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顏有型 豈止入門 我和Specialized Amira 公路車

有颜有型 岂止入门 我和Specialized Amira 公路车

有颜有型 岂止入门 我和Specialized Amira 公路车

城市道路越修越好,身邊風景越來越多,我考慮把常騎的平把通勤換成一臺公路車。在琳琅滿目的女性公路車中挑選了許久,卻始終沒有找到最為中意的那款。直到有一天,看到了閃電Amira推出了新的塗裝,一切如命中註定,沒有猶豫就決定了剁手。

Amira作為女性專用的公路車型,在車架幾何、車輛配置上都為女性需求做出優化。和專注於競技的Tarmac車型相比,Amira SL4 Sport相對側重滿足入門需求,同時良好的車架基礎,也能為後期進一步進階提供優秀的平臺保證,加上十分特別的漸變塗裝,足以滿足女生先天挑剔的眼光。

有颜有型 岂止入门 我和Specialized Amira 公路车

Amira車架管型採用了閃電經典的設計,沿用至今的管型每一代都加以優化,直到近年推出的SL6系列才調整了閃電未來的管型方向。珊瑚紅和黑色的漸變令這輛車外觀十分獨特,點綴的檸檬黃Logo更是大膽撞色,整車識別度相當高,閃電的“油漆廠”之名算是實至名歸。

有颜有型 岂止入门 我和Specialized Amira 公路车

經典的“眼鏡蛇”頭管一直沿用至SL5,加上碩大的閃電Logo,毫無疑問,這就是臺血統純正的大閃電。

有颜有型 岂止入门 我和Specialized Amira 公路车

粗壯的頭管能夠保證前端的剛性,上管隆起的曲線也充滿了肌肉感,加上玫紅偏粉的塗裝,活脫脫一個兼具顏值與實力的金剛芭比。

有颜有型 岂止入门 我和Specialized Amira 公路车

許多廠商將上管視作車架科技含量的展示區,熱衷於將各種科技標籤如數列上,但閃電Amira並沒有這樣做,上管只是簡簡單單印上了Amira車型Logo,畢竟,騎行本來就該這麼簡單。

有颜有型 岂止入门 我和Specialized Amira 公路车

走線通過精緻的入線座接入車架內部,在使用中,並沒有出現內走線車架容易出現的因線管碰撞造成的異響。看得出,即便是在女性入門車型上,閃電也同樣傾注了大量的心血。

有颜有型 岂止入门 我和Specialized Amira 公路车

不論是頂級車還是入門車,均搭配了FACT碳纖維前叉,這是閃電相當成熟的前叉技術,能保證前叉在較低風阻的同時擁有較高的剛性。在轉彎的指向性上,由於48碼車架有著51毫米的前叉前伸量和62毫米的拖曳量,顯得沒有那麼“賊”,非常穩健。

有颜有型 岂止入门 我和Specialized Amira 公路车

相比於充滿力量感的頭管區域,Amira的五通部位並不會顯得過分粗壯,相反,還有些纖細的“錯覺”,但這僅僅是錯覺,Amira的五通足以為百瓦級別的女性車友提供充足的力量支撐,高效的傳遞每一次踩踏。

有颜有型 岂止入门 我和Specialized Amira 公路车

另一個有趣的細節是,立管在靠近座管的位置為圓管造型,但在五通區域又變為方管,這是碳纖維材料利用造型結構的差別滿足車架不同位置的剛性需求。水壺架下方留有的電變走線孔意味著Amira未來能有升級電變的潛質。

有颜有型 岂止入门 我和Specialized Amira 公路车

與閃電高端車架採用的OSBB設計不同,Amira採用了傳統的螺紋中軸,對於入門或是進階的愛好者來說,螺紋中軸不但具有穩定、安靜、方便維護的特性,更是能夠以較低的成本進行不同傳動系統間的轉換,不論未來是更換Shimano、SRAM、Campagnolo還是其他第三方的牙盤,更換一個螺紋中軸遠遠比更換同規格的壓入式中軸經濟實惠。

有颜有型 岂止入门 我和Specialized Amira 公路车

臺灣手工製造的標誌張貼在下管底部。

有颜有型 岂止入门 我和Specialized Amira 公路车

後上叉經典的變徑設計,在立管與後剎位置略微收緊管型,能夠在保證後叉整體剛性的同時增加些許垂直順應性,對於女性長距離騎行更為友好。車架塗裝的漸變特效也主要集中在這個區域。

