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建华:配音艺术界的“茜茜公主”

上篇介绍了著名的配音艺术家乔榛,提起乔榛,总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另一个名字——丁建华。因为,许多经典的译制片都是由他俩合作配音的。今天来写写配音艺术家丁建华。

一、永远的茜茜公主

虽然历史上茜茜公主的真实人生故事或许有着另外的版本,但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茜茜公主的形象和故事,就来源于中央电视台曾经播出过的电影《茜茜公主》。那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上海电影译制厂制作的一部经典译制片。随着它的播出,全国人民都认识了这样一位迷人的欧洲公主,她那纯真灵动的笑容,不知打动了多少人的心。

我到现在都记得电影中的场景,她就像一只活泼的小花鹿,在欧洲那纯净美丽的原野上奔跑雀跃。这位出身巴伐利亚王室的无拘无束的少女吸引了奥地利皇帝弗朗茨的注意,十六岁时,嫁给了他。这虽不是灰姑娘的变身故事,但也是受人喜爱的才子佳人的典型爱情故事。

人物的形象是立体的,有笑貌,必要有音容。在电影中,茜茜公主的中文配音简直为角色增色异常,那纯美的声音、清脆动人的笑声、时而调皮时而温柔的话语,扣人心弦。

就连丁建华自己也说过,在她配过的超过一千部的影片中,自己最满意的作品,三十多岁的时候认为是《茜茜公主》比较精彩。她原话是这样说的:“二十多岁的时候,我觉得《追捕》最钟爱;三十多岁的时候,认为《茜茜公主》比较精彩;中年以后,觉得《廊桥遗梦》最成功,连主演梅尔斯特里普见到我都说:‘没有你的声音,就没有弗朗西斯卡在中国的活力’。”

丁建华:配音艺术界的“茜茜公主”

二、幸遇伯乐

说起丁建华和配音艺术的结缘,也有一段小故事。

1976年,丁建华听说上海电影译制厂在招生,就跑去报名了。面试那天,她穿着一身海军军装,头戴军帽,梳着齐耳短发,看起来朴素而大方。大多数来报考的演员都非常紧张,但她可能天生性格开朗大方,状态比较自然放松。

面试考官之一就是乔榛老师,先是让她自己选择一段东西朗诵,丁建华就念了一首她喜欢的诗,是歌颂鲁迅的:“撕下这张不平常的日历,一腔热血油然升起……”

刚朗诵了个开头,就被考官乔榛打断了,对她说:要把自己当成配音演员,就是替角色说话的人。语言应该更生活、更口语化,同时也要激情饱满。而不要像是在舞台上表演。要假想是对着一个具体的人在说话,就像跟亲人朋友说自己的心里话一样。

于是,丁建华略微思考了一会儿,便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想像着母亲就坐在面前听女儿说心里话:“撕下这张不平常的日历,一腔热血油然升起……” 朗诵到后面,感情充沛,竟然边说边流泪。她的投入和灵性,深深打动了现场的考官老师,于是,顺利被录取。

乔榛老师作为她的伯乐,让丁建华从此和配音这门艺术牵上了手,顺利进入上海电影译制厂工作。入厂之后,乔榛自然是丁建华在配音方面的老师。在他的帮助下,丁建华成长迅速,很快就能一起搭配合作配音了。

丁建华:配音艺术界的“茜茜公主”

三、搭档情益深厚

我曾看过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节目,有一期是对乔榛和丁建华两位老师的采访。在采访中,丁建华说起她和乔榛老师的深厚友情的时候,含着泪讲了这样的一段往事:

在乔榛老师发现第三次癌症的时候,已经骨转移到脊椎了。当消息传来的时候,她一下子觉得天都塌了。在乔榛住院治疗期间,没法再和她一起合作配音。

有一次,要为教师节演出,是教育电视台的直播。丁建华本来想推辞,在电视台的再三坚持下,她临时找到梁波罗老师来顶替乔榛。当时,丁建华提出了一个特殊的请求,让梁老师穿上乔榛曾经穿过的长衫。这样,在演出的时候,她就感觉身边好像还是乔大哥在旁边,心里觉得有了依托。

那天直播,朗诵完了谢幕以后,乔榛立即给丁建华打来了电话,对她说了三句话:“你很好。跟你合作其实是一种幸福。乔大哥的病马上会好的,我们马上还会合作的。”丁建华听完就哭了。

乔榛老师说:自己看了节目很激动,就想马上告诉她这三句话。而且他一边看节目的直播,一边在掉泪,为没有参加这次演出而觉得很失落。

丁建华则对乔榛说:“乔大哥,你没参加演出觉得失落,我参加演出了,也觉得失落。所以希望我们两个人能振作精神,把这种失落化成一种力量,来完成各自不同的使命。”丁建华心里就是想鼓励他鼓起勇气战胜疾病。

后来,在家人和朋友同事观众们的鼓励下,乔榛再一次战胜病魔,重返配音舞台。

丁建华:配音艺术界的“茜茜公主”

四、幸福的女人

丁建华承认自己是个幸福的女人,不仅在事业上有这么好的搭档,在生活上也有一个特别好的伴侣。

丁建华的丈夫也是上海电影译制厂的,负责电影技术方面工作,上海译制片厂的录音棚、上海大光明影院的设计都是出自他手。丁建华与丈夫感情很好,在生活上,丈夫像疼爱女儿一样疼爱她。在家里,她被称为丈夫的“大女儿”。

家里的“小女儿”,也就是丁建华的女儿,更是让丁建华倍感骄傲和幸福。她常说:“我塑造了那么多角色,女儿才是我最好的作品。”丁建华在家里和女儿以姐妹相称。女儿在接受采访时说,丁建华像妈妈也像姐姐。

女儿也有机会参加过一些译制片的配音,比如在电影《钢琴课》中配音。说起这个,丁建华还曾为配音和女儿当着大家的面吵起架来。

有一次在配音现场,孩子读完一遍就跑一边玩儿去了。丁建华非常生气地喝她回来,女儿都傻了,因为妈妈很少这样凶,委屈地哭了。后来丁建华反复要求女儿重配,都很不满意,女儿最后气得一边往外冲一边大喊:“我不配了!”丁建华也追着大喊道:“你有什么了不起的,早十年我就配了!” 说完,大家都乐了。

丁建华:配音艺术界的“茜茜公主”

五、人物简历

丁建华生于1953年,籍贯是山东,著名配音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曾在海军东海舰队及文工团任话剧演员。后任上海电影译制片厂配音演员兼译制导演。曾获“上海青年艺术十佳”称号。作品曾获“政府奖”、“华表奖”、“金鸡奖”等奖项。

担任配音演员的三十多年时间里,丁建华参与配音以及担任译制导演的作品超过一千部。代表作品有:《茜茜公主》、《战争与和平》、《廊桥遗梦》、《魂断蓝桥》、《我两岁》、《孙中山与宋庆龄》、《诺丁山》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