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有些大學生的工資並不高,那麼還有沒有必要上大學呢?你怎麼看?

紅塵路


當今社會進入大學的門檻越來越低,大學生越來越多,甚至是研究生、博士生也不再像以前那麼稀少。周圍的許多同學在初中或是高中階段就選擇了輟學出來創業,其中獲得成功的甚至現在已經開始掙起了年薪。


而剛剛從校門走出的大學畢業生,起始的工資甚至還沒有農民工高,這讓不少家長出現了很大的疑問,大學畢業後還是要找工作,掙的又這麼少,到底以後孩子還有必要上大學嗎?



根據教育部公佈的2018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數據顯示,目前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已經達到了820萬人,再創歷年新高,就業創業工作正面臨著複雜嚴峻的形勢。


都說“條條大路通羅馬”,不論孩子選擇以後走什麼樣的路,只要結果好就是好,很多家長在心裡這麼暗暗的想著,但實際上卻忽視了孩子成長和學習的過程對孩子一生的影響。


先不考慮其他因素,孩子讀不讀大學的區別還是很大的。儘管總是有人別有用心的宣揚“大學無用論”,但是一年又一年的高校擴招和每年都在增長的大學人數,都從另一個方面證明了大學對於學生的吸引與其價值。



大學對於孩子未來成長和發展的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鍛鍊孩子的生存能力。大學是一個大染缸,周圍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在大學裡,不僅是以學習成績在考驗學生,還有其他的各項綜合能力考驗。比如:體能考驗、人際交往考驗、溝通能力考驗等等。


進入大學後,遠離了家鄉和身邊的親朋好友,就需要孩子自己重新快速適應周邊的新生活。和室友、老師、同學逐漸從陌生到熟悉,穿髒的衣服要開始自己手洗,每個月父母給的生活費也要開始精打細算。


這些都在無形中鍛鍊了孩子的生存能力,畢業後初入職場,生存能力就顯得格外重要。根據相關調查社會人群普遍認為大學生能積極熱情的參加社會活動,也能積極主動的結交新朋友,快速融入新集體,在工作遇到困難時能夠做到樂觀面對,敢於創新,具有團隊協作意識。

第二,現在大型企業招聘用人時,更偏愛錄用重點高校畢業的學生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雖然在工作中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但是學歷可以說是求職時的第一塊敲門磚,得先有機會才有辦法向他人證明自己的實力。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大學生相比非大學生來說也具備更多的就業機會,不論是校招、企業直招、學校推薦……大學生進入大企業實習的機會有很多,這些都是非大學生所沒有的。


第三,即使非大學生很早就進入了社會,也具備了一技之長,但是現代社會日新月異,更新替代的飛快,如果不能保持一直學習的態度,就會很容易被淘汰。



而大學生一直都處於時代的前沿,他們能夠通過學習、參加講座、論壇、比賽不斷的充實自己,開拓眼界,也讓他們更加明白終身學習的意義,所以在不斷的學習中,他們也實實在在的不斷進步。


根據去年的職業排名數據,2017年最火熱的幾個行業分別是中小學教育、互聯網開發及應用、金融(銀行/基金/證券/)、醫療、媒體/出版,這幾個行業的職業非常熱門。


這些也都剛好匹配了大學裡報名火熱的專業,熱門的從業行業和熱門的大學專業以相輔相成的關係,源源不斷的向社會輸送著人才。

綜上所述,小檸檬認為就算剛剛畢業工資不高,也應該讓孩子上大學,所以拋開眼前短暫的利益,從長遠的眼光看,上大學對孩子一生的影響都是巨大的,不論是從個人能力的培養、學業眼界的開拓、資源人脈的結識等等,這些都是非大學生很難直接擁有的。


東方青創營




儘管工資不高,還是有必要上大學!因為以下幾點:



第一,工資不高,但人家輕鬆啊,像一些大學生就職成為單位人員,雖然到手三四千而已,但人家還有其他福利啊,比如五險一金也值兩千了,過年過節發的油啊米啊過節費啊人家沒告訴你,而沒讀大學的做普工,一線工加班加點累死累活的。

第二,上大學是人生重要的部分。現在社會上好多都是大學生了,你不上很可能人家看不起你的,人家了的大學生活你不懂的,有時候自然而然就自卑的了,這個很正常的!




第三,上大學能開闊眼界。有些農村學子去過最大最好的城市就是讀大學的城市,見的東西,學的東西,往往要比村裡的先進,前衛,豐富,大開眼界啦。

就衝這些我也要鼓勵你上大學!


