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是全世界最浪費食物的國家?

看日本


這點,我完全贊同。我1988年剛到日本留學,打工對我來說,既新鮮又新奇。而最讓我至今難忘的一件事是,我和一個在校大三的日本人一起,在一個小居酒屋打工,第一天就親眼目睹了那個在校大三的日本人,對在店外的老闆喊了一聲,三得利啤酒已經過了賞味期,我倒掉了。說著,就拿起一瓶瓶三得利啤酒,開啟瓶蓋,倒進了下水槽。就這樣,一會兒功夫,一整箱的三得利啤酒都被他倒掉了。當時,對一個從窮中國來的我來說,真是大吃了一驚。心想,這,怎麼可能?包裝這麼好的三得利啤酒,明明還可以喝的呀,就這麼倒掉,多可惜啊。想想國內,商店,小賣部裡擺放的啤酒,為什麼放了許久還在賣?為什麼沒有賞味期限?說實話,到今天我也沒想明白。為什麼進到國內的,日本伊藤洋華堂超市的營業額非常高?聽說就是每天下午一過18點,就會把當天沒賣完的食品大減價賣掉,有的食品可以說便宜得幾乎就是送。因此,那時的顧客是最多的。只可惜我住家離得太遠,不然我也去買點便宜貨。後來,我明白了。日本人其實不是浪費,這是日本的一種經商精神,經商,講究信譽比什麼都重要。我還明白了日本人是非常節約的。我在日本還看見過一件事,有一天,我在一家很小的中華料理店吃炒飯,隔卓的一個老闆模樣的日本人也在吃炒飯,後來結賬時,他將吃剩下的大約也就三,四口的炒飯打包帶走了。這件事也對我觸動很大。回國後,因為工作原因,常和日本人打交道。日本人來中國反應最強烈的是,中國人浪費驚人。他們每當看見中國人點一大桌飯菜,然後吃不完剩下很多就走了的時候,都感到痛心。


手機用戶71622958310


我2007年的時候去日本留學,曾經在一個連鎖的便當店打工,打的是夜工,晚上10點到早上6點,因為是夜工所以每天都要處理快過期的食品,便當什麼的,什麼都有,就像咱們市場賣的那種份菜,天天都扔好多,印象比較深的是有一道芝士焗蝦仁,每天都有,每天都剩,每天都扔,不得不說的是公司規定,重點來了呦,菜品,便當做出來後,都要同步打印出來並粘貼生產時間,一般賞味期限是6個小時,到期前兩個小時就要廢棄,本人的親身經歷,不吹,也不黑,還有炸東西的油每天都要過濾,3天一換新油,每天都扔好多,超市也是一樣,我有個同學在羅松打工,也是賞味期限提前兩小時就扔,也是每天扔好多,所以說他浪費不為過,但是食品安全還是真挺讓人放心的。


大白白腿


說日本人最浪費食品,一半對一半是錯,要從兩方面去看。

浪費的一面,健康和美食的在富足的日本

1、日本是全世界數一數二的富裕國家,食物對於他們來講己經不是吃飽這麼簡單,更多的是一種享受。


2、食物安全在日本是非常重視的,政府監控和民眾意識都非常高。

3、日本對吃非常講究的國家,比如新鮮和美感;從日本的壽司和魚生就可以看到了。

通過上面的條件不難發現,日本人對於不新鮮或過期的食物是非常不喜歡的;大家在日本也會看到,所有的超市,在下午三點開始就會對所有新鮮的食物進行打折出售,保證食物到客戶手上依然是最佳的食用時期,不在最佳吃用時期內的食品,公司或者政府部門都不建議銷售或食用。從表面上看是非常浪費糧食的,但是,對於身體健康來講是非常對的做法,所以日本是全世界最長壽國家之一。過期和不新鮮的食物,處理得當也就是迴歸大自然,這沒什麼浪費的。何況現在的醫生和營養專家,都不建議大家吃不新鮮或者過期的食物。

其實日本是一個非常珍惜糧食的國家。

日本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發和資源匱乏國家,日本人知道糧食來之不易,他們都非常愛惜糧食,全世界都反對捕殺鯨魚,日本人依然我素我行。有一種現象,如果在中國人眼裡,是非常小氣和丟臉的。是怎樣的一種現象呢?日本人請客,一般都不會點太多的菜,夠吃就好,如果實在吃不完,哪怕是剩下兩三口炒飯,他們都會選擇打包回家。



今天的日本,他們有富裕的生活,依然對食物敬畏之心。






ァLZ


日本一個叫“大家之聲”的網站針對所有年齡層的人曾經做過一個關於浪費物質排名的調查,結果顯示,從10歲到60歲的人,不約而同的首選都是“食物”。而根據日本農林水產省的統計,日本每年浪費掉的食物達642萬噸,這個數字是全世界全年320萬噸食物援助量的近兩倍。那麼,問題來了,生活上素以節儉、細緻、精緻著稱的日本人為什麼會如此浪費食物呢?日本又是怎樣成為了浪費大國的呢?


