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與火之歌——俄羅斯和西方國家加強北極軍事部署

北極雖然已經入冬,天寒地凍,但因為人類的到來,這裡又非常的“熱”。

2018年9月24日,俄羅斯北極特遣部隊抵達科捷利內,進行了稜堡岸防導彈系統的首次試射。北方艦隊司令尼古拉·葉夫梅諾夫表示,導彈成功命中60多千米外的海上靶標。他證實,稜堡部隊已經做好在北極地區有效執行戰鬥值班、保衛俄羅斯島嶼和沿海地區的準備。

在俄羅斯公佈首次在北極試射稜堡導彈後不久,10月19日,美國海軍核動力航母哈里·杜魯門號及護航艦艇跨越北極圈,參加於10月底在挪威北部海域舉行的“三叉戟”演習。美海軍新聞處稱,此舉是為了“展示美國海軍的機動性和硬實力”。這是自1991年小鷹級美國號常規動力航母進入北極圈後,美國航母近30年來首次進入北極海域。

這是俄美在北極博弈的一個縮影。在美俄關係下行的背景下,北極正成為兩國博弈的“戰場”,並將影響俄羅斯北極戰略和軍事部署。

冰與火之歌——俄羅斯和西方國家加強北極軍事部署

冰與火之歌

俄北極戰略調整

在2017年俄羅斯舉行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2週年閱兵式上,俄羅斯極地部隊人員和裝備方陣首次亮相。與傳統墨綠色的俄製重裝備相比,“通體雪白”的俄極地部隊重裝備在閱兵式中非常顯眼。

美媒分析稱,北極武器裝備和北極作戰部隊首次參加紅場閱兵顯示俄羅斯正向外界發出信號:在涉及北極利益時,莫斯科不會退讓。戰略問題學者科諾瓦洛夫表示,隨著眾多國家在北極地區的活動日益活躍,俄羅斯的北極利益受到挑戰:“如果別國想對俄羅斯所認為的主權地區分一杯羹,俄羅斯肯定會回應,做出反擊。”

在冷戰期間,美蘇就非常重視北極的戰略地位作用,並展開了激烈的爭奪,但這一期間的爭奪更多是停留在核武器部署領域。北極是美蘇之間距離最短的地區,在這區域部署彈道導彈核潛艇,衛星偵察不到,聲吶探測不著,是核武器投射的理想場所。冷戰結束後,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北極地區冰蓋加速融化,使得北極地區自然資源、航道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對北極的爭奪逐漸成為地緣政治競爭中一個比較突出的現象。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2008年估計,在北極地區總資源量4120億桶石油當量中,俄羅斯的北極海域佔有2400億桶,並且俄羅斯北極大陸架面積約佔俄羅斯大陸架總面積的70%左右。海岸線綿長,幾乎佔到全部北極地區海岸線的一半以上,從西向東包括6個海域:巴倫支海、伯朝拉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楚科奇海和東西伯利亞海,蘊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蘊藏量佔俄大陸架油氣資源總量的87.5%,其尚待發現的油氣資源約佔世界油氣資源總量的20%,其中天然氣資源量約佔2/3,石油資源量約佔1/3。在航道方面,冰蓋逐漸融化後,北冰洋上將出現新的航海通道。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研究員斯科特·博格森認為,跨北極通航可以幫助運輸公司減少最高可達40%的航運距離,在能源成本價格不斷攀升的今天,這將意味著節省大量的運輸費用。

冰與火之歌——俄羅斯和西方國家加強北極軍事部署

2018年10月19日,美國海軍核動力航母哈里•杜魯門號跨越北極圈

雖然7月份在赫爾辛基舉行的“金特會”對日益下行的美俄關係一定程度起到了止跌的作用,但在“通俄門”、美俄中東競爭等問題的影響下,美俄關係並未出現明顯的改善。特朗普2017年底到2018年初的3份重要戰略報告(《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美國國防戰略報告》《核態勢評估報告》),都將俄羅斯定位為戰略競爭對手。由於兩國存在不少結構性矛盾,關係短期內大幅度改善的可能性很低。在這種背景下,俄羅斯加強對北極地區的控制趨勢開始顯現。加強對該地區的控制,可以讓俄羅斯獲得更多戰略縱深的趨勢,緩解以美國為首北約帶來的戰略壓力。

俄積極加強北極軍事部署

2017年,俄羅斯軍方公開了一組“北極三葉草”軍事基地照片,引發了國際社會的關注。該軍事基地位於北極圈內的弗朗茨約瑟夫群島上,是俄羅斯開發北極的“橋頭堡”。據稱,“北極三葉草”能起降多種戰機,包括裝有核彈頭的遠程戰略轟炸機。俄羅斯還計劃向這一地區部署導彈防禦系統和防空武器,成為一個具備綜合防禦能力的軍事基地。這是俄羅斯加強北極軍事部署的一個例子,分析認為,俄軍方向全世界公開“北極三葉草”基地,不僅是對俄羅斯北極戰略的力量展示,更是克里姆林宮突破西方戰略圍堵的強勢宣言。

