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N觀察|偷稅、囹圄、逼宮?戈恩在羽田被捕前後


GBN觀察|偷稅、囹圄、逼宮?戈恩在羽田被捕前後

文 | 姜 鵬 丁惠澤

來自幫寧工作室(gbngzs)的報道

2018年11月19日,日本羽田機場,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這位執掌雷諾-日產聯盟長達13年、縱橫捭闔的汽車風雲人物因涉嫌偷稅被捕。

這一幕發生在日本時間傍晚時分,請記住這個時刻,這或許會是這位權勢人物和雷諾-日產-三菱新聯盟的轉擇點

風暴是從日本颳起的。

當天下午,日本朝日新聞稱,戈恩涉嫌違反金融商品交易法,過度申報自己的報酬,被東京地方檢察院特搜部被逮捕。

GBN觀察|偷稅、囹圄、逼宮?戈恩在羽田被捕前後

很快引起了全球震動。

雷諾汽車在巴黎股價下挫13%,至55.61歐元,成為歐洲表現最差的股票之一,而日產汽車在德國上市的證券也下跌了12%。

但接下來的一幕卻將本次事件推向高潮。

事件發生以後,日產汽車方面迅速做出反應。日產汽車發言人尼古拉斯·馬克斯菲爾德(Nicholas Maxfield)表示,日產汽車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西川廣人已經提出將戈恩開除董事會的建議,提議“剝奪戈恩作為董事長和代表董事的職務”,並計劃解僱董事會成員格雷格·凱利(Greg Kelly),後者擔任人力資源總監,涉嫌“深入參與”戈恩偷稅事件。

GBN觀察|偷稅、囹圄、逼宮?戈恩在羽田被捕前後

來自日本特搜部消息,上述兩人涉嫌在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間,在戈恩合計約99億9800萬日元的實際報酬中,少申報了 49億8700萬日元。

與此同時,日產汽車指出,戈恩“多年來”偽造了他的薪酬報告,而內部已經對戈恩和凱利進行了數月調查。


GBN觀察|偷稅、囹圄、逼宮?戈恩在羽田被捕前後


“調查顯示,多年來,戈恩和凱利在東京證券交易所證券報告中的報酬金額都低於實際金額。”日產汽車透露,還發現了許多其他“重大不端行為”,包括個人挪用公司資產。

日產汽車表示,一直會向檢察官提供信息並與當局合作。

日產汽車於週一晚些時候舉行關於本次事件的新聞發佈會。根據日本法律,如果戈恩的罪名成立,他將面臨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被追繳鉅額稅款和罰金。

GBN觀察|偷稅、囹圄、逼宮?戈恩在羽田被捕前後

被內部調查、涉嫌偷稅漏稅、深陷囹圄、被日產汽車逼宮,這位全球汽車風雲人物正在迎來“至暗時刻”。

誰都沒有想到這一幕的發生。

要知道戈恩可是過去20年內最成功汽車集團掌門人之一,要知道,在他的努力下,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在2017年首次超越豐田、大眾,成為全球第一汽車公司(輕型車排名)。

更何況開火最厲害的日產汽車是他一手拯救的企業。

1991年到1999年在經歷連續8年市場份額下滑、7年虧損下,日產汽車申請了破產。很快,雷諾汽車以5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日產汽車36.8%的股權。

GBN觀察|偷稅、囹圄、逼宮?戈恩在羽田被捕前後

時任雷諾汽車副總裁的戈恩臨危受命,入主日產汽車,擔任日產的最高執行負責人(COO),並表示“如果5年內不能實現日產的重建,那就是失敗了”。

但這位巴西出生的法國人顯然低估了自己。很快,他充分發揮了成本殺手的角色,以削減採購成本、降低人力成本、加強橫向合作、爭取決策效率化四管齊下,18個月後,日產汽車實現盈利,順利恢復生氣。

更重要的是,他改變了這家日系企業的風格,從花費頗多時間制定計劃,到95%的時間都在落實執行上。他改變日產汽車做事風格與文化,也為自己贏得了巨大聲譽,他本人則在2000年成為了日產汽車總裁,一年後兼任首席執行官。

2005年,戈恩更上一步成為了雷諾汽車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自此執掌了雷諾-日產聯盟,成為了全球汽車市場最有權勢的掌門人之一,與前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CEO馬爾喬內·塞爾吉奧(Sergio Marchionne)交相輝映,一時瑜亮。

GBN觀察|偷稅、囹圄、逼宮?戈恩在羽田被捕前後

這位酷似憨豆先生的聯盟領導者在2016年迎來新巔峰。巧妙利用三菱汽車危機,戈恩以霹靂手段率領日產汽車斥資2373.5億日元獲得三菱34%股權,並拿到關鍵的一票否決權。

自此,戈恩組建了雷諾-日產-三菱新聯盟,並同時兼任三家企業的掌門人。在他的帶領下,新聯盟在2017年以1060.83萬輛的銷量超過豐田汽車、大眾汽車,歷史首次登頂全球第一(輕型車排名),這不僅完成了雷諾-日產聯盟進入全球前三的夙願,更是將戈恩推上了人生高點。

但一切都在這個下午改變了,這是大多數人未能意料到的局面,也讓雷諾-日產聯盟的未來多了不確定。

行業正在發生著前所未有的劇變,電動汽車和共享出行服務被視為車企業務轉型的未來方向,全球市場正面臨強力洗牌。包括馬爾喬內、李書福都曾表示,未來汽車集團不會超過5家。

合併規避風險成為了一種有效路徑,尤其是在雷諾-日產聯盟出臺了龐大發展規劃——“Alliance 2022”(“聯盟2022”):第一、銷量突破1400萬輛,營業收入增至2400億美元;第二、協同效應節省成本翻倍至100億歐元。

銷量最高、最能賺錢車企,這是Alliance 2022的目標,顯然,雷諾-日產-三菱聯盟以一家大型汽車集團形式存在更具優勢。

而雷諾-日產的合併傳聞也此起彼伏,有所暗示。戈恩曾在接受法國國家電視臺經濟頻道的採訪表示,儘管合併不是終極目標,但也不排除聯盟成員合併,來增強聯盟的競爭力。

包括彭博社和相關知情人士都曾爆料,雷諾同日產將會合並。

GBN觀察|偷稅、囹圄、逼宮?戈恩在羽田被捕前後

但日產汽車並不贊成這一說法,尤其是在去年4月接替戈恩成為日產汽車新任首席執行官的西川廣人。

公開場合上,西川廣人一直強調要保持日產汽車作為日本第二大車企的獨立性。今年5月,他還正式否認正在舉行合併談判。

這背後是日產汽車在全球重獲新生之後,就曾考慮到脫離聯盟,一直想改變在聯盟中不平等的地位。2017年,日產汽車累計銷量為582萬輛,在新聯盟中佔比超過50%。

現在,當日產汽車無情地揭露各種戈恩醜聞下,徹底站在了戈恩對立面下,也讓聯盟的命運充滿了叵測。

而強勢的戈恩會黯然提前結束他的時代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