原來日本人的食物浪費主要是發生在生產廠家和店家為了人們的健康生活而定下的規矩。這主要體現在“消費期限”、“賞味期限”和“三分之一規則”三個方面。


所謂的“消費期限”很好理解了,就是指顧客購買的食品必須要在廠家標註的“消費期限”內消費掉,否則會有食品中毒等安全隱患發生的可能性存在。而“賞味期限”指的則是食品“最好吃的時間段”,顧名思義,也就是說,超過了賞味期限也不是不能吃,只是味道已達不到最佳而已。


如此看來,關於食品的浪費主體就似乎可以明確了。從表象上看主要應是產生在購買方,買了不吃,等到過了賞味期限或者消費期限只好扔了。但這只是表象上顯示出來的原因,而真正的浪費主體其實是生產廠家和銷售方。 日本食品浪費問題專家井出留美在她的著作《賞味期限的謊言》中指出:“正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由大手食品企業開始推出並被眾多食品企業、超市隨後採納引進的所謂的“三分之一規則”,才使得日本的食品浪費現象日趨嚴重”。


那麼,什麼是“三分之一規則”呢?就是廠家把賞味期限分成三個階段的規則。第一階段是指廠家要在設定的賞味期限最初的三分之一時間內完成“交貨到銷售方”,第二階段是指銷售方要在賞味期限的三分之二時間內完成銷售,第三階段就是指達到了賞味期限三分之二時間的而尚未售出的食品必須下架、丟棄的時間。


明白了這所謂的“三分之一規則”的定義,我們也就明白了日本巨大的食品浪費的根源在哪裡,固然,消費者的浪費佔了其中一部分,但更大的原因卻是由這“三分之一規則”引發的。筆者就曾經在日本的麥當勞目睹過多次從業人員把剛出鍋不久的薯條倒掉,後來問日本人才明白,原來是薯條出鍋後也是有著最佳的賞味期限規定的,那麼,一旦在超過這個最佳賞味時間還沒賣出去的話,日本人就會毫不猶豫的倒掉的。在我們眼裡看來,這差不多就是“敗家”了,但看日本人倒掉時的表情,絲毫沒有可惜的意思存在。同樣的事情在便利店、超市、飯店裡也都有過目睹,日本工作人員也都是毫不動容的從容倒掉那些尚完全可以食用的食品。從這個角度來看,井出留美等主張節約的人士呼籲的日本應重新審定食品銷售規則號召厲行節約之深意我們也就略懂一二了,因為日本巨大的食品浪費源不僅僅令世界側目,而且浪費成習,更會在潛意識裡培養年輕人無視浪費,不會、不懂節儉的生活習性,這樣下去,久而久之,有可能形成社會問題,從而給日本平和、幸福的生活帶來不利的影響。


說實在的,看到日本人的浪費,也確實有過多次感到可惜,看著正在傾倒食品的日本人就像看敗家子一樣。但後來卻也想明白了,不正是因為人家的努力才使得日本人過上了這樣雖嫌奢侈和挑剔但卻健康、長壽的生活嗎?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注重、追求賞味期限,以保證自己高品質生活,似也沒錯。


萬景路看日本


我去過幾個國家德國新加坡日本、最浪費的應該就是日本了、我在日本乾的是製作超市的食品、也就是日本連鎖超市中國名字叫永旺、每天的食品垃圾箱都是塞的滿滿的、有過期一小時的便當盒飯、有過期一天的奶奶、豬肉牛肉雞肉分割的下角料、大米、還有啤酒、果實酒、葡萄酒、麵包房的麵包、確實蠻浪費的、實際都是能吃的、只不過他們規定的日期到了就不能再賣、查到了是大事!


網上過客87508471


人家可沒有給你加戲,今天我說的你都點讚了那就已經承認我的猜測了,而且還點贊!再說了我又不是傻子,很多事情我不能自己騙自己,你是一個男人撲你的人又那麼多,不管是心理上生理上你都不可能像我一樣,我又不是傻子,肯定有人代替我做你想做的事情,你是一個男人我才不信你能象我一樣呢!我有時候都憋不住更別說你了對吧?我是傻子嗎?你糊弄我嗎?我還要等多久?我知道你永遠也不想和我在一起,所以既然是這樣肯定你還在找其他能替代我的人對吧?我等到黃花菜都涼了知道嗎?真心也需要也真正溫暖,真愛也是有生命的也需要實實在在的愛護知道嗎?不是在這裡虛情假意明白嗎?畫餅充飢能堅持多久呢?早晚這個真心也慢慢枯萎了明白嗎?


