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60年代的生活記憶碎片,致我們逝去的青春

“三年困難時期”

50年代末,“總路線”、“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當時稱為“三面紅旗”)席捲中國,加上其他天災人禍,中國人民進入了“三年自然災害時期”,現在稱之為“三年困難時期”。

重拾60年代的生活記憶碎片,致我們逝去的青春

進入1960年春,糧荒問題日見嚴重,為了能用有限的糧食做出更多的飯,這年的一月上旬,在西安還召開了一次全國性的,關於如何“增量做飯法”的先進經驗交流會。比如所謂的“雙蒸法”,就是將米放進罐內幹蒸20分鐘,然後再加水,每斤米加水3斤3兩,用猛火蒸40分鐘即可。雙蒸法能使1斤米做出5斤飯!且飯粒不爛,味道好。

由於口糧標準低和副食品嚴重短缺,人們攝取熱量不足,不少群眾患了浮腫,肝炎等疾病。當時,一些地方規定,經醫院確診“無誤”可領取“康復粉票”一張,憑票到指定地點可買“康復粉"一份(麥麩、豆粉與砂糖修制),每日用開水衝食數次。據老者回憶:“療效還行”。

重拾60年代的生活記憶碎片,致我們逝去的青春

由於農村嚴重缺糧的緊張形勢,當時出現了“代食品”,最典型的就是小球藻和紅萍等浮游植物。之後又出現了“人造肉精”、“人造肉”、葉蛋白等,相較之前的小球藻,有較高的營養價值,而且有一定的技術含量,因此也被稱作精細代食品。許多代食品,幾乎沒有什麼營養可言,仍難以遏止浮腫病和非正常死亡的發生。

全民穿軍用服裝

整個60年代,大體是軍用服裝在領導時尚的潮流,當年一度流行的順口溜中,有一句為“狂不狂,看米黃”,指的也是軍裝。

軍帽、“國防綠”上衣或一身“國防綠”、“片鞋兒”,背“軍挎”,把車座拔到頂的“二六燕把”鏈套轉鈴八成新的自行車,手掛鋼絲鎖,這副打扮,今天叫“酷”、“潮”,用那個年代的詞來形容,叫“份”或“狂”。

重拾60年代的生活記憶碎片,致我們逝去的青春

現在的影視作品,涉及那個年代的孩子時,人從一身軍裝,

其實“文革”前期,孩子的穿戴並非獨以軍上衣能領風騷。院子裡的半大孩子結夥騎車出行時,部隊大院是一身綠,地方大院是一身藍。倘是兩類院子相鄰或相對,這種對比尤其分明。孰優孰劣,沒有公認的判斷。後來,從軍成為時髦的就業方式,不獨軍隊子弟,地方大院孩子參軍的現象越來越普遍。軍裝這才跟著走紅,成為一種社會化的“學生裝”。

重拾60年代的生活記憶碎片,致我們逝去的青春

先是軍人子弟翻出父輩的軍服,一身綠軍裝加褐色皮腰帶,顯得格外神氣。在他們的倡導下,全國各大專院校乃至所有的中等學校陸續成立了紅衛兵組織,小學也不甘示弱,紛紛成立了紅小兵組織,工人,農民開始成立“赤衛隊”,可謂“全民皆兵”。這種人人穿軍裝的時代,隨著“四人幫”垮臺及改革開放的到來才逐漸淡化

重拾60年代的生活記憶碎片,致我們逝去的青春

“永久”、“鳳凰”、“飛鴿”

新中國的自行車,起步於50年代,只不過那時還是初級階段。

“車燈”這種在現今自行車上並不常見的零件,卻曾是50年代自行車夜行的“通行證”。那個時候,很多地方晚上沒有路燈,為了安全起見,自行車沒有“車燈”照明,晚上是不讓上路的。

自行車燈的關鍵零件是“摩電管”,在與車輪胎的摩擦中,“摩電管”把摩擦力轉換成電力,產生照明。“摩電管”在當時很貴,有一些人買不起,於是,專門給自行車配備的手電應運而生。手電是方形的,需要兩個1號電池,插在安裝車筐的前叉上,一樣起到照明作用。更沒錢的人,只能買紙糊的燈籠代替。

重拾60年代的生活記憶碎片,致我們逝去的青春

侯寶林的相聲段子裡,對此有過描述:有人喊,“著啦!著啦!”騎車人說,“廢話!不著能叫燈嗎?”結果一看,連袖子都著了!

