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的羊雜割和西安的羊肉泡饃,你最喜歡吃哪個?

唐風宋雨


喜歡南郊的犧湯,味道比郝剛剛等羊湯店的香,關鍵沒有任何添加劑。可不是能隨時吃上的,以前是到過節什麼的時候,大家湊份子買羊回來,一起動手拾掇、熬製而成為“全羊犧湯”,按份兒分開。但是做的時候面是有講究的,一定得是厚薄適中的手擀麵再揪成指甲蓋大小的揪片才好吃,煮點細粉條、豆角或白菜,再配上正宗的羊血打成長方形的小塊,把調和一擱再來點香菜碎😋饞!平常是喝不上正經八百的“全羊犧湯”的,只能買帶骨的羊肉去熬,味道雖然也行,但還是差著呢!羊湯館的話,平常吃向陽的多些,覺著比郝剛剛家的香,他家羊肉串也很不錯👍西安羊肉泡饃也特別好吃,去了西安吃了兩次,回來都意猶未盡、念念不忘啊[捂臉]饃一定得用手掰成指甲蓋大小的塊才可口,別嫌煩[大笑]一定比機器切好的吃著香😋


心若向陽z無畏悲傷


兩者不好比較,都帶羊字,但卻是完全不同的兩樣食物,要說哪個好吃,因人而異吧,羊雜割是太原的一道名吃,西安的朋友肯定更喜歡羊肉泡饃,總的來說應該羊肉泡饃更適合大眾口味吧。

山西總體來講都喜歡吃羊雜割,各地叫法不盡相同,具體到太原,是要加粉條豆腐的。羊雜割雖然是羊下水,但配上大蔥辣椒,很美味。原材料就是羊肉羊雜羊血粉條,而羊肉泡饃主材料是純羊肉、饃。

作為我來講,肯定是更喜歡羊雜割的,太原的羊雜割店面很多,出名的有郝剛剛、郝強強、、郝康康、鼓樓、向陽、洪老五、孫記全等。有意思的是,太原的羊雜割店名多以郝XX的變種,而西安則是老X家,都是一家出名了,紛紛效仿,挺有意思的。去過西安很多次,什麼老孫家老劉家老李家,說實話,味道差不多,不存在誰家更好吃,尤其在回民街,看的還眼暈了,但是上次西安同學帶我去了次橋梓口裡面有一家,感覺很不錯。

可能山西比較粗狂吧,羊雜割上來就是一大碗,再來兩個餅子切兩刀,就上吃很爽,大口吃肉大口喝湯。但是羊肉泡饃,你得自己去掰餅子,在回民街,坐在桌上都能感覺到周圍的人都在比賽,看誰掰的小,我真受不了這個過程,直接吃就好了嘛,哎,這是種飲食文化,咱也不好評論,只是我習慣了太原的吃法。我最小就掰成指甲大小,看別人有的竟然能掰成黃豆大小,佩服,看來你們是真享受這個過程。其實說實話,我對那種現成的羊肉泡饃挺偏愛的,太原街頭的羊肉泡饃店大多是這種,可能不正宗吧,但我覺得也挺好吃的呀,主要是沒有那種掰饃的氛圍。

總之,兩種都是地方名小吃,都很好吃,反正我是常去郝剛剛、洪老五和向陽。


山西新聞網


我更喜歡太原的羊雜割,鼓樓和洪老五吃得多一些,其實更多的是單位和家附近的羊湯店,因為方便。早上來一碗羊雜(或羊湯),兩個油酥餅,多放蔥花香菜,就是最美味的早餐。上次去西安,專程慕名去吃羊肉泡饃,吃了最有名兩家,可是與想象的不同,不是很喜歡,回來和朋友說起,他們也有同感。我想,這就是地域差別吧,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吃食上體現得最為顯著。人可以每天吃而吃不厭的一定是從小吃的家鄉菜,年紀越大這種感覺越明顯。


海天一色156564177


我是太原人,太原的羊湯確實不怎麼樣。來太原還是吃麵食吧,認一力清和園的蒸餃燒麥都很好,還有清和園的頭腦。六味齋的熟肉。有機會再來個大碗麵。不貴還很滿足。如果有朋友是太原的,還是去蹭飯比較好,因為自己做的手擀麵比外面任何一家都好吃,尤其是自己做的貓耳朵和揪片,很勁道


無法入戲的旁觀者too


太原的羊雜割以前覺得還行,去了一次大同鳳臨閣吃了碗10塊的小份羊雜,回到太原再也不想去吃滿是粉條的羊雜割了。太原這地方很怪,每次都能把和別的地方一樣的食材,做出最難吃的味道。


CD呱呱呱


羊肉泡饃只是徒有虛名,不實惠。太原羊肉湯味道好,實在。


閒散一叟


我喜歡吃羊肉泡饃,尤其是趙姐做的羊肉泡饃\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4593000db678c9dbb4c3\

我是趙姐


羊雜割”就是一碗粉條子,沒啥吃頭


汾水人家951


太原的羊雜割???呵呵。那就是粉條湯裡面加幾片羊肉好不好。


天文9827


就說一句話:羊雜肝不叫羊雜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