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太行山千年縣衙炮樓1940年修築 偽縣長行事需在此“請示”


太行山東麓的井陘宋古城自金代開始一直到1958年之前為井陘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整座城如同簸箕又稱簸箕城,總面積235606平方米。《井陘縣誌》記載漢代已有村莊,唐代成天長鎮。宋熙寧八年為縣治。從明洪武到崇禎八年各年代都有不同的修繕記載。天長鎮是西去娘子關,東出井陘口的必經之路,素有“晉冀咽喉”之稱,成兵家必爭之地。在此建工事就順理成章了。圖為宋古城夜景

1937年11月和1938年1月八路軍分別在井陘縣胡仁村和楊莊村成立了路北、路南井陘抗日政府,開闢根據地。而日軍為了擴大統治區,常常不斷向抗日根據地進攻。實行“囚籠政策”到1940年日偽先後在井陘建立據點23個,碉堡炮樓36座,耗用民工達38萬個。妄圖分割我革命根據地。

我們要說的炮樓就是其中重要的一座。它坐落在簸箕城古縣衙後側。說道縣衙,井陘縣衙沒有想象和影視劇中古縣衙的氣勢恢弘,只有滿眼的斷壁與荒草。縣衙大堂也沒了大堂的樣子,與破落的農村老宅子略有不同罷了。1958年11月5日井陘、獲鹿合併,縣政府由井陘舊城遷址微水後,舊址留有三個單位,其中有電機廠。圖為井陘縣衙現貌。


電機廠就是縣衙所在地,因為縣政府遷走後院內保留黨校、敬老院和電機廠。炮樓就在其院內最高處,井陘城縣衙炮樓,建造結實,視野開闊,易守難攻,具有非常好的制高點。是井陘縣境內為數不多的大型的防禦性工事。為偽縣長王景嶽時期修築。

炮樓座北朝南,走向為東西,石頭構造。分為四層。長47米,寬6米高約16米。室內結構為拱洞式,每個拱洞為一室,一二層各有12室兩層共24室。但是從結構上還是有所不同,一層分為6戶型,每戶2室為軍官宿舍;二層分為4戶,每戶3室為兵營;三層為3室3戶為值班室。四層為主炮臺又分上下射擊口。第三層開始已經留有射擊口。

縣衙炮樓分佈示意圖。據八旬老人李孟喜講述:井陘大部分日偽建築包括王家大院以及一些公路都是在偽縣長王景嶽時期修築,並由他的乾親梁齋忠監督施工,當時被抓來幹苦力的百姓大多為井陘四個西河、山北5村居多。幹活稍有不慎就會被打。


圖為二層走廊。該炮樓1940年開工,有駐井陘主要日軍兵力駐紮,高處可以俯視全城,東可以和當時的河東塔遙乎相望,西可與雪花山的日偽聯繫。炮樓周圍還有高聳的井陘城城牆,可謂是哨卡密佈。

炮樓內部住有日軍縣級頭目,設有日軍檔案館。偽縣長每需要有什麼動作都需要事事在這裡向日軍頭目“請示”。通過二樓走廊、內屋可以看到通往三層的樓梯。

進入二層內室,一條設計玲瓏小巧的石頭樓梯就出現在眼前,樓梯由青石細料鋪設,每一塊石頭都經過石匠打鑿。

三層通往二層房頂通道已被後來的電機廠用磚砌築過不去了,因為這裡後改為電機廠職工宿舍。

牆壁上泛黃的1989年7月5日中國青年報內容清晰可見。

室內曾經的槍眼有的被堵死,有的也被後人拉開,槍眼邊緣石頭上射擊留下的痕跡記錄了侵華日軍以及日偽縣長王景嶽等不可饒恕的罪狀。王景嶽:原籍井陘長崗村人,後隨父移居井陘城。投靠日本後先後任維持會長,偽縣長8年之久。

炮樓三層通往最高主射擊室,被砌牆堵死不可以再進入。可能由於炮樓年久為了安全起見電機廠堵了起來,也可能做宿舍再通風跑氣不合適。

我們又輾轉趕到縣衙圍牆外面的住戶家裡,抱著拍到四層主射擊室內部的念頭,但都沒有成功。

縣衙內炮樓上幾隻槍眼好似眼睛一樣望著外面的城牆,記錄著過去的滄與桑、水與火。曾經的土城牆、磚城牆經過時代變遷又回到了土城牆;欠著井陘人民血債累累的偽縣長王景嶽從甘肅天水被押回,1952年3月19日在井陘城公審後被處決。但留給我們的是銘記歷史,教育後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