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古語: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是什麼意思?漲知識了

封建統治者為了愚弄百姓,維護統治,宣稱自己是受到上天的選派,來代替上天統治百姓的,這樣的理論和天人合一的思想界結合以後,封建統治者就宣稱自己是天帝的兒子,叫天子,如果不服從他的統治就是違命逆天,必將受到天子的懲罰。

古語: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是什麼意思?漲知識了


君權神授是他們統治的合法性來源,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發現,事實並非如同封建統治者所宣稱的那樣,很多政權被推翻了或者被消滅了,人們對這樣的理論產生了懷疑。

同時新興的統治者為了說服大眾,為自己的統治尋找合法性,就把以前的君權神授的理論改成了這樣的一個新的理論“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這樣一來原來的理論的漏洞就不用去彌補了,新的統治者——大多數是造反或者篡位得到政權的——他們的行為就有了合理的解釋,統治也有了合法性。

這就是說上天的運行有它恆常不變的規律,不會因為堯、舜、禹這樣的聖王在位就發揮作用,也不會因為有夏桀這樣的暴君當權就不發揮作用。這體現了一種唯物主義的思想,承認了宇宙自然規律的客觀性,這個客觀性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古語: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是什麼意思?漲知識了


換句話說,不會因為人們歡迎就增多,也不會因為人們厭惡就會減少。

這樣的思想比原有的天命思想更加進步更加積極,要求人們認識和遵循客觀規律,不要違背客觀規律,這樣的思想對後世的影響很大,增加了中國古代哲學唯物主義的因素。

這對於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發展有積極地影響,是人們在面對他人、面對宇宙自然和人類社會時都表現出積極的心態,能夠客觀的認識和處理好這三對關係。

這種思想對於封建社會的皇帝的影響也不小,這也是進一步的告誡皇帝,雖然貴為九五之尊,但是也不能肆意妄為,而要按照上天的恆常的規律行事,不然會引起社會的動亂和國家的敗亡,這對於限制皇權和規範統治階級的執政行為是有積極作用的。

這句話的積極意義是很廣泛的,不但對於治理國家有好處,也有利於個人的進德修業,只要個人按照宇宙的自然規律去修養自己的德行,精進自己的技藝,就可以獲得很好地結果,如果違背客觀規律輕舉妄動,胡作非為,就會給自己引來麻煩。

這句話和《道德經》裡的“不知常,妄作兇”有相同之處,不懂得宇宙間的恆常大道就輕舉妄動,會導致兇險的結果,看來荀子對《道德經》也有一些研究。

總而言之,這句話就是告訴古代的統治者,不能隨心所欲的濫用權力,必須要了解宇宙運行的恆常大道,也就是客觀規律——行事——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理國家的效果,如果違背了這個客觀規律,就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古語: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是什麼意思?漲知識了


這是在那個特定的歷史時期,皇帝和各級官僚濫用權力,胡作非為,給百姓增加了無窮的痛苦的情況下,荀子發出的警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