有颜有型 岂止入门 我和Specialized Amira 公路车

Amira後下叉長405毫米,長度與男女款Tarmac一致,較短的後下叉對踩踏響應更加靈敏。同時Amira的軸距比Tarmac稍長,不難看出兩款車型的細微區分,Amira在長途騎行中行車軌跡更加穩定,對新手更加友好。

有颜有型 岂止入门 我和Specialized Amira 公路车

後上叉內側印有FACT Carbon 9R的標誌,閃電車架通過不同的“R”數進行分級,從頂級的12R、11R到10R、9R不等,雖然Amira僅為9R等級,相同尺碼車架更重,但換個角度,Amira的售價也比10R、12R的便宜不少,所以兩兩打平,誰也不虧。

有颜有型 岂止入门 我和Specialized Amira 公路车

車把組件均為閃電自家鋁合金產品,作為定位入門的車型,考慮到成本等原因,這些組件必然不會是什麼太過高端的玩意。好在除了重量稍重之外,把組十分硬朗,暫時也沒有別的問題。

有颜有型 岂止入门 我和Specialized Amira 公路车

6061鋁合金彎把採用了比較流行的小彎把設計,70毫米的前伸量與125毫米的下沉量抓起來十分適手。自帶的閃電S-Warp海綿把帶則表現不盡如人意,把帶表面略硬,舒適性一般,且不怎麼抓手,屬於後期需要更換的部件之一。

有颜有型 岂止入门 我和Specialized Amira 公路车

80毫米的鋁合金把立造型十分討巧,磨砂的閃電Logo十分低調。儘管是入門車型搭配的產品,但是長度、鎖緊力度等數據一應俱全,非常貼心。

有颜有型 岂止入门 我和Specialized Amira 公路车

座管為27.2毫米規格,令人驚喜的是整車搭配的是Comp級別碳纖維座管,重量比預想的輕了不少,碳纖維材質的管體帶來相對比較大的形變範圍,舒適性極佳,算是後期不太需要更換的部件。

有颜有型 岂止入门 我和Specialized Amira 公路车

坐墊同樣是閃電自家的Oura Sport,這款女性專用坐墊有著155毫米的寬度,中空設計能減少對女性私密處的壓迫,但是,實際使用下來,由於坐墊前端、中部略細,填充密度略高,在50公里以上的騎行後,還是會有些壓迫的感受。後期更換了Pro旗下的Stealth,對壓迫情況改善了不少。

有颜有型 岂止入门 我和Specialized Amira 公路车

整車自帶的剎車為Tektro彥豪的Axis剎車,定位於105級別,顏值和重量都不錯,但使用感受上有些一言難盡,主要是後剎內走線和線管搭配的問題,後期更換了魚骨線管手感提升了很多。

有颜有型 岂止入门 我和Specialized Amira 公路车

整車配的Shimano 105 5800變速套件已經算是入門整車的老朋友了,在這裡就不做贅述,雖然變速精準流暢,但是也屬於以後會換掉的東西。

有颜有型 岂止入门 我和Specialized Amira 公路车

值得一提的是,提車前不久,5800最新的前撥才取消了長導臂設計,取而代之的是更為精緻的“F”型設計,提車的時候車上已經是最新的前撥了,值得表揚。現如今R9100、R8000乃至R7000都採用了這種最新的設計,長導臂的前撥設計只經歷了5800、6800、9000這短短一代,但仍在Campagnolo旗下的產品身上延續。

有颜有型 岂止入门 我和Specialized Amira 公路车

在人體工程學上,5800手變比5700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但可惜的是,5800、6800、9000手變的手邊套上都沒有防滑紋路,同時期的SRAM、Campagnolo手變均早早就設計了防滑紋理。

有颜有型 岂止入门 我和Specialized Amira 公路车

整車自帶的輪組是DT Swiss旗下專供整車廠商的R460,騎慣了碳刀,再騎這個級別的鋁合金輪組,感覺有種空靈的感覺,也許是23C外胎的原因,也許是其他的原因,R460對於我來講有些顛,踩踏十分輕鬆,但就是對地面的細碎振動反應太過敏感。

有颜有型 岂止入门 我和Specialized Amira 公路车

作為入門輪組或是訓練輪組,R460有種令人緊繃的感覺,在巡航的時候,這種緊繃在時刻消磨著體力,但這種緊繃也不全是壞事,在二次提速的時候,這種緊繃倒也能夠快速的化為前進的動力。前20後24、彎頭、不支持真空、重量不怎麼美好,但儘管如此,我仍然留著這對輪組,以備不時之需。