用心起暱稱的人會變帥


肯定是有的,如果在能上或者有機會上大學的話,還是要去上的。上大學重要的不只是自己的學業,更是為了積攢自己的人脈還 有社會閱歷,雖然在社會上這些都可以增加,但是大學中舍友以及同學給你的幫助也會很大。不可否認,在現如今勞動力短缺的背景下,人工工資確實很高。而一般大學專科或者不入流的本科大學生參加工作是的工資可能並不如他們高,但是這也是他們用自己的青春換來的。但只要你肯努力,超過他們是遲早的。

拿我個人來說,高考差一分進本科線,沒有選擇復讀,選擇了一個專科讀。和我同齡的一個妹妹和我的情況差不多。當時都是選擇專升本,想的是繼續考研。但是我考慮到父母年齡問題和家庭原因沒有繼續讀,而表妹選擇繼續讀研。在那段時間,感覺讀了並沒有什麼用。因為大學上的土木工程,到工地發現,你懂的,你賺的遠不及一個幹活的師傅來的多。當時對我的打擊還是比較大的。再回去看看錶妹和自己發朋友圈的狀態和關注的問題已經不是一個層面的了。

所以,希望那些想放棄學業,提早進入社會的青少年來說,不要顧及眼前的利益,不要只看別人掙多少錢,否則等待你的也會是來自社會的毒打。


初肆的雪


四維空間的小明:

A小明自幼品學兼優,天資聰慧,十六歲正處於青春期的它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自信,覺得現在上大學的人太多了,沒必要再通過三年努力再讀四年大學來改變自己的人生。於是躊躇滿志的他初中畢業就來到大城市裡打工…

B小明自幼品學兼優,天資聰慧,十六歲正處於青春期的他考上本縣一重點高中,小明相信自己通過三年努力一定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A小明通過幾年努力雖然也沒當上大老闆,但是每月四五千的工資也是不錯的,可是日常消費也非常大,平日和朋友一起聚會吃飯旅遊,這樣一年下來也沒掙多少錢💰

B小明通過三年的努力考上了自己心儀的大學,大學中小明努力學習專業知識,通過助學貸款(大學生每人每年八千),貧困助學金,獎學金…四年下來沒花家裡多少錢,但是小明學到了很多知識,來自農村的他開闊了眼界,結識很多全國各地的同學。

A小明覺得這樣不是辦法,每月拿著四五千的工資幹著12小時的苦力,於是決定到大公司應聘,因為小明很有能力。可是幾乎每一個初具規模的公司招聘要求都是本科及其以上學歷,小明說自己很有能力,可是HR並不聽這些,即使小明說得是實話。這時小明想著憑藉著自己的聰明才智一定能幹出一番事業,於是他想到了創業,於是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自己的朋友,他的朋友沒有一個能肯定他的,就算能聽懂沒有資金投給小明,因為小明的朋友都是打工的。這個時候小明想著向銀行貸款,因為小明不具備任何還款能力銀行無法辦理貸款,這時候的小明回憶著過去幾年艱苦拼搏,開始抱怨社會,為什麼自己這麼努力還是一無所有…此時的小明該何去何從?想到這裡小明對著夜空留下了眼淚。

B小明大學四年後優秀畢業,學校向小明推薦的企業被他拒絕了,因為小明要找一個自己喜歡的工作,小明到各大公司去應聘,因為自己高學歷和在學校所獲得的各種榮譽證書,基本投簡歷的公司都給小明發來了offer.小明選擇了自己喜歡的一份工作,一段時間後小明感覺自己可以做得更好,於是他聯繫了大學同學把想法告訴他們,並通過國家大學生創業貸款獲得20萬資金。由於經營不善和經驗不足,小明創業失敗,這時候的小明回憶著自己大學的美好時光,反思這失敗的原因覺得自己還可以東山再起,這時小明的很多同學給他發來消息,有給他提供資金和技術的,有給小明找工作的,此時小明該何去何從?小明還有很多條路可以走只要他自己努力,想到這裡小明對著夜空露出了笑容,人生如此美好!

同樣是小明,同樣的能力,同樣擁有拼搏努力的精神,為什麼A小明和B小明一個哭了一個笑了?





熱劇偵探


用文化知識武裝起來的人,閱歷豐富,視野開闊,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強。

相比之下低學歷或無文化的人,顯得呆板遲鈍,甚至有些愚昧。

基於上述,上大學很有必要,即使暫時工資不高,學到的知識在以後的社會實踐當中會得到發揮應用。

希望在校的學子學女們認真讀書,學業有成。莫錯過這大好時光,別給自己的人生留遺憾

謝謝朋友的提問!



