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创新发展物流金融的“野心”


重庆:创新发展物流金融的“野心”

成立物流交易结算中心

近日,首届中新金融峰会在渝隆重开幕,并举行了“物流交易结算中心”揭牌及平台上线仪式。江北嘴财经了解到,物流交易结算中心是由重庆物流金融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银联旗下荣邦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立的。该中心采用互联网化平台运营模式,发挥物流金融基础设施功能,主要为金融、物流、商贸、制造等企业提供科技、金融、结算等服务,以“结算+金融”的供应链金融创新服务模式,优化风险管理,打造物流金融生态体系,着力推动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合一”,使物流结算资金与物流金融资金形成闭环,实现金融安全监管和普惠金融,促进物流产业良性发展。

有关负责人表示,物流交易结算中心的成立,有利于推动物流金融创新试点纵深发展,推动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四流合一”,切实解决物流及贸易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同时,该中心的建立,有利于助推“一带一路”建设,为带动西部地区乃至更大领域开放、实现金融互联互通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金融强监管、降杠杆、去产能的大背景下,物流金融正受到国内越来越多城市,尤其是重庆这样的重要枢纽型城市的重视。物流金融不仅是一条政策鼓励、市场推动的产业金融之路,也是一条转型发展、补齐短板的必选之路。

打造物流金融生态圈

在中国经济转型的时代大背景下,物流行业正面临着从高速发展向追求质量效益的转型。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12.1万亿元,占GDP的14.6%。而公路物流作为中国物流的主力军,承载了77.5%的货运量。而制约中国物流行业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便是金融。

事实上,物流金融已经成为某些国际物流巨头的第一利润来源。而对于物流企业来说,谁能够提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谁就能成为市场的主导者,谁领先介入物流金融,谁就能够率先抢占先机。

在相关政策指引下,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再到各类企业都在致力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提升中国供应链竞争力,越来越重视发展物流金融。

2017年12月25日,重庆物流金融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物流金融公司”)正式揭牌。据悉,该公司与工商银行、中国银联等20家金融机构,制造、物流、商贸、电商领域的32家重点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签约合作金额达228亿元。

江北嘴财经了解到,重庆物流金融公司是经重庆市政府批准设立的市级综合金融公共服务平台,是重庆市设立的首个政府主导型金融科技企业。根据重庆市政府批准的规划,力争三年成为注册资本达50亿元,融资规模突破500亿元,金融实力强的综合型新型物流金融科技平台。

以混合所有制搭建公共服务平台,重庆市在物流金融领域可谓志在必得。重庆物流金融公司的设立,不只是成立一家企业那么简单,将全面打造重庆物流金融生态圈。


重庆:创新发展物流金融的“野心”

率先在全国启动物流金融创新试点

重庆物流金融公司的成立也开启了重庆在全国率先启动物流金融创新试点的征程,助推重庆建设国内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

据了解,2017年12月,重庆物流金融服务公司在正式成立的同时,开立了全球首份15.02万欧元的铁路提单国际信用证,在全国率先启动物流金融创新试点,探索建立陆上贸易新规则。

铁路提单借鉴海运提单中“货代提单”机制,利用国内合同法及贸易规则,拥有对提单所列明货物的处分权,解决了传统铁路运单仅为货运证明、无法作为质押物等问题。此外,凭借这种提单,银行能够有效地防范国际信用证业务风险,进口企业可轻松地向银行申请开立铁路提单国际信用证,并能够据此信用证提高融资成功率。

此外,为助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重庆还确立了推行物流金融服务创新试点的四大重要任务:

通过增强中欧班列(重庆)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中新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南向通道、长江黄金水道等物流体系的资金融通能力,推进重庆物流枢纽及大通道建设;

通过汇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形成物流行业发展的大数据,为重庆物流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提供有力支撑;

推进招商引资,吸引全国性物流企业及相关生产制造及商贸企业落户重庆;

探索陆上贸易新规则,基于国际贸易铁路运输提单为进口商提供融资增信。

动作频频,目标更清晰

重庆地处中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支点和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先行区。同时,在交通上,重庆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Y字形大通道连接点上,具备承担长江上游战略支撑点和向西开放枢纽作用的良好交通基础。

重庆市市长唐良智在中新金融峰会上表示,重庆将围绕把中新互联互通陆海新通道打造为中新合作新亮点,大力发展物流金融,创新金融产品,加强市场建设,促进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融合。

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的物流金融业务起步较晚,业务制度也不够完善。作为重庆自贸区建设和中新示范项目的重点合作领域,物流业的未来发展将进一步吸引国内外资本的流入,极大推动物流金融业务发展走向繁荣。

近日,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消息,为搭建合作平台、创新合作机制,构建西部地区金融合作新格局,以金融赋能为重点,夯实资金融通渠道,做深做实对接“一带一路”的中新互联互通陆海新通道,重庆市副市长刘桂平代表重庆市发出以上倡议,提出了西部十二省区市共商共建共享对接“一带一路”的中新互联互通陆海新通道金融合作十点建议,得到了西部十二省区市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负责人认同,经市政府审定一致通过,就此达成了十点合作共识。

其中,对于产业链中的物流型企业,将由十二省区市共同制定运营陆海新通道的重点物流企业名单,对其中的重点企业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并优先给予金融产品、服务创新支持。同时,加大银企对接,推动建立陆海新通道运输信息和企业信息沟通共享机制,支持国内与东盟国家物流企业互设或投资入股。

同时,针对企业反映集中的融资问题,在十项共识中专门提出将“推动建立跨区域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圈”。重点围绕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着力破解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脱节难题,鼓励金融机构探索跨区域的供应链合作融资,

此外,还将建立跨区域协商机制。通过搭建陆海新通道建设省际合作机制,进一步健全由西部各省区市政府的交流、协商平台,共同研究陆海新通道金融服务合作,探索开展跨区域的产业、贸易、物流、金融等信息共享,推动跨区域政银企常态化对接,支持金融资源与项目建设的对接合作,增强区域发展的协同性,加大对陆海新通道建设的金融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