觀察俄羅斯北極軍事部署可以發現,俄羅斯正將越來越多的武器部署於北極地區或者進行相應的訓練,此外專門研製適應極低氣候作戰的武器,呈現出專門化、體系化和精確化的特點。

近期在北極首次試射的稜堡是俄羅斯研製和部署的第四代岸基反艦導彈系統,最大的技術特點是系統集成度高和控制範圍廣。該導彈是俄新一代超聲速反艦導彈的代表作之一,採用衝壓發動機,最大飛行速度接近馬赫數3。稜堡導彈採用複合制導方式,命中精度達到4~8米。導彈有兩種飛行模式:低空飛行模式,導彈的飛行高度離水面15米高度以下,最大射程120千米;混合飛行模式,導彈先在1.4萬米高空飛行,接近目標後再將飛行高度降至9~15米,並開啟主動制導雷達對目標發動攻擊,最大射程300千米。

據俄羅斯《消息報》此前報道,稜堡岸基反艦導彈系統由車載裝置和岸艦導彈兩部分組成。車載裝置包括4輛K-340P發射車(每車配備兩個發射筒)、1輛或2輛K-380R指揮車、1輛戰備執勤保障車和4輛K-342R運輸-裝填車。發射車、指揮車等的數量可根據要求進行調整,可選設備還包括岸基雷達瞄準系統、觀測直升機等。

該導彈在2010年入役,目前俄軍各個戰略方向均換裝了這種導彈。2016年11月,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表示,稜堡岸基反艦導彈系統完成了對敘利亞內陸地區目標的打擊。這是俄羅斯首次在敘利亞作戰行動中使用稜堡岸基反艦導彈系統,也是該導彈系統誕生之後的首次實戰。此次實戰表現了稜堡導彈的多用途能力,不僅可以用於攻擊水面艦艇,還可以“客串”對地攻擊的導彈。

冰與火之歌——俄羅斯和西方國家加強北極軍事部署

俄羅斯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導彈巡洋艦

俄羅斯在北極試驗和部署稜堡岸艦導彈,一方面是為了檢驗這種武器在特殊氣候下的作戰能力,一方面有助於增強對北極的控制能力。據稱,一個稜堡導彈連就可以保衛600千米的海岸線。該武器系統可以和諸如道爾-M2DT和鎧甲-SA兩款防空系統等專門針對極地作戰武器一道,組成一個較為完善的北極作戰體系。

兩款防空系統都使用名為DT-30PM鉸接式履帶全地形運輸車。該車是專為在沼澤、雪地和沙地等環境中移動而設計的車輛。車輛配備了1臺710馬力的V-46-5型柴油發動機,零部件都經過了防寒處理,並且裝有加溫器,可在零下30~50攝氏度的嚴寒下工作。DT-30PM可以50千米/小時的公路速度和5千米/小時的水上速度行駛,行程可以達到500千米。由於該車具有良好的越野能力和極地冰層機動能力,能夠在北極複雜的氣候條件以及完全沒有道路和遠離保障基地的情況下,輕鬆翻越冰山,執行相關任務。在設計之初就考慮了改裝擴展性,在其基礎上可以集成防空武器、火炮等。

除了地面部署武器,俄羅斯近年來還加強了北極軍事基地的建設。2013年9月,俄海軍北方艦隊啟動了新西伯利亞群島軍事基地恢復工作。同時,以導彈巡洋艦彼得大帝號為首的10艘俄軍軍艦,在4艘核動力破冰船的伴隨下,完成了跨北冰洋的航行。2014年12月,俄羅斯宣佈成立北方艦隊聯合戰略指揮部,隸屬於俄羅斯總參謀部和國防部,主要目的是保護俄羅斯在北極的利益,以及該地區的軍艦、民船以及自然資源安全,北方艦隊、北極旅、空軍和防空部隊都將被編入該機構。

北極軍事博弈或趨向激烈

10月,北約舉行了自冷戰結束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聯合軍事演習——“三叉戟”。演習於10月25日—11月7日舉行,期間將動用來自30個國家的4.5萬名士兵、多達1萬輛汽車、130架飛機和70艘艦船。“三叉戟”演習在北約一直扮演著“紀錄創造者”的角色。在2015年舉辦時也曾號稱“近10年來最大規模軍演”,演習地域涉及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以及地中海和大西洋,參演人員達3.6萬。

