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若是不死,任憑楊堅再有能力,他也不敢謀權篡位建隋朝

楊廣作為外戚干政最典型例子,雖然是篡權上位,但是無疑是一個非常有才幹的皇帝,在位期間隨意改革,多次減稅,深得民心;邊疆問題的處理上也功績卓越,在那個民族國家問題堪稱貴圈真亂的時代,被少數民族稱為“聖人可汗”。這樣一個瑕不掩瑜、有大智慧的帝王選手,為什麼一定要等到不惑之年再上位呢?一般認為是幼帝即位方便控制,但是其實因為此時的周朝才是真正的失去所有的防衛——這源於一位皇帝的作死,也源於一位權臣的死亡。

這個人若是不死,任憑楊堅再有能力,他也不敢謀權篡位建隋朝

作死的的皇帝是周宣帝宇文贇,不幸犧牲的那面盾牌叫宇文憲。可以說,宇文憲不死,楊堅的野心是不會那麼容易實現的。宇文憲為宇文泰的第三子,從小跟著父親歷經沙場,出奇計打敗北齊第一將領斛律光,滅掉北齊統一北方,鞏固了周的基業。斛律光死於了他的計策,因為敵軍的挑撥而受到自家君王的懷疑,滿門抄斬,這一戰使宇文憲成名,但是也詛咒了接下來的一生,在這個循環中往復而出不去。

這個人若是不死,任憑楊堅再有能力,他也不敢謀權篡位建隋朝

謀略過人,擅長騎射,宇文憲天生就是將才,但是所有的將才都逃不過一個功高震主,這是宇文憲一輩子都在迴避的的詛咒。在周武帝時期,宇文憲雖然身居高位,但是由於武帝為人寬厚,待宇文憲是很好的,即使其兄弟宇文直嫉妒怨恨宇文憲,多次挑撥,也堅持任用他。宇文憲在任職期間多次借病離職,以避嫌,甚至東征的時候願意拿自家財產墊軍費,但是武帝為了給他安全感,反而把他提拔到了國家二把手的位置。這讓目睹過於生猛的前輩——三朝元老宇文護的下場的他更加惶惶不可終日,魏晉南北朝本來就亂,幾年一個皇帝是家常便飯,更遑論沒有野心卻有血統的功臣。

這個人若是不死,任憑楊堅再有能力,他也不敢謀權篡位建隋朝

厄運很快就來了,武帝死後其子宇文贇即位,並不像他的父親,是個徹頭徹尾的昏君。宇文憲明白自己是新皇帝的眼中釘肉中刺,有意隱退,可是昏君不理朝政,最終大事小事還是要找宇文憲處理。傳到了皇帝耳朵裡,加上奸臣於智的挑撥,當下設了鴻門宴,把宇文憲叫了過來,進門便抓住了。宇文憲感嘆說:“我為重輩高,一旦到這種地步,生死聽任天命,難道還想活著?只是因為老母還在,恐怕留下遺憾罷了。”說罷就被勒死了,所有與其交好的大臣皆被連坐。

這個人若是不死,任憑楊堅再有能力,他也不敢謀權篡位建隋朝

然後的事情就如歷史所演的,周宣帝撒手當了太上皇,傳位給幼帝,被楊堅滅了一朝。諷刺的是,楊堅早年實行明政,晚年卻變得疑神疑鬼,聽信文獻皇后,廢太子立晉王楊廣,也就是後來的隋煬帝,由此隋朝覆滅。歷史彷彿一挑頭尾相接的蛇,總是在原地兜兜轉轉,循環了一圈又一圈。

這個人若是不死,任憑楊堅再有能力,他也不敢謀權篡位建隋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