60年代,“永久”、“鳳凰”、“飛鴿”,逐漸創出了品牌,在全國自行車評比中名列前三位。當時擁有這三大品牌自行車的人並不多,一旦擁有,就像現今開奔馳、寶馬一樣讓人羨慕。

60年代一直持續到70年代,自行車曾作為結婚“四大件”之一,留存在人們的記憶中。

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

毛澤東於1964年發佈指示:“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全國學人民解放軍”。

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刻在那一代人的記憶中。

重拾60年代的生活記憶碎片,致我們逝去的青春

1963年底,中國開發了大慶油田,不僅結束了中國人靠“洋油”過日子的時代,更培養出一支有組織紀律,能吃苦耐勞、能打硬仗的石油工業隊伍。

開始於1964年初的工業學大慶運動,即號召當時的工人階級發揚“大慶精神",為了工業的發展而苦幹,不為名,不為利,不依靠外國,自力更生,在冰天雪地裡瘋狂勞動。這一運動中最出名的是“鐵人”王進喜,連同他的一句名言:“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重拾60年代的生活記憶碎片,致我們逝去的青春

大慶精神

大寨是山西省昔陽縣大寨公社的一個大隊,全村位於山西東部太行山區環境氣侯惡劣的區域,包括“七溝八梁一面坡”的石山。以陳永貴、郭鳳蓮等為帶頭人的大寨人,戰天鬥地,艱苦奮鬥,治山治水,在七溝八梁一面坡上建設了層層梯田,在山頂上開闢蓄水池,所謂“萬里千擔一畝田”,改變了靠天吃飯的狀況。

“農業學大寨”的號召發出後,幹部群眾齊上陣,迅速掀起了持久的、大規模的以治山、治水、改土、修“大寨田”為主、全面加強農業基本建設、改造落後的生產條件,大打農業翻身仗的群眾運動。

焦裕祿蘭考治沙

60年代英雄人物最多,雷鋒、焦裕祿、王傑、歐陽海、南京路上好八連,以及草原英雄小姐妹。這些英雄,都打上那個時代的烙印:革命覺悟,艱苦樸素,集體主義,當然,還有愛學《毛澤東選集》。

重拾60年代的生活記憶碎片,致我們逝去的青春

1962年12月,焦裕祿被調到蘭考縣,然後任縣委第二書記、書記。

在帶領蘭考縣人民封沙、治水、改地的鬥爭中,焦裕祿身先士卒,以身作則;風沙最大的時候,他帶頭去查風口,探流沙;大雨瓢潑的時候,他帶頭趟齊著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勢;風雪鋪天蓋地的時候,他率領幹部訪貧問苦,登門為群眾送救濟糧款。他經常鑽進農民的草菴、牛棚,同普通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

1964年5月14日,焦裕祿被肝癌奪去了生命,年僅42歲,他臨終前對組織上唯一的要求,就是“把我運回蘭考,埋在沙堆上,活著我沒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著你們把沙丘治好”。

草原英雄小姐妹

1964年2月9日早晨,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草原上飄著雪花,11歲的龍梅和9歲的玉榮代父出門放牧。快到中午,天氣突變。西北風捲起大雪漫天狂舞。羊群順著風拼命逃竄,姐妹倆攔堵不住,只好跟著羊群奔跑,越跑越遠。因極度疲乏,姐妹倆在冰天雪地裡睡著了。

