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場被帽3個,勝率跌破30%,八一男籃在體制與市場夾縫中艱難生存

開場被帽3個,勝率跌破30%,八一男籃在體制與市場夾縫中艱難生存

王治郅退役後八一男籃徹底變成了魚腩球隊。

從早期聯賽的八冠王稱雄天下,到如今的人間人欺,八一男籃已成為CBA聯賽市場化與傳統體制交鋒下的“怪胎”——只有這個詞能反映八一男籃在當下CBA聯賽的與眾不同。

11月7日,八一男籃客戰廣廈男籃,最終以85比113慘遭對手“虐殺”,開場就被對手連帽3個,完全陷入被動。在上輪對陣遼寧男籃比賽中,八一男籃全場只拿到59分,同樣被對手完勝。目前,八一男籃勝率已跌破30%,排名聯賽第16名,所幸,不是倒數第一。

另一則值得關注的新聞是,在11月5日進行的WCBA比賽中,八一女籃102比80大勝陝西女籃,與廣東女籃一起領跑聯賽。WCBA聯賽仍處在體制保護下的“萌芽”階段,市場化、進程非常緩慢,職業化程度非常低。

兩相對比,關於八一男籃戰績低迷就有了一個明顯的原因——市場化籃球與體制化籃球。

在CBA聯賽發展初期,八一男籃擁有雄厚的人才資源,創造了輝煌的歷史,也為中國男籃輸送了很多的棟樑之材。自199年CBA聯賽建立以來,八一男籃斬獲了後面六年的所有冠軍。王治郅、劉玉棟等一批八一男籃球員也成為中國男籃的頂樑柱。

開場被帽3個,勝率跌破30%,八一男籃在體制與市場夾縫中艱難生存

八一男籃球員個人能力不俗。

隨著”戰神“劉玉棟,”小李飛刀“李楠,莫科和”追風少年“王治郅等功勳球員的退役,八一男籃在近六年裡的成績非常慘淡。特別是最後支柱王治郅退役之後,八一男籃徹底淪為了魚腩球隊。2017至2018賽季更是淪為聯賽墊底。

但在球隊慘淡的戰績背後,不可忽視的是八一男籃球員自身實力的明顯提升,八一男籃擁有多名國手,許鍾豪、韓碩、阿爾斯蘭等球員都擁有不俗的個人能力。

球隊戰績不佳的最主要原因顯而易見——沒有外援。

當前的CBA聯賽外援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很多時候左右比賽勝負的關鍵就是“外國人”。但從聯賽元年至今,八一隊一直以全華班示人。為了保證全華班的軍旅,在同其他擁有外援的球隊比拼中有一個相對公平的環境,籃協還為鐵軍量身定做了“全華班規則”。

籃協的傾向性政策,並不能為八一男籃帶來勝利。即便對手外援出戰時間少,人員少,但仍能在關鍵時刻幫助球隊力挽狂瀾,建立明顯優勢。八一男籃只能接受慘敗的結果。

開場被帽3個,勝率跌破30%,八一男籃在體制與市場夾縫中艱難生存

八一男籃路在何方?

更為重要的是,隨著姚明掌舵CBA聯賽,進一步市場化將成為大勢所趨,組織球員選秀、打破球員交易保護主義壁壘等等措施,讓CBA聯賽的市場化向著更深、更廣、更具體的方向奮勇前行。

還被體制禁錮的八一男籃生存會更加艱難。並將陷入一種沉沙而下的負面循環之中——比賽成績不佳,球員自信心受挫,年輕球員成長緩慢,球隊成績更加糟糕。因為體制因素影響,八一男籃又不能像新疆男籃那樣,以高價格從其他球隊“挖角”,只能從自身體系內選拔。

這種天然的禁錮還影響著球隊的長遠發展。八一男籃與主要贊助商富邦集團未能繼續合作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受球隊戰績影響,贊助商曝光率和關注度不足,贊助商利益得不到保障——贊助商是典型的市場化思維。

可以預見的是,在當下聯賽管理層、球隊、贊助商,甚至是球迷都已進入市場化時代,仍被體制“禁錮”的八一男籃生存空間將越來越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