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幣鑑賞:半圓銀幣 袁大頭銅幣

雲南省造半圓銀幣

藏品簡介:半開銀幣,又稱五角、半圓銀幣。晚清雲南開鑄銀幣前,最初從湖北運入半開銀幣流通使用。1907年11月,清政府批准設立的雲南造幣分廠(址在今昆明市錢局街)建成投產,雲南開始自鑄銀幣。辛亥雲南重九起義成功後,建立了雲南軍政府,蔡鍔為軍政府都督。為籌措軍政費用,成立富滇銀行發行紙幣,並將雲南造幣分廠改為雲南造幣廠,自行鑄幣。因鑄料不足,乃專鑄半開銀幣。

錢幣鑑賞:半圓銀幣 袁大頭銅幣
錢幣鑑賞:半圓銀幣 袁大頭銅幣

明清以來,銀錠一直是主要的流通貨幣。辛亥雲南重九起義成功後,建立了雲南軍政府,蔡鍔為軍政府都督。為籌措軍政費用,成立富滇銀行發行紙幣,並將雲南造幣分廠改為雲南造幣廠,自行鑄幣。因鑄料不足,乃專鑄半開銀幣。1916年護國運動期間,雲南造幣廠開鑄雲南省造半圓銀幣,也是重“庫平三錢六分”的半開銀幣。經過清末民初10多年的不間斷鑄造,半開銀幣得以在雲南廣泛流通使用,實際上取得了流通中主幣地位但比起大量充斥市場、毫無發行準備的富滇銀行紙幣,貴金屬貨幣仍然具有吸引力,因此在金融日益混亂的市場上,人們“寧要半開,不要紙幣”。 此枚廣西莫女士家族祖傳珍品雲南省造半圓銀幣,直徑為3.4cm,重:13.3g。錢幣呈圓形,正面珠圈內鑄“半圓銀幣”四字,珠圈外上方鑄“雲南省造”字樣,下方鑄“庫平三錢六分”,背面中央雙旗交叉圖案、上方鑄“中華民國廿一年”字樣,雕刻精美,保存完整,品相較佳。如此少見的錢幣,具有非常高的收藏價值和投資價值。

民國三年袁大頭 銅幣

由於袁大頭銀元鑄造的時間長,參與鑄造的造幣廠多,因此,現在存世的袁大頭銀元的版別是非常多的,下面詳細介紹一下:首先說民國三年袁大頭銀元的版別就和其他年份都不一樣,民國三年袁大頭銀元的正面圖案是袁世凱的側面頭像,上面的文字是:中華民國三年,在'年'字的後面沒有'造',其他年份的袁大頭銀元的'年'字後面都加上了一個字"造"。袁大頭三年銅幣為當時地方錢莊鑄造的流通錢幣,也稱:錢莊幣

錢幣鑑賞:半圓銀幣 袁大頭銅幣
錢幣鑑賞:半圓銀幣 袁大頭銅幣

因其首鑄於民國三年,又有稱“民三”者,此類別稱由來已久。作為民國軍閥錢幣的領頭羊,“大頭”系列對錢幣收藏愛好者來說,並不陌生。 “袁大頭”錢幣的誕生,也是銅幣發展的必然結果。在辛亥革命後,袁世凱為了解決軍費和提高個人政治地位而發行的貨幣,因這些銅元鑄有他的側身圖像而得名。 “袁大頭”在貨幣收藏界被稱為銅元之寶,它是中國近千種近代貨幣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錢幣品種,也是近代中國幣制變革中的一個重要角色。 此枚袁大頭為中華民國三年,包漿熟舊品相完好。 字跡清晰,邊齒平整,大小一致,齒深深淺一致 ,背圖嘉禾規範清晰,為不可多得的收藏佳品,具有巨大的收藏價值及投資價值。 此類似錢幣,2014年在北京保利拍賣公司,秋季拍賣會(7.17—18),雜項專場拍賣會,一枚中華民國九年袁大頭,起拍價68萬,經過數輪競價,最終以128萬圓滿落槌,掀起了藏家收藏錢幣的熱潮。此藏品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及投資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