有颜有型 岂止入门 我和Specialized Amira 公路车

原裝的部分說完了,下面來說說對這輛Amira SL4 Sport的簡單升級吧。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換一對輪組是必要的,第一階段的改車只換了一對ZIPP 303 NSW輪組,這是一款擁有45毫米框高的碳纖維輪組,全新設計的高爾夫球面、剎車邊、更胖的車圈,都代表著ZIPP最新的科技走向。搭配25C的Challenge外胎,這對303NSW可以說是綜合路況下的最佳選擇。在盤山公路下坡時,輪組自帶的ZIPP剎車膠與碳化硅處理的ShowStopper剎車邊合作的十分完美,除了噪聲比較大之外,剎車力度、剎車點都很好掌握,讓你能自信的在最後一刻再減速過彎。

有颜有型 岂止入门 我和Specialized Amira 公路车

NSW系列的花鼓採用了免工具拆卸的設計,兩端蓋用手即可拔出,保養、清潔十分方便,當然,得益於ZIPP花鼓良好的防水性,這對輪組並不需要頻繁的維護,正所謂沒有花錢的不是。

有颜有型 岂止入门 我和Specialized Amira 公路车

號稱黑科技的Cognition縱向離合花鼓能為你帶來非常直觀的“腳感”體驗,首先是弱化了棘輪接觸點的觸感,能讓你覺得腳下每一度的變化都能咬合棘輪,踩踏響應更快,而非傳統三、四千斤片那種需要“找一下”的感覺。另一個直觀感受就是溜車速度更快,沒有了傳統棘輪的阻力,腳下就像少了點什麼,此時離合花鼓的聲音像是“掉了一片飛輪”,十分神奇的體驗。

有颜有型 岂止入门 我和Specialized Amira 公路车

第二階段的改車,簡單更換了變速套件、坐墊、輪組,使得整車在原有基礎上更為舒適,也順道減輕了一些重量。

有颜有型 岂止入门 我和Specialized Amira 公路车

整車由Shimano 5800套件更換為SRAM Force22套件,SRAM系列更為小巧的手變頭利於女生抓握,同時相比Shimano,SRAM的變速需要更大的力量,因此在DoubleTap變速撥杆上貼上了砂紙,增加些許摩擦力。把帶則更換為PRO旗下的海綿把帶。

有颜有型 岂止入门 我和Specialized Amira 公路车

傳動則選擇了老款的SRAM Red牙盤配合Force 22變速,帶有YAW偏航角的Force前撥省卻了Shimano前撥半檔的麻煩,但是和Shimano最新的前撥設計相比,SRAM的理念已經顯得太過陳舊。題外話,SRAM公路套件已經好多年沒有給我們驚喜了,相比較於Shimano年年雖然擠牙膏,但也實實在在的技術下放,SRAM最近幾年一直在玩換塗裝的把戲,eTap也不下放到Force級別,機械的Red、Force也不更新,倒是推出了1X系列,但也大部分直接移植山地零件,在這麼下去,我們SRAM黨遲早要“跑路”。

有颜有型 岂止入门 我和Specialized Amira 公路车

夾器來自SRAM Red,相比較於老款的Red夾器(等同於現款Force22夾器),這款“禿頭”夾器在制動力上有著巨大的提升,能夠滿足基本使用要求,但在剎車中後段的把控上,離Shimano夾器還是有一定距離。同時,活動的主軸讓夾器動不動就“跑偏”,很是令人煩惱,尤其是在經常需要拆掉輪組的使用場景中。

有颜有型 岂止入门 我和Specialized Amira 公路车

輪組更換為Shimano C40管胎輪組,相比較於303NSW,C40起步更加輕快,但是受限於框高,速度維持並沒有303NSW出色,掉速稍快。這對輪組更適合於頻繁起步、不會長時間高速騎行的城市路段,或是爬坡較多的路段。C40雖然沒有NSW、BORA系列產品造型誇張的剎車邊,但剎車效果絕對是不輸與他們的,同路段的下坡剎車,C40相比303NSW更顯安靜。

有颜有型 岂止入门 我和Specialized Amira 公路车

漸變色的花鼓是9100系列C40的特點之一,在顏色上與9100牙盤、後撥的漸變色保持了一致,在陽光底下看非常精緻。Shimano經典的滾珠結構使得其在穩定性上不需要懷疑。

有颜有型 岂止入门 我和Specialized Amira 公路车

Pro旗下的Stealth坐墊,可以說是近來興起的“網紅”坐墊之一,152毫米的寬度加上輕量化的EVA填充,能夠長時間承託坐骨而不疲勞發酸,中部加寬的開口能夠比閃電原裝的Oura Sport更加周到的“讓”出一個位置。碳軌的設計又不至於讓加寬的坐墊變得過分沉重。

