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某外國品牌筷子視頻:拒絕“傲慢與偏見”式的凝視

評某外國品牌筷子視頻:拒絕“傲慢與偏見”式的凝視


在某外國品牌因為一個以“起筷吃飯”為主題的宣傳片引發物議沸騰之際,一部《你真的懂中國的筷子嗎?》的短片在中國社交平臺“鋪天蓋地”刷了屏。“一雙筷子,承載著中國人的情感和記憶”——2014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播出的這則公益廣告,“以小見大”表達了中國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含蓄雋永。

一種陪伴終身、引以為豪的文化載體,遭受外人“傲慢與偏見”式的暗諷,不啻嚴重的文化冒犯,正因此,《你真的懂中國的筷子嗎?》在中國網民中間引發強烈共鳴乃至共振——“這是我們溫柔而強有力的回擊”。

評某外國品牌筷子視頻:拒絕“傲慢與偏見”式的凝視


這,並不是一種“玻璃心”式的“傷不起”,而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自身文化基因、文化價值的尊崇、珍惜與捍衛。正所謂“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它並非是一句口號、一個理論名詞,而是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把啟迪、傳承、明禮、關愛、思念、睦鄰、感恩、守望等中國人自古至今一以貫之的講究、追求、倡導,刻印在筷子、瓷器、二十四節氣、唐詩宋詞、文房四寶、京劇、武術、盆景、團扇、旗袍、紅燈籠、中國結等載體之上。這些千百年傳承的理念,已浸潤於每個國人心中,成為日用而不覺的價值觀,構成中國人的獨特精神世界。

一雙“筷子”引發“交鋒”,是因為中國人太較真、容不下不同文化的差異嗎?恰恰相反,自古以來,“止戈為武”“協和萬邦”的和平思想,“與人為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處世之道,“和為貴”“和而不同”的東方智慧,一直是中華民族處理對內對外關係的思想淵源。所以中國人說“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我們堅信不同國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無論是筷子還是刀叉,長城還是盧浮宮,大雁塔還是金字塔,只有奼紫嫣紅之別,而無高低優劣之分。中國人還說“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只有包容多元多樣的文化,才能讓世界更精彩,讓不同國家求同存異、協同發展,最終實現“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評某外國品牌筷子視頻:拒絕“傲慢與偏見”式的凝視


當今世界極具影響力的文學和文藝批評家、美國學者薩義德在其著作《東方學》中,提出了“凝視”這個詞彙。曾幾何時,西方是“凝視的主體”,東方是“被凝視的客體”。在後殖民主義時代,這種“凝視”在西方文化界被視為理所當然,“凝視的主體”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優越姿態認為,東方什麼樣由他們來定義,東方人的觀點無足輕重。在某品牌“起筷吃飯”宣傳片及“始作俑者”後續言論中,這種“凝視”就表現得很露骨。只是,時移世易了,今日之中國,有表達、定義“中華文化”的自信,不會聽憑對中國的“傲慢與偏見”成為強加於人的新標籤。

文化的優秀、國家的強大、人民的力量,就是我們文化自信的強大底氣。看歷史——中國有五千年的文化積澱、傳承、創新、發展,無論是小小的一雙筷子還是獨具一格的中式建築,或是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在生產生活中形成和傳承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等,中華文化和東方智慧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恆魅力;看現實——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在與世界各國的交流融通中,不僅分享了全球化帶來的發展成果,更增進了國家與國家、人民與人民之間的友誼,今天的中國正以更加開放的襟懷擁抱世界,因為“中國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發展也需要中國”。

人類社會的進步史,就是一部相互尊重、同舟共濟的發展史。如果故步自封、夜郎自大,還是習慣戴著有色眼鏡去“凝視”別國,就跟不上時代潮流,就會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世界大勢脫節,終將淪為煢煢孑立形影相弔的“孤獨者”。(郝思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