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車是一場長跑,不跟風是更強大的力量|秦朔大真探


造車是一場長跑,不跟風是更強大的力量|秦朔大真探


  • 關注秦朔朋友圈
  • 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2338篇原創首發文章


當整個中國汽車市場遭遇寒流之時,新能源車卻在逆勢增長。今年10月,整體乘用車同比下滑13%,新能源車增長85%。根據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的數據,中國2017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56萬輛,今年預計接近100萬輛。

11月13日,工信部官網發佈消息,為車聯網直連通信開了綠燈,推動智能網聯電動汽車步入快車道。

在智能電動車的賽道上,互聯網背景的、整車背景的比比皆是,IT背景的則很少。在IT出身的造車新勢力之中,領跑者的名字叫零跑汽車。其含義,則是“零碰撞,零擁堵,零排放”。


造車是一場長跑,不跟風是更強大的力量|秦朔大真探

樸實無華背後的力量

前幾個月,“秦朔大真探”項目組為我安排了一組造車新勢力的採訪,其中有零跑汽車的創始人、董事長朱江明。他出生於1967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在校期間一直是學霸,大二時就自己動手做出了一臺電視機,在當時是非常罕見的。1993年他和朋友傅利泉一起創業,5000塊錢白手起家,創立了大華股份,他是CTO,也是供應鏈體系的構建者。

造車是一場長跑,不跟風是更強大的力量|秦朔大真探


採訪之前我對大華股份、零跑汽車和朱江明都一無所知,他們要造車,我內心有不少懷疑。但採訪後我有了很多信心。首先是這些白手創業、做成過大企業的創業者,知道怎麼高效地花錢,能用比較少的投入做出更好的效果,這是浙江企業家的突出特點;其次是朱江明在供應鏈管理上很有經驗;第三是他們有技術,大華股份有很強的嵌入式算法以及計算機底層的芯片級軟硬結合的經驗,零跑汽車一直在自主研發三電技術。朱江明很樸實,但在樸實背後,我感受到一種鎮定的力量。不是跟風,是真正要做好一件事。

幾個月不見,從白車身下線、首家直營體驗中心開業……零跑汽車一直按照自己的節奏奔跑。11月21日,零跑汽車官方宣佈擬在2018年內完成融資25億,目前已完成了近20億,領投方為上海電氣,興業證券以及紅杉資本等跟投。也就是說完成這次融資之後,零跑汽車的估值已達到80億元。

零跑汽車的IT背景,源於他們的原始資方——大華股份,在技術與數據上提供了不少經驗與積累。大華股份總部在杭州,是中國智能安防領域的領導性企業,在智能交通、網聯技術方面有很深的積累。零跑汽車就是基於這些智能網聯電子化產品的基礎,切入新能源車市場的。從2015年12月成立,還不足三年的零跑汽車,已經成為中國汽車界的一隻新“獨角獸”。


造車是一場長跑,不跟風是更強大的力量|秦朔大真探

三年內活下來,五年內開始造血

零跑汽車此次融資,由上海電氣領投,紅杉資本、興業證券等跟投。上海電氣是中國裝備製造業最大的集團之一,旗下有電站、輸配電、重工、軌道交通、機電一體化等多個產業集團。

紅衫資本是中國最著名的風險投資機構。在去年12月零跑汽車Pre-A輪4億元的融資中,紅杉便是領投方。

從融資額來看,作為造車新勢力中的一員,零跑汽車資本動作遠不及其他幾家,但其造車及交付的進展卻沒有落後。

“造車是一個長跑,在融資節奏上,我們傾向於小步快跑。”朱江明表示,造車是一個資金密集型的行業,融資是必然的,但是零跑汽車出身於民營企業、實體企業,向來是一分錢當兩瓣花,資金效率非常高,所以融資不會一味求多求大,而是分階段進行,按公司運營需求來有節奏地達成,“零跑汽車希望用好投資人的每一分錢,有多少需求我們融多少資。”

