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一代奸雄,卻不用郭嘉最毒一計,臨終為子孫埋下亡國禍根!

“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三國演義》中對曹操的評論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他是三國時代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詩人,他統一中原,實行屯田制,對社會的發展,疆土的鞏固,詩歌的發展,都做出了一定貢獻,縱觀歷史風雲人物,從來沒有哪一個人物有曹操的形象那麼複雜,那麼具有爭議。而他身為一代奸雄卻不用郭嘉最毒一計,最終為子孫埋下亡國禍根!

曹操一代奸雄,卻不用郭嘉最毒一計,臨終為子孫埋下亡國禍根!

三國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而曹操乃一代梟雄,識才獨到,早在群雄討伐董卓之時,就發現劉玄德非等閒之輩。後經深處方知此人非己能用之士,而是一枚勁敵。故相邀以“青梅煮酒”相敘天下而試之,但是卻讓劉備僥倖逃脫,而曹操的心狠手辣是早已皆知的,當年刺殺董卓可見一斑。更是在歷史上留下了一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但是他唯獨放過一人,卻為自己子孫埋下禍根!而這還要從郭嘉說起,郭嘉是曹操早期軍事智囊團的核心人物,也是曹操最喜愛最得力的謀士,堪稱曹營第一謀臣。郭嘉雖然比曹操小21歲,但對曹操的宏圖偉志似乎瞭如指掌。當曹操就天下形勢向郭嘉問計時,郭嘉一語道破要害。不僅如此曹操詢問郭嘉,作為謀士,最關鍵的素質是什麼?郭嘉說:戰爭和下棋一樣,沒有一場戰爭是事先部署好的,熟讀兵法只是入門,軍師的優劣在於臨場應變。郭嘉明晰透徹的分析,讓曹操一下看到了光明的未來。

曹操一代奸雄,卻不用郭嘉最毒一計,臨終為子孫埋下亡國禍根!

當時,各路諸侯割據一隅,並無鯨吞四海之志。在這種情況下,郭嘉對一個個敵手心理狀態的準確判斷,便常常成了曹操獲勝的關鍵。正是因為郭嘉的“十勝論”讓曹操下定決心與袁紹一戰,官渡之戰奠定了曹操的基礎,正因此曹操對於郭嘉的謀略都是言聽計從,唯有一次沒有聽,結果犯了一個不可彌補的錯誤。郭嘉的臨終之時最惦記的還是曹操一統天下的大業,郭嘉在臨終之時對曹操說:“司馬懿這樣的人能用則用,不能用則殺之!”但是曹操十分愛惜司馬懿的才華,不忍心將其殺之,就十分謹慎的留在身邊。但是因為郭嘉的臨終遺言,始終不敢重用司馬懿,在曹操活著的時候基本上沒給司馬懿什麼大的實權。

曹操一代奸雄,卻不用郭嘉最毒一計,臨終為子孫埋下亡國禍根!

然縱觀司馬懿一生,可以歸納為低調做人,高調做事。作為一個政治家,他的智慧和隱忍顯得格外突出。輔助曹操之時因曹操的多疑始終得不到重用,但是這絲毫不影響表現司馬懿獨到的觀察力。之後,司馬懿暗中在曹丕的幕僚中出謀劃策,助其在太子之爭中獲勝,曹丕上位後,司馬懿看出其想稱帝之心,諫言其一邊逼迫漢獻帝退位,一邊上表謙辭,以絕天下議論。

曹操一代奸雄,卻不用郭嘉最毒一計,臨終為子孫埋下亡國禍根!

曹丕臨死時封其為顧命大臣,曹睿即位後一時之間司馬懿成了魏國軍權最大的將領。幾經沉淪但是終究還是成為歷史的主角。曹睿死後,八歲的曹芳繼位,這讓司馬懿不在隱忍。249年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並且在答應曹爽交出軍權就不殺他的前提下隨便找了個藉口誅殺其九族,斬草除根,致使“爽遂誅滅。司馬懿的智慧由此可見不是一般的高明。死去多年的曹操,對司馬家族如此殫精竭慮地取代他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肯定是十分後悔當初沒有殺了司馬懿。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司馬懿能輔佐三代主公,最後讓司馬懿家族大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