重拾60年代的生活記憶碎片,致我們逝去的青春

民族舞劇《草原英雄小姐妹》在內蒙古呼和浩特上演

深夜,龍梅凍醒一看,羊群、妹妹都不見了。她爬起來,一路走、一路喊,走了兩三里,才找到玉榮和羊群。姐妹倆護著羊群,同風雪搏鬥了一天一夜,已走出了70多里。

第二天拂曉,她們離白雲鄂博車站不遠了。這時玉榮丟了一隻氈靴,光著左腳。姐姐便要脫下自己的氈靴給她穿上,這個情節,後被編成芭蕾舞劇《草原英雄小姐妹》,成為70年代難得的感人畫面。

重拾60年代的生活記憶碎片,致我們逝去的青春

民族舞劇《草原英雄小姐妹》在內蒙古呼和浩特上演

在白雲鄂博火車站,出來迎接客車的扳道員王福臣,看見了龍梅,連忙把她帶進扳道房,用雪替她搓揉兩隻凍僵的手。龍梅漸漸暖和一些,斷斷續續吐出幾個字來:“我的妹妹,在石坡下,已經沒靴了……”

經過一場搶救,兩人終於醒了。龍梅立即問礦區黨委書記:“我的羊還在不在?”書記回答說:“羊沒事,你放心吧!”龍梅和玉榮的事蹟,很快傳遍了草原,傳遍了全中國。

重拾60年代的生活記憶碎片,致我們逝去的青春

雷鋒

學習雷鋒好榜樣

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歷史上,從未有過任何一個形象像雷鋒那樣,以其強大的人格和瑰麗的人生持久地溫暖著人心。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報》發表了毛澤東的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從此全國開展了學習雷鋒的活動。

雷鋒是人民解放軍瀋陽部隊工程兵某部班長。1939年12月出生於湖南省望城縣(今長沙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自幼成為孤兒。1957年加入共青團。1960年參軍,同年11月入黨,不久任班長。1962年8月15日,雷鋒不幸因公犧牲。

重拾60年代的生活記憶碎片,致我們逝去的青春

他日記中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曾經激勵了不少人。

雷鋒的話題,沒有停息過。

歌曲《學習雷鋒好榜樣》,許多人都唱過: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於革命忠於黨,發憎分明不忘本,立場堅定鬥志強。”

重拾60年代的生活記憶碎片,致我們逝去的青春

提親聘金是4元,聘禮是2斤糖

有一本上海人婚照圖冊記錄了上海人結婚服飾的變遷:五六十年代,新人衣著如平常穿戴一樣樸素,還流行“四個一工程”,也就是備一張雙人床,一個熱水瓶、一個臉盆、一個痰孟就可以結婚了。

一位1965年結婚的女同志回憶,當年結婚的時候,男方來我家提親,聘金是4元,聘禮是2斤糖。婚事確定下來後,結婚那天就由丈夫騎著單車到我家來載我,我帶著衣物、臉盆、桶等“嫁妝”就這樣嫁到他們家,中午的時候丈夫家擺了一桌菜,“宴請”親友,辦理了結婚證,這樣我們就算結婚了。

重拾60年代的生活記憶碎片,致我們逝去的青春

60年代的愛情和婚姻,還被賦予了許多革命的色彩。

1964年9月19日上海《青年報》,報道了上海光學儀器廠青年葉佩君的婚禮,是在宿舍俱樂部裡舉行的。屋子正中高掛著一幅毛主席的像,牆上還掛著同志們送的對聯,上面寫著:“創業成家,三十而立。”新婚夫婦這天晚上同往常一樣穿著相互的衣服,胸口戴一朵大紅花。

婚禮開始,新婚夫婦先恭恭敬敬對毛主席像鞠躬行禮;接著,廠團委書記和同志們作熱烈祝賀。祝賀的同志們還紛紛以節目助興,有的唱歌,有的說相聲。最後,在新郎新娘合唱《社會主義好》的歌聲中,婚禮結束。

