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觀察|美韓軍演,美國拿捏半島的“緊箍咒”

亞太日報評論員、亞太智庫研究員 蕭蕭

“軍事演習很花錢⋯⋯我認為它極具挑釁性⋯⋯旁邊就是另外一個國家。”

——2018年6月12日,新加坡美朝峰會,美國總統特朗普對朝鮮國務委員長金正恩宣佈叫停美韓聯合軍事演習,以回應朝鮮的安全關切。

“作為美朝峰會後的善意措施,美軍暫停在韓國的大規模軍演,不過目前已經不再有暫停演習的計劃。”

——2018年8月28日,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在五角大樓記者會上如此表示。

望著這些美國高官的措辭變換,即便普通人也會蹦出三個字——“特沒譜”!自從特金會後,朝核形勢出現轉圜,朝鮮暫停核活動,美國暫停挑釁性在韓軍演,“雙暫停”為朝美談判創造了良好氣氛,而朝韓也順利舉行了首腦會晤與離散家屬見面。然而,美國的風向轉變,重新祭出軍演大棒,這又是為了什麼呢?

華府觀察|美韓軍演,美國拿捏半島的“緊箍咒”

8月24日,朝韓離散家屬見面活動

朝鮮的痛苦

馬蒂斯發表重啟軍演言論的時機很巧,那就是特朗普剛在8月24日推遲國務卿蓬佩奧訪朝,理由是嫌朝鮮棄核動作不快,得拿“大棒”提醒提醒。可問題是朝鮮目前從銷燬核試驗坑道到拆毀導彈試驗檯,可謂耗資巨大,過程“不可逆”,而美國卻在實質性放鬆制裁方面沒有動作,至於暫停軍演,則更是能隨時打出去的“籌碼”。

客觀而言,美韓聯演是根據美國對韓協防承諾,為提升對朝遏制力而實施的,與駐韓美軍互為表裡,構成美韓同盟的實力基礎。論規模和影響力,要數春季(主要在四月份)“關鍵決心·鷂鷹”和夏秋之交(約八至九月)的“乙支自由衛士”兩大系列演習最具震撼性,因為需調動的部隊超出韓國國內部署的範疇,涉及美軍在亞太乃至本土的兵力投送,因此往往瞬間雲集數十萬兵馬於韓朝“軍事分界線”(MDL)以南,難怪朝鮮視這類軍演為威脅和恐嚇,一直強烈要求美韓停止。

華府觀察|美韓軍演,美國拿捏半島的“緊箍咒”

韓美空軍5月11日起舉行代號為“超級雷霆”(Max Thunder)的聯合軍演,首次出動8架F-22戰機。

事實上,朝鮮之所以反感美韓軍演,除開擔心奉行“先發制人”戰略的美韓借演習完成兵力集結,對朝突然開戰外,更令其頭疼的是,朝軍擔負大量支援國家建設的任務,每逢美韓聯演就要採取警戒和對等演習等措施,佔用大量人力物力,無形中也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某種意義上,美韓聯演也是一種對朝“心理戰”和“經濟戰”。

美朝並未達成“去核路線圖”

就當前癥結看,美朝“無核化”矛盾的焦點集中於提供核資產清單、達成無核化共識、處理核資產、條約跟進保障四大塊,而美國的出爾反爾與拒絕“對等響應”是影響和制約朝鮮“去核”的決定因素。

就目前而言,光最基本的核清單方面,美朝很難達成共識。朝鮮進行六次核試驗,擁有一定數量的核彈頭、核材料,建造了大量的核基礎設施,培養了數量可觀的核專業技術人員。據美國“軍事”網站援引軍方人士話稱,美國政府認定朝鮮涉核機構、建築物或設施多達3000個,可朝方根本不會提交這麼多位置的信息,至少不會同時一攬子提交,而是要求美國“行動對行動”,提交清單到什麼程度,美國就要做出相應的經濟、金融乃至外交補償。但美國喬治敦大學教授、曾任克林頓政府朝核首席談判代表的羅伯特·蓋盧奇稱,只要朝鮮願意,既可以輕而易舉地隱藏10公斤未申報的鈈,又可以通報一些設施的同時,繼續秘密興建相關設施,“我相信平壤擅長這種遊戲”。