有颜有型 岂止入门 我和Specialized Amira 公路车

第三階段的改車,更加理性,更換了更加適合自己的東西。主要的更換了9100變速、R8000牙盤、魚骨線管、Mimic坐墊、Supacaz把帶。

有颜有型 岂止入门 我和Specialized Amira 公路车

由於SRAM的DoubleTap變速方式要求相對比較大的手部力量,我表示很虛,所以在這個階段更換成柔和但同樣精準的9100套件。手變頭稍稍有些大了,但好在剎車手柄的Reach值可以調節。

有颜有型 岂止入门 我和Specialized Amira 公路车

得益於Amira的螺紋中軸,不論是原來整車帶的5800牙盤換Red牙盤,還是現在Red牙盤換R8000牙盤,都非常簡單,用一箇中軸扳手就能完成。更換完50-34的牙盤後,各個檔位的利用率得到提升。不論是過去的10速、現如今的11速還是未來會普及的12速,只有發掘出更多能利用得到的檔位才是最有意義的事。

有颜有型 岂止入门 我和Specialized Amira 公路车

變速、剎車均更換了Jagwire魚骨線管,不得不說,在體驗之前,我一直以為魚骨線管是“玄學”,但更換完線管之後,剎車、變速確實更加順暢,所需要的力度更小。這個升級屬於“不會有什麼性能上的實質提升,但就是讓人很爽”的升級。很多人擔心魚骨線管的異響、磨損問題,我認為自己體驗一下比什麼都重要。

有颜有型 岂止入门 我和Specialized Amira 公路车

閃電Power Mimic Expert女性專用坐墊,替換了原來的Pro Stealth。儘管Stealth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長途騎行壓力,但那始終是為男性設計的坐墊,男女生理結構不同,坐久了Stealth還是不盡如人意。Mimic在複合材料的坐墊基礎上,佈置了多層緩衝材料;尾部區域二級填充材料,為坐骨帶來和Stealth相似的支撐,但敏感區域的多層柔軟填充,又足以儘可能的減少對私處的壓迫,可以說是在方寸間將沙發和板凳結合。

有颜有型 岂止入门 我和Specialized Amira 公路车

Pro把帶雖然足夠厚,但是不夠柔軟,備選把帶在Fizik、Velo、QUEE、Lizard Skins中搖擺不定,千挑萬選後選擇了Supacaz把帶。這個牌子被不少車友稱為“菊花”把帶,因其表面紋路成幾何菊花狀而得名,底部EVA的材質十分軟彈,聚氨酯防皮質感的表面十分粘手,輕輕一抓就知道,這就是我要的把帶。也正因為Supacaz由Specialized閃電創始人Mike Sinyard的兒子Anthony Sinyard創立,所以在我的Amira上選用Supacaz,也算是對了血統。

有颜有型 岂止入门 我和Specialized Amira 公路车

剛騎上這臺車,我只感覺Amira好像比以往騎的車都要快、都要輕鬆,但騎著騎著,我就發現這輛車更深層次的魅力所在,那就是Amira高顏值外表下的無限可能。通過更換不同的零件,Amira得以展現出不同的性格,不論是穩健,還是靈動,沉默還是暴躁,Amira就像一面鏡子,將我們對待生活的態度如實反饋給我們。

有颜有型 岂止入门 我和Specialized Amira 公路车

幾次簡單的升級,為的是在騎行中逐漸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設定,也正是不斷的升級,使我對Amira這輛車愈發的瞭解與喜愛,也對騎行這項運動愈發喜愛。儘管它只有9R——在很多人眼裡,9R的車可能只是“買菜車”;儘管它不像SL6那樣的代表了閃電未來車型的方向——這是一個買新不買舊的時代;儘管它可能重的像個“坦克”——這也是一個追求輕量化的時代。但閃電Amira SL4 Sport這輛車,卻真實的陪伴我走過不少地方,看過不少風景。第一次摔車、第一次參賽、第一次長途、第一次4+2,對於我來說,閃電Amira已經不僅僅是一臺車,更像是一個可靠的夥伴。而對於這臺Amira來說,能夠繼續享受在路上的日子,也許,這就夠了。

瞭解閃電有獎徵文活動請戳>>>美騎有獎徵文丨我的SPECIALIZED,我的騎行生活,歡迎投稿,有機會獲得頂級裝備~騎行,讓生活更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