好雨知時節88


在筆者看來,對於不同的情況總有一種最合適的方法,所以做什麼樣的決定,要根據實際情況來說,不能一概而論。

對於上大學這件事,相信可以忽略經濟因素,因為在現在的中國社會,只要你想讀書,就一定可以實現的,社區鄉鎮有政策,國家也有助學貸款。

再從有用無用的價值角度來看。上大學是否有用,就是上大學你能學到什麼的問題。筆者也沒上過名牌大學,不知道名校的教學模式和教學質量如何。但是在普通高校,對學生最重要的反而是一紙文憑,一張畢業證書而已。現在的大學已不再是精英教育,教學隊伍的注意力也過多的集中在評優評級,而不是教學上。甚至可以相信,給稍有自制力的學生幾本教材,他們完全可以自己吃通吃透,特別是對於社科類專業來說。任課老師能夠教你的,除了書上的原話,就是他自己的家長裡短。從真正能學到什麼上來看,上大學並不是必要的。但是,誰敢小瞧那一紙文憑的作用呢?誇張一點地說,有無文憑那就是兩種人生無法企及的鴻溝啊。

我們反過來談一下讀大學的作用。第一,校園文化很強的大學,對學生潛移默化的作用是無法用“學到什麼”衡量的。它讓你在冥冥之中在境界上就先人一步。第二,社交網絡和眼界,對於你人生有幫助的那些人,大多數是你在大學時期的社交圈裡的人,這是不可否認的。第三,如果你熱愛學習,那麼請無論如何要堅持下去,不要看到他人如何如何就改變了自己的初衷,特別是在學習這件事上。第四,家庭,社會和國家對個人十幾二十幾年的培養,耗費了無數的資源,上大學不僅是個人對學業的追求,也是回報國家社會應盡的義務。

看完筆者寫的大家會覺得,這分明就是兩種態度,又說“對”又說“錯”,這哪裡是給建議啊?不錯,就是這樣。因為是否讀大學這種關係人生命運的決定,不是別人能為你做的,最終還是要自己拿主意。如果你覺得符合以上那種條件更多,就傾向於那種決定吧。

最後,無論在不在大學裡,希望各位讀者能一直保持學習的態度。畢竟,學習是終身的大事。





哈撒雅琪hsyg


我大專畢業,雖然學校不怎麼樣,但是,起碼還是讀了大學。

雖然現在大學生普遍滿地走,感覺很不值錢一樣,上班之後一個月的工資還不如工地上的建築工人。短期看,是這樣子的,但是,實際上呢,並不是。

我文筆有限,簡單說下。

就工資性價比來講:工地上的建築工,一般來說,每天大概會有200-300的收入,每個月工作滿30天,可能會上萬。但是,必須每天上班才行。如果一天休息,那收入就為零。但是大學畢業的上班一族不一樣,在一個比較普通的公司上班,只要公司不是特別摳門的,3000-5000應該是比較正常的,但是一個月工作基本22天,節假日放假,加班還有加班費。當然,特別摳的公司除外,如果這些都沒有,這個公司待著幹嘛。

就工作環境而言:建築工每天日曬雨淋,工地上都是塵土,一不小心,還有安全事故,

工作環境一塌糊塗。上班族呢,空調吹著,冷不到熱不到曬不到,雖然也有可能有那些雜七雜八的職業病,但是不是可以預防的嘛。別提那些在外面跑業務的,性質不一樣,別太糾結,畢竟,一份付出一份回報。

就保障而言:建築工被工頭管轄,運氣好碰到個好工程,結算快,錢還能拿到手,如果碰到無良奸商,跑路,那力氣活就白乾了。而且沒有保險,工地上出事後,基本上很難維權。上班族呢,五險一金,上班還有工傷,所有費用走正規流程,如果老闆惡意剋扣,有工會,還可以走法律程序。除非公司倒閉,不然,一般這種情況相對來比較少。

就未來而言:建築工沒有保險,如果年邁沒有了勞動能力,就沒有了收入,生活成了困難。上班族買了社保,退休後有退休工資,年老生活起碼有最低生活保障。

最重要的是,大學生畢業後可以選擇去做建築工,或者是去公司上班。但是,沒有讀大學的人,你去公司畢業,如果只是一個初中高中的畢業證書,我相信,大部分在簡歷部分就被淘汰了。讀了大學,起碼對未來工作有了選擇的機會。

看現在的電視新聞視頻感覺現在大學生都沒有認真學習,都在談戀愛打胎網貸,感覺都是一些負面新聞,但其實並不是,很大一部分大學生他們都在努力,努力的讓自己變得更好,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好。

讀大學,其實是一個沉澱改變的機會,也是一次你選擇你朋友圈質量的機會,所以,年輕的朋友們,尤其是還在初高中或者正在準備高考的朋友,請一定要珍惜你現在,努力一把,認真讀書,認真考大學,雖然大學生活並不像你想象中那麼美好,但是,如果你沒有讀大學,你絕對會後悔一生。