按照計劃,零跑汽車此番融資所募集的資金主要用於整車產品研發、三電核心技術研發以及市場營銷。

造車是一場長跑,不跟風是更強大的力量|秦朔大真探

背靠大華股份、準備繼續分階段融資,儘管有著較高資金效率的零跑汽車目前看起來並不差錢,但朱江明卻有著清醒的認識,“2018、2019年是新造車企業產品集中上市的重要節點,相信在未來不久,新造車企業的廝殺就會有一個初步的結果。”

蔚來和威馬汽車已在今年先後完成了交付;小鵬汽車也在剛剛結束的廣州車展上宣佈12月12日啟動交付;愛馳旗下首款產品則將在11月29正式發佈……“零跑首先要做的就是在當下激烈的競爭格局中存活下來,這是第一步。”在朱江明看來,認真做產品、踏實服務好用戶之後,就能佔據一部分的市場份額。“對零跑來說,目前的計劃是在3年內活下來,5年內開始造血。”


造車是一場長跑,不跟風是更強大的力量|秦朔大真探

進階“獨角獸”,躋身第一陣營

零跑汽車給自己設定了三個階段的不同目標。

第一階段:2015年到2018年,構造新能源智能汽車的核心產品能力,培養市場的溝通能力和營銷能力,使零跑汽車成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

第二階段:2019年到2024年,通過新產品的逐步投放市場,將零跑汽車打造成國內的領先品牌,成為全球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品牌,2024年銷量達到當年國內電動車銷量的10%;

第三階段:到2030年,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主流品牌。

綜合多家機構的預測,至2025年中國電動車年銷量將達到600萬輛左右;而按照零跑汽車的計劃——2024年佔國內電動車銷量10%的市場份額計算,這意味著屆時零跑汽車年銷量將達到50萬輛左右。

這並不是一個容易達成的目標,尤其是在包括大眾、豐田以及眾多本土車企強敵環伺之下。“我們的目標是分階段的,就目前這個階段而言,我們認為保證用戶體驗要放在第一位。”零跑汽車的信心,源自其堅持不懈的自主研發和已經取得的一系列技術成果。

以電動汽車最為核心的“三電”之一的電池系統為例,即將於明年1月上市的零跑首款產品S01,最大續航里程460公里,在能量密度上甚至超過了特斯拉。

“高續航版本的電池包採用零跑自主研發的高能量密度高安全創新結構,能量密度超過特斯拉結構方式15%。”零跑汽車技術人員介紹,如果電池包採用特斯拉結構方式只有40度電,而採用零跑汽車自主研發創新的電池包結構可以達到48度電。

造車是一場長跑,不跟風是更強大的力量|秦朔大真探

而在自動駕駛領域,由於採用了與大華股份聯手研發的AI自動駕駛芯片,具備AI深度學習能力,算力達到業內芯片的5倍,讓零跑汽車成為業內除特斯拉外唯一自主研發面向自動駕駛場景的專用型芯片整車廠。

就自主研發,和對核心技術的掌握而言,零跑汽車在眾多的新造車企業當中,稱得上是佼佼者。隨著融資的腳步,這一刻在資本上進一步獲得了業界的認證,成為為數不多的“造車獨角獸”之一,步入國內新能源造車勢力的第一陣營。

“新能源汽車這個方向一定是正確的,但絕對不是在一、二年內能夠取得很好的業績的。”儘管已進階為“獨角獸”,朱江明卻再次提到了“長跑理論”,“這是一個長跑,我們首先要打好基礎,等真正機會來的那一天能夠爆發。”

零跑汽車在躋身新能源造車勢力第一陣營後,有的是長跑的耐心,也做好了長跑的準備。


造車是一場長跑,不跟風是更強大的力量|秦朔大真探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 圖片 | 視覺中國 」

造車是一場長跑,不跟風是更強大的力量|秦朔大真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