沒有帶來旗下的全新車型。

蔡建軍為何會加盟愛馳汽車呢?

在觀致新車遙遙無期的局面下,廣州車展後的蔡建軍悄無聲息的離開了觀致。跟絕大多數的傳統車企大佬一樣,蔡建軍在任職過半個傳統車企之後,轉投新勢力。當然,蔡建軍沒有選擇如今火熱的蔚來、電咖等等,他選擇了來自江西的愛馳汽車。

從觀致轉投愛馳,蔡建軍為何放棄大集團,選擇造車新勢力?


車載君從網絡上了解到,愛馳汽車由3個前奧迪員工組隊融資70億元創立,於2017年2月正式在工商局註冊。但就在短短的13個月之後,愛馳汽車就在今年的北京車展上,帶來了旗下的首款概念車U5 ION。同時,愛馳汽車也將在6天后的11月23日,推出首款量產車型愛馳U5。

從觀致轉投愛馳,蔡建軍為何放棄大集團,選擇造車新勢力?


想必新車型的火線上市是吸引蔡建軍轉投愛馳汽車的重要因素。畢竟“巧婦難做無米之炊”,觀致雖然還有點“剩飯剩菜”,但“新鍋、新灶臺”的愛馳汽車,更能夠為蔡建軍提供無後顧之憂的施展空間。

從觀致轉投愛馳,蔡建軍為何放棄大集團,選擇造車新勢力?


當然,蔡建軍的離職,必將為寶能這個房地產商敲響車市的警鐘。車跟房不一樣,房不愁賣,但車卻很難銷。即使寶能大力推進“聯動雲”的實施,但新車上市的遙遙無期,還有像是電咖、愛馳這種新勢力造車的量產車上市,領克、WEY、星途等新傳統車企高端品牌的出現,觀致下一階段的路特別不好走,新車晚一天上市,市場就丟了一大截。

從觀致轉投愛馳,蔡建軍為何放棄大集團,選擇造車新勢力?


而在筆者看來,蔡建軍從寶能手上的觀致離職,轉投愛馳汽車,是一件非常有魄力的決定。同時,對蔡建軍個人而言,從老牌新推到新牌新造,只要愛馳汽車能夠在下一階段帶來如蔚來一樣的市場反響,蔡建軍的個人榮譽上,又將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