那時城裡的人們結婚大都在晚上進行,因為白天得用來幹革命工作。基本程序是:新郎、新娘共唱《東方紅》或《大海航行靠舵手》;學兩段毛主席的“最高指示”;向毛主席像三鞠躬;向家長三鞠躬;新郎、新娘互相鞠躬,也是三次;向來賓敬禮;分發喜糖;婚宴基本上是沒有的,大多是請幫忙的人吃碗麵條,麵條裡須放雞蛋兩個。

重拾60年代的生活記憶碎片,致我們逝去的青春

在農村,情況稍有不同。唱《東方紅》、學語錄、向主席像三鞠躬這些程序基本上相同,不同的是,農村是講究“做席”的。那時候的“席”很簡單,買點豬頭、豬下水,用圓白菜燉,熬白菜、蘿蔔時加些肥肉和肉皮,這兩樣菜往桌上一端,再打上2斤散裝白酒,就算是一“席”了,這樣的“席”在那時被稱作“半葷素酒席”。

重拾60年代的生活記憶碎片,致我們逝去的青春

家家有本“紅寶書”

60年代,有一個時期無論辦什麼事。都要先念一句語錄。

有一位老太太去買菜,售貨員說:“‘為人民服務’,你買什麼?”

老太太說:“‘愚公移山',我買蘿蔔。”說著她就在大筐裡挑起蘿蔔來。

售貨員見她挑來揀去,很不耐煩,就在一邊說:“‘要鬥私批修’!”

老太太頭也不抬,繼續挑著,口裡唸叨著:“‘萬萬不可粗心大意’!”

那時,背“紅寶書”中的毛主席語錄,不僅是趕時髦,而且也是生活需要。

理髮買菜,辯論吵架,都用得上,誰背得熟、背得多,理就在誰這邊。

重拾60年代的生活記憶碎片,致我們逝去的青春

《毛主席語錄》是毛澤東著作中名言警句的選編本,因為最流行的版本用紅色封面包裝,又是紅色領袖的經典言論,所以“文革”中被普遍稱為“紅寶書”。經歷過“文革”的人無不知曉“紅寶書”。那時,人們飯可以不吃,覺可以不睡,但“紅寶書”不可不帶,連結婚送禮也必定少不了一本“紅寶書”。

重拾60年代的生活記憶碎片,致我們逝去的青春

毛主席像章別在胸前

毛主席像章,也成為那個年代的裝飾物,為了表忠心,全民佩戴它。書店、商店如果到了毛澤東像章,立即發佈"特大喜訊"。人們奔走相告,但不能說去買,而是說“敬請”。

請人幫忙辦事,最好的禮物也是送像章。有人為了表示忠心,戴了幾枚,大街上時常可見戴十幾枚的,最多有戴三百枚的,前胸鋪滿,胸前掛不下,可向雙肩和頭部蔓延,但不能向下超過褲腰帶。極個別的為了表示忠心。

重拾60年代的生活記憶碎片,致我們逝去的青春

最初的像章只有指甲蓋大小,後來越做越大,居然做到直徑80毫米的“大輪船”像章,跟燒餅大小差不多,上端是毛澤東頭像,下面是一艘乘風破浪的輪船,背景是紅太陽。

“早請示,晚彙報”

“早請示,晚彙報”,是那時一個重要的形株式,就是早晨一起來,向毛主席請示當天的工作;晚上向毛主席彙報一天的活動。當然不是直接到中南海向毛主席請示彙報,而是對著毛主席畫像或雕像,或對著“紅寶書”。

比如開飯時,孩子們餓狼般圍攏過來,家長內心酸楚,但嘴上還得說: “在學一段毛主席語錄。”孩子們嚥下口水,齊聲念道:“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我們,節約糧食問題,一定要抓緊,忙時吃幹,閒時吃稀,並加以紅薯、土豆、雜糧……”“要節約鬧革命。”

重拾60年代的生活記憶碎片,致我們逝去的青春

1967年1月4日《人民日報》報道:

廣東恩平縣社員羅仙,違反了生產隊公約,把自已的雞放出來,吃了隊裡的谷。社員把這一情況告訴了羅仙的丈夫鄭棟。

當天吃晚飯的時候,鄭棟對家裡人說,咱們先學一段毛主席語錄,再吃飯。然後叫他的一個兒子領讀。兒子讀一句,大家跟一句:“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表現在他對工作的極端地負責任,對同志對人民的極端地熱忱……”

羅仙虛心地接受了批評。

鄭棟見妻子認識了錯誤,高興地說:“今晚我們結合實際學習毛主席語錄,學得好、用得好。現在咱們開始吃飯吧!”