華府觀察|美韓軍演,美國拿捏半島的“緊箍咒”

美國總統特朗普和金正恩

從這些思維定式和言語看,美朝高度的不信任,尤其特朗普政府急於獲得外交成果,去堵國內“建制派”悠悠之口,“遣將不如激將”的老套路自然要上場。就當前看,儘管美國先前宣佈停辦美韓“乙支自由衛士”演習,但駐韓美軍實際處於全天候戰備狀態,且美韓軍種以下級別的特定科目演習多如牛毛,相關企圖想定早就形成數據庫,標準作業流程(SOP)信手拈來。只要美國願意,直接刺激朝鮮神經的“北侵戰爭演習”(朝鮮常用官方語言)就很容易上演。

可控的混亂

儘管特朗普曾公開把“朝鮮擁核”視為國家安全最迫在眉睫的威脅,但縱觀美國總體政策,所謂“朝核”更像是它塑造印太戰略及其力量佈勢的“抓手”。美國對朝鮮政權長期採取不認可和敵對立場,對朝政策本質上把“促朝棄核”和“推翻政權”攪和到一起。美國掌權的鷹派認為,不改變朝鮮政權,就解決不了朝核問題。即便在特金會上,美國以首腦共同聲明的形式表達沒有顛覆朝鮮政權的企圖,但現實仍在執行的經濟制裁、外交施壓、軍事威懾的綜合措施表明美國沒有根本轉變。

更微妙的是,美國骨子裡不希望半島形勢徹底緩和。從近期動向看,美國以“朝核威脅”為契機,實現THAAD反導系統入韓,實現美日韓基於反導作戰的軍事指揮一體化。應該說,半島危機,是美國利用有關各方對朝核問題衝擊國際防擴散機制、影響地區安全穩定的擔憂心理,以及對朝鮮發展核武器的反對態度,有意縱容甚至刻意製造的危機。美國的目的就是利用其製造的半島危機,使半島長期保持既不能解決,又不致失控的熱點狀態,再以此為抓手,掌控半島局勢走向,控制韓日離心,遏制中俄崛起。

實際上,自從文在寅上臺後,長期無條件親美的大財閥、軍工集團保守力量在韓國政壇失勢,而自由派進步力量逐步調整對朝政策,推動舉行韓朝峰會,緩和與朝關係,進而有助於執政的共同民主黨贏得國會中期選舉,為順利推動總統連任修憲打下重要基礎,從而長期執政。但在美國看來,自由派主政的韓國一貫有自主傾向,謀求增強在地區事務中的話語權,在對美關係上有動搖跡象。這個時候,美國可選的方案,莫過於再次在半島挑起事端(如重開軍演),刺激朝鮮,如果朝鮮“超強硬對強硬”,半島局勢勢必緊張,韓國必然無可奈何地回到“依美反朝”的老路上。這種套路,美國玩起來實在是太順了。


作者簡介:蕭蕭,亞太智庫研究員,長期從事新聞報道工作,迄今已在《人民日報》《環球時報》《國際先驅導報》《世界新聞報》《新民晚報》《青年參考》《南方週末》《鳳凰週刊》《兵器知識》《兵器》《現代兵器》《兵工科技》《艦載武器》《坦克裝甲車輛》等主流媒體發表作品超過5000篇,並在電視、廣播、網絡等媒體平臺有所參與。

華府觀察專欄作者均為國際問題專家及資深新聞從業人員,長期從事國際研究和報道,他們秉承亞太日報原創、獨家、深度、開放、聯動的理念,以獨特的視角評述當今國際大事。

華府觀察|美韓軍演,美國拿捏半島的“緊箍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