言亦言非言


現在大學生工資大部分是不高的,但因此就不上大學,這種想法可以說是貽笑大方了,我們就工資而言,初入社會的大學生工資三千五千七千等等參差不齊,就目前社會消費水平來說確實很低,只是解決了最起碼的溫飽問題。

那麼以工作而言呢,大學生很多都是做技術類工作,這和大學幾年的系統學習有很大關係,很多大企業,國企外企等等為什麼喜歡去大學招攬人才呢?我稍微總結了一下,一是大學生專業知識還算可以,初步接觸工作不會毫無頭緒,二是大學生學習能力較強,可以很快並系統的學習工作所用知識。企業人事沒有傻白甜,看上你自然而然是看上了你的價值。隨便看下如今社會那些頂層人士,哪個不是大學生呢,可能有個別沒有上過大學,但那比例也是不足十之一二吧。

上大學雖然不是通往成功唯一一條路,但依然是最便捷的一條路罷了。




鋼鐵斯塔克


有的人說有些大學生的工資並不高,那麼還有沒有必要上大學?

題主也說了,有些大學生的工資並不高。試問,清華北大等一系列985與211院校出來的起步工資會不會比高中畢業和大專畢業的高?

答主認為:小學到高中是打基礎的時候,所有人學習的東西是一樣的,那麼你出來社會之後你的競爭優勢根本沒有。就是老話說得對:沒有一技之長,到處碰壁。而大學作為一個學院。他是讓你在一個專業裡垂直學習。讓你從認識一個東西到精通,交給你一個一技之長。

很多時候高中畢業的孩子會迷茫,我該幹些什麼?我能幹些什麼?就業形勢那麼嚴重,我有什麼優勢去爭取高工資,好工作。那如果你大學畢業。那麼你在你選擇的這個專業裡就比別人要強。那你就擁有了一個極大的優勢。

這個社會不缺勞動力,缺的是專業的技術人才。雖然並不是說你大學畢業就是專業人才了,但至少你入門了。入門了就能進到屋子裡。那些沒入門的可能連門都找不到。

所以答主認為:如果有能力,有精力就必須讀大學。他是你與社會銜接的四年,他是你在專業領域迅速提升的四年。所以必須上。


奔跑的小同志


對於總是說上大學沒用的人,其實就是再給他周圍的人傳遞一些信息,因為他沒有上過大學,但是依然掙錢不少,混的不錯,但是很多大學生也不如他混的好,他就認定了上大學沒有用,其實也反映出了他內心深處,深深地恐懼,生怕別人說他沒學歷,會看不起他,他從學歷的另一方面開證明自己能行!

我就認識這樣的一些人,他們經常把上大學沒用掛在嘴邊,但是暗地裡卻買了或者是又讀了成人大學,來彌補自己的這一缺憾!所以,你說讀大學沒用嗎,那為什麼你要買一個沒用的學歷呢?當然大多數人是為了告訴他人自己是有學歷的!!!

上大學到底有什麼用呢?

1.上大學其實都知道,很輕鬆,但是考大學的過程是最充實的,那些沒有上過大學或者是沒有為上大學而努力過的人自然不會知道,這個過程真正是一個鍛鍊自己的過程,能夠忍受下來的人自然也不是一般人!當然很多上了大學之後變質的也不少!

2.上大學的過程是很有意義的,沒有上過大學不會懂大學同學的友誼有多麼純真,多麼深厚!不會懂大學的愛情有多麼美好!等等!!!大學處處都有一種美好!

3.自古以來文化人就是這個社會變革的根本推動力所在,新中國的崛起與五四運動後的中國青年關係很大,如果沒有那些有新思想的青年,中國只有走向滅亡,大學是一個時代發展的風向標,這也是很多新鮮事物都發起於大學校園的原因所在了!只要拿下中國的大學生,基本上就已經鎖定了中國未來的巨大發展空間!

4.不要覺得一部分大學生創業失敗了就說大學生創業不行,大學生創業是一個很酷的體驗和大膽嘗試,畢竟有很多成功,大學是一個有人力資源,有創新思想和發展平臺的地方,雖然人本來不以賺錢多少來判定一個人的價值,但是人要通過努力去證明自己的價值,大學就是給你這樣的機會的地方!

5.我們班有個同學,說上大學沒用,還嚷嚷著要跳樓,最後每次考試他都是第一,而且因為在大學聽了一次省委書記的演講,給省委書記寫了一封信最後得到了很多自己所未曾敢想象的東西,現在出國工作了,生活和工作都很好,很成功!相信如果沒有大學這個平臺,他也不會走到這一步,所以,大學只能給你一個平臺,至於發展的如何,還要看你自己!

綜上所述,並不是讀大學沒用,如果有那種感覺,說明是你沒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