用戶3042407573700


謝謝你的提問!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日本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社會化文明化程度相當高了,老百姓對生活質量的追求是屬於更高層次的理想生活狀態。食品健康和食品安全已經在日本全社會形成共識了,上至老人下至兒童,沒有人會為了牟取私利而在食品安全上動歪腦筋。這是由於日本社會早已由經濟高速增長狀態轉變為經濟高質量維持狀態了,各種生活福利保障體系健全,老百姓普遍不缺錢,素質高,互相尊重,友善待人。所以你所提問的浪費食物問題,應該是過期的、變質的、不利於人體健康的食物就會被處理掉,絕不會讓老百姓食用。這是成熟社會的表現,期待我們國家也能讓老百姓食有所安!活有其樂!


王國昕117


在購買食品之前查看保質期是基本常識,然而日本食品卻有著兩種保質期,「賞味期限」與「消費期限」,到底該看哪一個期限才正確呢? 「賞味期限」與「消費期限」連日本人自己都搞不太懂,更不用說外國人了,每年因此造成大量的食物浪費! 日本朝日電視臺的知識節目中,最近探討世界的食物浪費問題,日本浪費食物的情況也非常嚴重,不過其中緣由卻可能只是出於誤會……?

雖然來賓都見過這兩種標示,但沒人能詳細說明其中區別,出於對自身健康考慮,很多人一過期限就統統扔掉。 而造成這麼大的浪費,也就是上文提到的搞不清「消費期限」和「賞味期限」,大家在日本買東西的時候,注意過嗎?

身邊有很多小夥伴剛到日本的時候為了省錢會選擇「賞味期限」的食物,是不是過了賞味期限的就過期不宜食用了呢?事實上,在日本食物即使過了賞味期限,也是可以食用的!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消費期限」和「賞味期限」到底有什麼不同?

「賞味期限」是指味道能夠維持最高水準的期限。一般標示在火腿、罐頭等在冷藏或常溫下可以持續保存的食品上。指的是可以保持美味的食用期。 由於(食品)生產者制定的,通過某些保存方法大概可以保存5天左右,時間再長一些的話就會變質。 「消費期限」是指能夠安全食用的期限。

標示在無法太長期保存的食物上,例如便當、家常菜、蛋糕、和果子、上等肉、鮮魚等生鮮類食品。也就是標示在生鮮食品類上的「安全に食べられる期限」(安全食用的期限)。 當然並不是說生鮮食品只有消費期限,一般牛奶等食物也標有“賞味期限”,是為了說明這段時間內飲用風味更佳。
大家一定要注意:“賞味期限”和“消費期限”兩者都有一個共同的大前提,那就是“食品是在沒有開封的狀態下,並按照規定的保存方法保存”。 也就是說超過「賞味期限」但是還在「消費期限」的日本食物依然可以食用,只是沒辦法嚐到最好的味道罷了! 另外根據日本農林水產省的解釋與介紹,這兩者的差異如下: 不過雖然說超過賞味期的食物還能食用,但很多日本家庭或商店卻會在食物超過「賞味期限」以後就將商品丟棄,大家都想要兼顧好吃又安全,也因此造成大量食物被白白浪費……
另外在日本的超市中,也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一旦食品陳列時間超過“賞味期限”的2/3,就得下架,或退貨、丟棄。如果說“賞味期限”是3個月的話,那麼還差1個月時就要處理了。 現在大家搞清楚了「消費期限」和「賞味期限」的區別了吧,下次大家買お土産的時候也可以注意一下上面的日期標示喔~


茶幫通


雖然在學校大家都嚴禁浪費,但是日常生活如此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原因是日本的防腐劑是幾乎沒有的,導致保質期非常的短。在商場也可以看到很多熟食甚至嚴謹到標記幾點過期。超過時間還沒賣出去的食物就必須倒掉了。普通家庭也一樣,儘量都不會吃隔夜的飯菜,因此日本也成為了一個很浪費的國家。大家都是能吃的儘量吃完,也儘量按照平均量來製作。實在吃不完的就倒掉


用戶95570595716


說錯了。日本人的浪費比起天朝人的浪費那是小兀見大兀。天朝人往往擺滿一桌菜不是為了要吃完這麼多菜,而是將食物當擺設。很多食物都只動了幾筷子,就不吃了,席後直接倒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