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各國都有神招出,專治行人闖紅燈

「关注」各国都有神招出,专治行人闯红灯

「关注」各国都有神招出,专治行人闯红灯

在我國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中,行人和騎自行車的人所佔比例最高,在城市中這一比例則更高,愈加增長的汽車保有量對行人的生命安全造成的威脅也越來越大。

行人通行安全是由“主動安全”和“被動安全”這兩部分來組成的。

被動安全

通過交管部門的治理,形成機動車禮讓行人的氛圍,這是用監管手段為行人出行打造的“被動安全”。

主動安全

如果行人能夠遵守交通規則,安全文明出行,就等於做到了“主動安全”。

而在現實面前,部分行人參與交通活動時表現出來的自我保護意識過於淡薄。

2016年,青島城陽王沙路與鐵騎山路交叉口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輛廂式貨車將一名步行女子撞倒,致其死亡。城陽交警對外發布調查結果,該事故由女子闖紅燈引起,負事故主要責任,司機因觀察不周負次要責任。

「关注」各国都有神招出,专治行人闯红灯

對於交管部門而言,治理行人違規過街不僅是保障行人群體安全出行的必然要求,同樣是確保機動車有序通行的必要條件,更是構建和諧交通的內在需求。

而要形成人車互讓的文明出行環境,還必須要讓行人“管住腿”。

那麼國外是如何讓行人“管住腿”的?

加拿大

行人的安全,尤其是過馬路的安全,事關每個道路使用者。在加拿大的交通安全法規和宣傳教育中,行人被告誡過馬路時要走人行橫道,遵守行人過街交通信號燈,注意左右觀察,特別是要注意轉彎車輛的行駛。

新加坡

在處罰行人闖紅燈方面,新加坡也有相關規定,若在禁止穿越的地方橫穿馬路或在十字路口闖紅燈,警察可對行人處以20至70新元罰款。

美國 | 德國 | 澳大利亞

在德國和美國,行人闖紅燈後果很嚴重,因為這是與個人信用相掛鉤的。

自從去年開始,澳大利亞各州對於行人闖紅燈都加大了監察力度。比如悉尼和墨爾本市都展開了大規模的街頭查行人闖紅燈的巡邏。

「关注」各国都有神招出,专治行人闯红灯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六十二條行人通過路口或者橫過道路,應當走人行橫道或者過街設施;通過有交通信號燈的人行橫道,應當按照交通信號燈指示通行;通過沒有交通信號燈、人行橫道的路口,或者在沒有過街設施的路段橫過道路,應當在確認安全後通過。

第八十九條行人、乘車人、非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關於道路通行規定的,處警告或者5元以上50元以下罰款;非機動車駕駛人拒絕接受罰款處罰的,可以扣留其非機動車。

在我國,對於行人過馬路曾經有這麼一個說法:湊成一撮就直接過。意思就是三五個人湊成一個隊伍就直接過馬路,不管此時是紅燈還是綠燈。這是一個相對危險的動作,是對自己以及家人的不負責任。

目前,各地在治理行人闖紅燈行為的相關措施上,還在試行階段。

2017年6月,為防行人闖紅燈,北京西單大街出現了自動隔離欄

防止路人闖紅燈。

「关注」各国都有神招出,专治行人闯红灯

18年4月,湖北大冶新裝置防“中國式過馬路”,裝在人行道邊上的“神器”,如行人闖紅燈越線,“黃樁”便會朝行人噴出水霧警告。在試點的這套“神器”由“行人闖紅燈自動識別抓拍系統”和“行人過馬路激光彩虹道閘系統”組成,包括人臉識別抓拍、激光、噴霧等設備,其中噴霧為自來水,不會對行人安全造成影響。

「关注」各国都有神招出,专治行人闯红灯

在深圳街頭,有智能行人闖紅燈取證系統。該系統主要通過視頻檢測到行人闖紅燈的行為,深度學習人臉技術,對人臉進行實時提取和識別,自動儲存闖紅燈的人臉數據,並通過實時搜索比對,結合大數據運算,查找出同一個人是否有多次闖紅燈行為,通過數據對接手段,核實違法人員的身份。對系統核實出來的相應違法信息,會在路口的系統大屏上進行實時顯示。系統顯示大屏將起到宣傳、取證、警示的作用。

「关注」各国都有神招出,专治行人闯红灯「关注」各国都有神招出,专治行人闯红灯

從表面上看,短短的斑馬線界定的是人與車的先後次序問題,但實際上,它反映的卻是一個城市的文明秩序程度,也能深刻影響人們在這個城市的生活狀態。

隨著中國進入“汽車時代”,斑馬線上的人車矛盾逐漸凸顯。行人和司機唯有在秉持通行規則的前提下,才能迎來更加包容禮讓的文明時代。

唯有各方配合,持續發力推進,城市道路交通環境才會變得更加有序、安全。斑馬線才能真正成為文明線、安全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