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至今難忘的食物是什麼?

志願者棍棍


記得小時候在哈爾濱,最喜歡吃海拉爾大雪糕。非常醇厚的奶油味,冬天也總是忍不住經常讓父母給買上好多,放在陽臺外面凍著,想吃了跑出去拿一隻進來。打開一本小說,邊吃邊看,暫時把什麼作業啦,考試啦,統統忘掉!天下最美的事兒了。

現在超市裡偶爾見到海拉爾雪糕,已經吃不出來從前的味道了。不知道是配方變了,還是我的記憶出了太多偏差?

成都的鍋盔很常見,普通小吃而已。現在有名的一些是嚴太婆鍋盔,王記特色鍋盔,全記特色肉鍋魁等等。讀書那時候還小,只覺得街邊隨便哪個小店,支一個簡陋的蜂窩煤爐子,都能烤出一等一的鍋盔來。酥脆的皮,椒鹽軟軟的內裡,再夾上細細的麻辣大頭菜絲——越吃越香,越吃越辣。放學時舉著一個鍋盔,就一天收穫滿滿的感覺。也不知道是學習的收穫,還是小吃貨的滿足。估計還是後者的成分居多。

昆明離成都並不遠,但是美食差異卻挺大。記得初中時第一次到昆明,第一次吃到過橋米線時,大吃一驚!一碗看著波瀾不驚、平淡無奇的雞湯,周圍一圈大小碟子,裝了米線和各式肉、魚、配菜等。都扔進湯碗中,再撈出來,居然就是一碗天下美味了!

雖然現在各地都有云南米線,但最初的那種驚豔的感覺,卻找不到了。

好吃的東西越來越多,但是過去那些小吃,仍然是讓人難忘的美食,留在記憶中。


吃貨八姐


湖南吃的香辣蟹


小姚特別喜歡吃辣,記憶最深的就是去湖南出差,吃的香辣蟹,現在想起來都會流口水的那種!

它的大概位置應該是在太平街那邊,不是那種很大的飯店,就是一個小的店鋪,專門賣香辣蟹,具體叫什麼名字記不清楚了。

我記得他的做法不同於我在北京吃的那種,是完全有肢解開,然後很入味的。應該是有獨特的配料才對。

吃的感覺:蟹肉嫩嫩的,都很有滋味,辣辣的,超爽!

我特地搜了一下這種香辣蟹的做法,分享給大家,

我也試著做了一下,感覺還是差點什麼,估計是料的問題!


小姚養生


烤豬皮!我不知道大家吃過沒有,就是一烤油滋滋,軟嫩Q彈,撒上一點鹽,入口即化,偶爾滴下的油還會在碳裡爆一下,真是視覺刺激大腦皮層,不停的分泌激素,使我流口水啊!


好了,說說至今讓我難忘的那個烤豬皮,那是在我初中的時候,在教學樓後面的居民樓旁的一個小屋,只有一個小小的檔口,屋裡三兩個桌(一般都不去裡面坐),烤的人是個老奶奶,我們都叫她大奶,其他的烤品我都不記得了,只記得那個肉皮啊,真是幸福了我好幾年的初中生活,那個時候零花錢還不多,每週攢個幾元去解解饞,想想真是回味無窮啊!那個時候真是無憂無慮啊,有一個烤肉皮就會讓我很開心。


只是個90後a


味精拌飯,驚不驚喜,意不意外,有誰吃過?

我就吃過,記得上小學的時候,家裡很窮,爸媽每天都要到地裡幹活。我們學校離家裡不是太遠,每天中午都回家吃飯,那是三年級還是二年級的時候我忘了。只記得那段時間家裡特別困難,爸媽把飯煮好了放家裡等我和我姐放學回來吃,他們中午都在地理裡幹活不回家。也沒有菜,我跟我姐中午放學回家就自家醃的鹹菜下飯,吃了繼續上學。這樣吃了多久我忘了,反正就每天都是鹹菜下飯,有時沒米做飯就吃煮紅薯,越吃越煩越吃不下。有一天中午回家,照常鹹菜下飯,實在是不想吃,就看到灶臺上那包味精,當時怎麼想不記得了,應該是覺得放了味精的菜好吃那放了味精的飯也應該好吃。所以就舀了一些直接拌飯裡,加了多少也不記得了。吃了一下,就覺得那個味道就跟汽水瘦肉沫的湯拌飯一個味,那個好吃哦!當時就吃了兩碗。20多年過去了,雖然後來我一直沒敢試著再拌來吃一回,但那個味道那個感覺我一直記得。