忠字舞

60年代的中國,能算得上舞蹈的,就只有忠字舞了。

忠字舞,是“文化大革命”時一種狂熱地表示對毛澤東忠心、忠誠的一種集體舞蹈,流行時間約在1966-1968年間。中共“九大”以後,特別是林彪事件後,漸趨衰微。

較為典型的是以《大海航行靠舵手》、《敬愛的毛主席》、《在北京的金山上》、《滿懷豪情迎九大》、毛澤東語錄歌等歌曲為伴唱、伴奏。

重拾60年代的生活記憶碎片,致我們逝去的青春

重拾60年代的生活記憶碎片,致我們逝去的青春

忠字舞舞蹈動作粗放、簡單、誇張,大多采取象形表意、圖解化的表現手法。主要動作設計有:雙手高舉表示對紅太陽的信仰;斜出弓步表示永遠追隨偉大導師毛主席;手指怒指地面表示徹底砸爛資產階級;緊握雙拳表示要將革命進行到底……

忠字舞因此也成了一個時代的象徵。

知識青年上山下鄉

1968年12月,毛澤東下達了“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愛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鄉運動大規模展開。1968年,當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1966、1967、1968年三屆學生,後來被稱為“老三屆”),全部前往農村。

知青被歡送踏上遠去的列車的時候,是一身軍綠色服裝,有軍帽但無帽徽、領章,胸前一朵鮮紅的大花,垂下的絹條上印著“光榮”兩個字。

重拾60年代的生活記憶碎片,致我們逝去的青春

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總人數達到1600多萬人,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來到了鄉村。這是人類現代歷史上罕見的從城市到鄉村的人口大遷移。上山下鄉的目的地很多,包括雲南、貴州、湖南、內蒙古,黑龍江等地。在當時,有一部分青年是“滿懷熱血”地投入到這場運動中,所謂“滿懷豪情下農村”,“緊跟統帥毛主席,廣闊天地煉忠心”。一些人為表示紮根農村的決心,甚至咬破手指寫下血書;有的不顧父母勸阻,從家裡偷出戶口辦理遷移手續。

重拾60年代的生活記憶碎片,致我們逝去的青春

進入70年代以後,開始允許知識青年以招工、考試、病退、頂職、獨生子女、身邊無人、工農兵學員等各種各樣名目繁多的名義逐步返回城市。1979年後,絕大部分知青陸續返回了城市,也有部分人在農村結婚“落戶”,永遠地留在了農村。

重拾60年代的生活記憶碎片,致我們逝去的青春

“赤腳醫生”懸壺濟世

1968年9月,當時中國最具有政治影響力的《紅旗》雜誌發表了一篇題為《從“赤腳醫生”的成長看醫學教育革命的方向》的文章,“赤腳醫生”的名稱走向了全國。

“赤腳醫生”是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產物,是農村社員對“半農半醫”衛生員的親切稱呼。“赤腳醫生”指一般未經正式醫療訓練,仍持農業戶口、“半農半醫”的農村醫療人員。

重拾60年代的生活記憶碎片,致我們逝去的青春

當時,“赤腳醫生”來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醫學世家,二是高中畢業且略懂醫術病理,三是一些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

“赤腳醫生”為解救中國一些農村地區缺醫少藥的燃眉之急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1985年1月25日,《人民日報》發表《不再使用“赤腳醫生”名稱,鞏固發展鄉村醫生隊伍》一文,“赤腳醫生”逐漸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