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的電影下鄉現狀

依稀記得小時候(九十年代時),每逢遇上電影下鄉,村民們都是早早就自帶凳子去佔位子。那時候的場面是醬紫的:

大家三五成群的圍坐在空曠的操場上,即使是嚴寒的東夜,寒風刺骨,也阻擋不了村民的熱情。放的都是些打仗的影片(革命題材類),談不上陳不陳舊,都感覺特別好看。

再看看現在的電影下鄉,場面是醬紫的:

這也是恰逢國慶小長假,回鄉下看到的真實一幕。電影從晚上六點多開始放影,連放兩場,直到九點多結束,其間除了幾位嬉鬧的小孩停留時間較長外,剩下的就只是偶爾路過的村民駐足瞄兩眼而已。

電影下鄉作為一項傳統的公益性的文化惠民工程,源於上世紀90年代中期,由於電視的普及,錄像、VCD影碟等多元文化對電影市場產生了巨大沖擊,全國各市縣電影院、影劇院、電影隊紛紛停業,放映隊伍解散,農村電影市場嚴重萎縮,廣大農民基本看不上電影。

  1998年10月,文化部、國家廣電總局提出“2131”送電影下鄉工程,即“21世紀初全國農村實現每一個村,每一個月,看一場電影的文化活動”。中央與省級財政落實電影下鄉補貼資金,每放映一場次電影給予200元補貼,並統一配發放映設備、車輛。

無可否認,曾經的電影下鄉確實一定程度上弘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陶冶情操、愉悅心靈,也普及了科技知識,倡導了科學、文明、進步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現在放影條件和技術雖都比八九十年代進步很多,但互聯網技術的普及,讓很多地方的農村通過手機就可以很容易的獲得這些資源,導致電影下鄉活動缺乏原有的吸引力。

聽村裡的幹部說,不管有沒有人觀看,現在每月都會組織兩場這樣的公益電影放影動,因為從市到鎮都有明確的規定,必須完成。

其實,政策只是某個特定時期的特定產物。如果一項政策持續多年後,已明顯跟社會的發展格格不入,是否就需要適時修改?像電影公益放影,起碼需充分掌握群眾意願,因地制宜,按需供應,使放映效果最大化。不能只為完成任務,形式大於意義,浪費資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