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超發”是不好,但鼓吹“貨幣緊縮”更是毒藥!】對於貨幣政策,市場開始分化為兩派:一派開始呼籲“貨幣寬鬆”,以護航經濟增長,但另一派觀點認為,應當堅持“貨幣緊縮”,以實現去槓桿、抑泡沫、經濟轉型。我們在本文中對2014-2016年中國貨幣政策寬鬆的自身經驗,以及20世紀80年代廣場協議之後的

【“貨幣超發”是不好,但鼓吹“貨幣緊縮”更是毒藥!】對於貨幣政策,市場開始分化為兩派:一派開始呼籲“貨幣寬鬆”,以護航經濟增長,但另一派觀點認為,應當堅持“貨幣緊縮”,以實現去槓桿、抑泡沫、經濟轉型。我們在本文中對2014-2016年中國貨幣政策寬鬆的自身經驗,以及20世紀80年代廣場協議之後的日本、德國的貨幣寬鬆,和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美國的量化寬鬆進行分析,來分析當前中國央行貨幣政策的最佳路徑。本文的結論是:1、美國2008年之後的貨幣寬鬆、德國廣場協議之後的貨幣寬鬆,均為貨幣寬鬆的成功案例,帶來的是美國、德國經濟長期繁榮。貨幣寬鬆本身並非“罪惡之源”,貨幣政策只是一項工具而已,貨幣寬鬆如果用得好則可以有益無害。2、中國2014-2016年貨幣寬鬆的教訓在於,當時中國監管體系存在嚴重不足,父愛主義和監管真空嚴重,導致“監管套利”等金融亂象頻發,銀行體系過度膨脹,增加了金融系統風險。3、日本廣場協議之後貨幣寬鬆的教訓在於,日本僅僅依靠低利率刺激經濟,而並沒有改變“產業空心化”等問題,反而導致資金大量流入房地產,形成全球罕見的房地產泡沫,房地產泡沫破裂後,導致日本經濟“失去的二十年”。4、同樣是廣場協議之後的貨幣寬鬆,德國與日本的結局完全相反,德國的成功經驗在於,貨幣寬鬆的同時,沒有導致房地產泡沫,相反貨幣寬鬆助力德國經濟發展,使德國成為歐洲的長期火車頭。5、美國在2008年之後,更是採用了史無前例的貨幣寬鬆,結果不僅沒有出現令人詬病的副作用,相反,目前美國經濟一枝獨秀。美國之所以採用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貨幣寬鬆,是因為伯南克反思大蕭條的教訓:“一是要穩定我們的金融體系;二是作為最後貸款人,央行要確保貨幣政策能充分地適應和支持金融體系的正常運轉。”設想一下,如果沒有美國長期的零利率和量化寬鬆,美國能夠走出危機嗎?6、對於目前中國而言,貨幣政策應當保持“穩健中性”,繼續推進“三大攻堅戰”,但穩健中性的內涵絕對不是利率“一成不變”,而是在經濟下行過程中,一方面保持短端基準利率在合理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另一方面促使長端無風險利率下行(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依然偏高)。在監管體系已經今非昔比的現在,“降準”的副作用已經大大降低,必要性卻已經凸顯(注:本文定稿於6月2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之前)。7、現在中國央行重複2015-2016年的“大水漫灌”確實不可行,但是在經濟下行的背景下,通過“貨幣緊縮”來承受不必要的短期陣痛,無助於中國經濟保持平穩,更無助於新經濟和科技研發,“貨幣緊縮”是當前經濟的毒藥而非解藥。詳情請參考我們的報告:https://www.toutiao.com/i656971094552058317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