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車電商怎麼賺“差價”?

二手车电商怎么赚“差价”?

在國內二手車市場,某著名二手車電商平臺一則“沒有中間商賺差價,車主多賣錢,買家少花錢”廣告語,曾經讓整個二手車圈風聲鶴唳。如今,這則廣告詞終於改了:沒有中間商賺差價,更多個人賣家,更多個人買家。從字面來看,似乎變化不大,殊不知,其中隱含了當下眾多二手車實體的一種“無奈”。

時至今日,由於二手車稅收政策缺失,中國二手車一直是一個以“經紀”主導的市場,大量的二手車商基本都是經紀公司,其主要功能是促成二手車交易雙方實現交易,服務流程包括認證、估價、過戶、上牌等等,費用基本以服務費的形式體現。如果按照經營性質的“差價”收取,按照目前的相關稅法,二手車電商必須繳納增值稅部分,因此目前幾乎所有二手車實體也都在“極力”地規避這一做法,以減少自身的二手車運營成本。

實際上,在當下的中國二手車市場,二手車經紀公司已經超出了“經紀”範疇,從事的是二手車交易。一輛車從看車、估價,到過戶都是買主和二手車經紀公司單線接觸。經紀公司一般會以較低的價格全款收購車輛,之後以較高的價格再賣給最終的買主。整個交易過程,二手車公司依託當下有形二手車市場,按照車輛的排量、車型參考價格繳納一定的過戶費用,完成所謂的二手車交易。

當下,眾多新興的電商平臺湧入二手車行業,普遍是利用網絡平臺的流量優勢,逐漸把個人二手車交易搬到了網上,基本的業務模式仍然和市場內的經紀公司基本雷同。比如瓜子二手車、人人車、車易拍,初期都是主打個人二手車交易服務,從中收取2%-4%的交易服務費。但是經過多年的交易實驗後發現,在當下的政策環境下,大規模的二手車交易僅靠收取服務費是難以為繼的。以一輛二手車網絡交易為例,不管是車主賣車還是買主買車,要完成整個實車交易,對於電商平臺而言,不僅人力成本居高不下,時間成本不容小覷。

於是,在實際交易中,一些電商平臺開始推出一些創新服務,比如在個人交易中植入售後服務、金融服務等附加產品,從中挖掘利潤。在後期,個別電商平臺甚至推出保賣業務,脫離個人之間二手車交易這一初衷。當然,也有一些電商平臺出於風險的考慮,開始重新定位,比如車易拍、優信二手車電商平臺,放棄個人之間二手車交易,從事賣主與車商、車商與買主之間的交易服務,並利用拍賣進行車源資源全國流通互換,打造全新二手車流通模式。

但是現實是殘酷的。資本催生下的電商平臺儼然把一個混亂的二手車市場原原本本搬到了網上,各種二手車不誠信,甚至交易欺詐頻頻發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兩大原因,一是二手車行業缺乏規範,比如,中國二手車交易量已經突破1000萬輛,但是相關的稅收政策仍然是一片空白,正是缺乏監管導致二手車市場亂象叢生。比如二手車調錶(里程錶)問題、隱瞞事故車問題等等。二是交易流程太過複雜。一輛二手車從賣主到最終的買主,期間要經過各種流程,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居高不下,不利於二手車實體實現規模化。

二手車電商平臺實現利潤最大化本無可厚非,但是目前令人尷尬的是“差價”一詞在行業內異常敏感。原因有二,一是擔心稅務部門以此徵收增值稅;二是為了規避二手車電商平臺實際經營的性質。當務之急,二手車行業應該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讓“差價”光明正大,讓二手車電商平臺賺得明明白白。對於消費者乃至整個中國二手車市場而言,“差價”越高意味著二手車附加值越高,附加值越高二手車的誠信會越來越高、品質會越來越好,因此整個二手車行業內應該扶持電商平臺明明白白賺取“差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