除了“三叉戟”演習,北約近期還在烏克蘭舉行“晴空2018”多國聯合軍演,該演習於10月8日—19日在烏克蘭舉行,是烏克蘭自獨立以來舉行的規模最大的多國聯合演習,共有美國、英國、比利時、丹麥、愛沙尼亞、荷蘭、波蘭等9國950名軍人參與。美國軍隊派出了F-15戰機、C-130運輸機等參演。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軍演是美國空軍F-15D戰鬥機首次降落在烏克蘭空軍基地。“晴朗天空2018”演習科目主要為空對地作戰,包括空中攔截和近距離空中支援,以及空中機動作戰、航空醫療運輸、網絡防禦和人員救援。

以杜魯門號為首的航母編隊將首次參加該軍演,人員數量將達5000人。此前,北約歐洲盟軍最高司令柯蒂斯·斯卡帕羅蒂稱,北約大規模軍演“三叉戟”將展示北約遏制俄羅斯的能力。俄羅斯外交部指出,“三叉戟”軍演具有明確的“反俄傾向”。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更是表示,北約的軍事活動達到了冷戰結束後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對俄羅斯的軍事威脅日漸增強。

美國航母近30年來首次進入北極海域,可以說是美國加強北極軍事部署和存在的明確信號。

冰與火之歌——俄羅斯和西方國家加強北極軍事部署

“三叉戟”演習在2015年舉辦時也曾號稱“近10年來最大規模軍演”

就在演習期間,美國媒體報道稱,北約重新啟用了冰島的一座航空站,以便美軍部署反潛巡邏機,追蹤據稱“活動日益頻繁”的俄羅斯潛艇。美國這座重啟的軍用航空站位於冰島西南部凱夫拉維克民用國際機場內,美國對航空站內的設施進行了改造,以便美軍在北大西洋和北冰洋部署P-8A反潛巡邏機。據美國媒體報道,北約戰機大約每隔1天從這裡起降,跟蹤俄軍潛艇的動向。美國曾於1951年與冰島簽訂防務協定,以凱夫拉維克航空站為基地,保障北約部隊在北大西洋的航空安全。2006年,北約軍事重心轉移,這座航空站隨之停用。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未來還可能在這一基地部署MQ-4C海神無人機,該機與P-8A配合可以大幅增強對任務區域的監視能力和反潛能力。海神無人機全長14.5米,翼展39.9米,重14628千克,最大航速610千米/小時,飛行高度18000米,最大航程15186千米,最長滯空時間30小時。飛機翼展和體型均要超過波音-737客機。海神無人機配備了雷達、光電等完善的探測設備。其機體下方的雷達罩內安裝了型號為AN/ZPY-3的多功能相控陣雷達系統,探測距離約370千米。機頭下方安裝了雷神公司研製的多頻譜目標截獲系統,該系統集成了紅外熱成像搜索儀、可見光攝像系統等多種光學傳感器。除了雷達和光電探測設備,該機還安裝了電子偵察設備,可自動跟蹤識別海上艦船發出的雷達、通信設備發出的無線電信號。

P-8A反潛巡邏機和海神無人機都裝備了先進的數據鏈,P-8A可以實時獲得無人機的偵察信息。從2018年開始,高空海神將與低空P-8A反潛巡邏機一起,實現無人機與有人機界面無縫整合,高空巡航與低空飛行根據需要可同時進行。美國海軍人士透露,海神服役後,將執行每週7天、每天24小時持續監視任務。這一任務需動用4架飛機:1架在空中,1架在返航,1架在地面待命,還有1架備用。根據美國海軍規劃,2032年之前,美軍將在全球5個基地完成海神無人機的部署,與117架P-8A反潛巡邏機一起,實現覆蓋全球目的。

北極地區是俄羅斯核潛艇活動的重要區域,俄北方艦隊裝備了大量的彈道導彈核潛艇和攻擊型的核潛艇,美國在北極地區部署先進反潛巡邏機目的不言而喻。

除了美國,北約另一個重要成員——英國也加強了對北極的軍事部署和存在。英國國防大臣加文·威廉森於9月30日發佈了新版國防部北極戰略,宣稱當前這一地區日益增加的機遇與威脅。新版國防部北極戰略將把北極地區置於英國安全的核心地位。據悉,目前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每年在挪威開展寒冷天氣訓練,2019年將派出800名隊員。作為新版北極戰略的一部分,海軍陸戰隊將與挪威開展長期聯合訓練,同時與挪威的國防戰略進行整合,從而為英國軍隊提供了獨一無二的與關鍵盟友共同訓練的機會。2018年,英國皇家海軍的潛艇10年來首次與美國海軍共同參加了“冰原演習”,同時作為新版國防部北極戰略的一部分,未來幾年英國皇家海軍還將增加常規冰下部署的次數。

結 語

在北極地緣戰略地位凸顯,以及俄羅斯和西方關係下行的背景下,俄羅斯正增強北極的軍事部署,加強對該地區的軍事控制。同時,以美國和英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則通過集體行動,也加強北極軍事部署和存在,北極的軍事博弈將更加激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