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笑貧不笑娼”的下一句有多少人知道?深度好文

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傳承,古人憑藉自己的智慧以及相關的經歷,更是總結出來許多可以警戒後人廣為流傳的古話、諺語,而這諸多的古語能夠歷經,漫長的歷史長河,還能保留下來,自然是有一定的道理,這一眾的諺語都是,古代勞動人民留下來較為寶貴的人生財富,讀懂了這些諺語,能夠使自己的人生少範一些不必要的錯誤。

其中有一句古語,想必很多人都是知道的,“笑貧不笑娼”,眾所周知,在古代青樓女子也是一眾正當的職業,在很多人的理解是,金錢至上娛樂至死的社會里,很多人會看不起貧窮的人,但是對於青樓女子,卻是沒有過多的嘲諷,事實上,“笑貧不笑娼”這句古語中的“娼”並不是指的古代的青樓女子,而是那些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取錢財的人。

但是無論怎麼解釋,在許多人的眼中,卻是形成了一種根深蒂固的理解,也就是俗稱的拜金主義,這些人是普遍看不起窮人的,其實這句古語之後,還有著下半句,這下半句才是保護老實人的秘訣、精華所在,但是知道下半句的人,卻是少之又少。

下半句就是“救急不救窮”,為何“笑貧不笑娼”的下半句會是這個呢?通過字面意思不難理解,在古人看來,自己寧肯是救助危急的人,也不會選擇去就一個甘心任命的窮人,而對於“救急不救窮”最好的解釋就是,一碗米養恩人,一斗米結仇人。

在一個人危急的時候,你給出的幫助無疑是雪中送炭之舉,不管這個人日後取得如何的地位,你都會是他的恩人,但是如果一直幫助一個貧窮的人,長此以往下去,他對你的慈善行為產生依懶性,當某一天,你因故不再提供幫助的時候,此時的你就是這個窮人心中的仇人,本來是好心的舉動,卻是為自己招來不必要的麻煩,為此才有了古語說的“笑貧不笑娼,救急不救窮”,對此大家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