食尚知源


18歲,距離去上海還有一個月的時候,吃到了昆明傳統生活裡兩歲孩子該吃的東西,叫作鮮奶米哺。

盛夏的某個下午,閨密帶我到一家八十年代開起來的昆明小吃店,只要了一碗鮮奶米哺。米粉和牛奶調在一起,在小砂鍋裡攪拌,小火煮到鍋裡呈現亮眼的白色糊狀,奶香四溢。挑起一大勺,用舌頭挑起一點含到嘴裡,牛奶的綿柔幾乎在一瞬間填滿口腔,加上米粉的黏稠,像絲綢一樣的質感纏繞整個味蕾,我陶醉地皺起五官,發出滿意的哼哼,像個兩歲的孩子一樣驚喜得無以復加,拉著閨密的手直表感謝。我是個嗜甜如命的人,很多東西只要帶上甜味我就會興奮得不行,閨密說我具有把所有食物變成甜味黑暗料理的特異功能,所有人都無法接受的膩到不能下嚥的甜食,對我來說是不捨的食物。

然而在我這樣嗜甜成癮的味覺世界,所有的甜品裡,征服我的確是鮮奶米哺——幾乎算不上“甜品”的、一點兒也不好看的鮮奶米哺。僅僅是牛奶和澱粉在口腔交融以後孕育出的苦的對立面,甜味常常淡到要停下來仔細尋找。因此一小鍋米哺常常可以吃很久,每一勺都是一次歡欣的尋找。

那絕對不是馬卡龍式的直衝腦門,芝士系列的自始至終,更沒有奶油帶著強烈的卡路里色彩的罪惡感,甚至不像蛋撻奶撻那樣具有如沐春風的強烈治癒力。相比起一切色彩斑斕的華麗甜品,它更像是在黑暗中輕輕被抱住一般的突如其來,小驚喜往往讓人轉瞬忘記,但是一旦再次想起的時候,它能讓人忘記一切身邊的事物,只想回到那一刻。

到上海的一年時間裡,我吃了很多甜點,濃烈的甜味可以讓人在那幾十分鐘裡忘掉長得看不到盡頭的鄉愁,拿破崙很酥,馬卡龍很正,紅寶石的奶油也很純,可是我想念那樣隱晦溫暖的味道。


六月和美食愛著你


家鄉的地鍋雞



行走的鐵鍋


我最難忘的食物就是舅媽給我做的一碗酸菜面,酸菜是我們這兒的蘿蔔葉子做的。首先放自家的菜籽油,油燒熱了就放酸菜放鹽,炒一會兒就加水,水燒開了就放麵條,喜歡吃熟一點的就多煮一會兒。然後剝一顆蒜,把它壓碎放在鍋裡,加上幾顆在山上找的野蔥,就可以吃了,這是我吃過最簡單的也是最好吃的。永遠都忘不了的那個酸爽。





農村蘭園


空心琉璃丸子不知道大家吃過沒有,空心琉璃丸子是一道集美味、營養於一身的魯菜。此菜宛如一顆顆鑲金裹玉的珍珠,玲瓏剔透,形圓如珠,顏色金黃,酥脆香甜,百食不厭。

中文名

空心琉璃丸子

主要食材

精麵粉,白糖,花生油,白芝麻

分類

魯菜

口味

酥脆香甜

難易程度

中高等。只有剛做出來的才好吃,小時候只有別人家辦喜事的時候才吃的到。現在再也吃不到了。





麗cc74212


小時候媽媽用搪瓷杯蒸的米飯🍚



小甘果鋪


小時候吃啥都香,什麼都是媽媽親手做的,現在只要有錢什麼都可以買到,卻再也吃不出小時候的味道!記憶中,每次打了小麥磨了新面,媽媽都會隔三差五的做麵湯給我和爸爸吃,把揉好的一團年捧在一隻手裡,另一隻手不停的扯麵耳朵扔到滾燙沸騰著水的鍋裡,等面耳朵全部浮起再煮一會兒,再放點包菜進去,涮一下一起出鍋裝盆裡,再打入碗中,根據個人口味放入一點點豬油,辣椒油,鹽巴,味精,醬油等等佐料,拌勻就可以吃了,真的好好吃,湯汁濃稠,每次我都可以連湯都喝得乾乾淨淨。還有便是媽媽做的饅頭,每年端午節媽媽都會用自家打的小麥面蒸很多的饅頭,又泡又大,一頓飯兩個管夠。每頓飯就拿幾個放蒸鍋裡蒸,我和爸爸可以不吃飯,專門用饅頭活著媽媽做的鹹菜吃,直到吃完為止。現在想起來都忍不住咽口水,這些美食一直伴隨著我到小學四年級,後來就很少做了,慢慢的都不做了。可是記憶中的味道怎麼也忘不了,有機會還要叫媽媽做給我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