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盲區與應對方法,超詳細!

很多事故的產生,倒不是說司機主觀上想要去產生事故,而更多的是“措手不及”,本來以為開的很順利,沒什麼問題,冷不丁就出現了意料之外的車輛或者行人等等,結果就直接撞了上去,引發交通事故。實際上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開車的時候司機並不能真正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很多位置上都是司機的“盲區”,所以要真正瞭解盲區的存在並有效規避盲區帶來的危險,實際上對安全駕駛是很有幫助的,也能讓司機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交通事故。

開車盲區與應對方法,超詳細!

最直觀的盲區就是前盲區了。前盲區的位置位於車輛正前方80cm-100cm的距離,這個位置一般情況會被車頭的引擎蓋給遮擋,而且還跟司機的身高有直接關係,很多時候就是因為不足1米的小朋友或者是其他寵物跑到了這個位置,司機看不到直接往前起步造成了交通事故。所以說要規避這個盲區,身高高一點會有一定的優勢,座椅也要弄到合適的位置,另外在上車起步之前也要注意觀察一下附近有沒有小朋友或者寵物出沒,另外就是有條件的話起步前先按一下喇叭,可以作為警告。

開車盲區與應對方法,超詳細!

第二種盲區就是A/B柱盲區。所謂A/B柱,就是各艙之間連接的位置,A柱是連接擋風玻璃和前側窗的位置,B柱是連接前側窗和後側窗的位置。所以A/B柱盲區一共有四個,分別位於左前方,左方、右前方和右方。A/B柱盲區在轉彎的時候是最明顯的,如果在左轉或者右轉的時候,剛好有行人或者其他車輛出現在這四個位置,很容易出現反應不及的情況,最終導致事故。所以為了避免A/B柱盲區,主要的方法就是養成扭頭觀察的習慣,讓視線繞過A/B柱看到外面更大的範圍,另外在轉彎的時候一定要保持比較慢的速度,轉向燈更不能忘記。

開車盲區與應對方法,超詳細!

第三種盲區就是後盲區,原理其實跟前盲區相同。有時候不管你用車內還是車外的後視鏡,都無法看到非常靠近你車尾的比較矮小的物體,所以這時候也要加倍注意。有人做過實地測試,在距離車尾130cm的地方蹲下玩手機,這樣你是完全看不到的。當然如果是在倒車狀態,車輛是可以聽到倒車的警報音。所以倒車的時候一定要保持慢速,不停觀察三個位置的後視鏡,並聽仔細倒車警報音,判斷後方障礙物的距離,可以有效減少意外事故的產生。

第四種盲區就是後視鏡的盲區。後視鏡本身就是為了減少駕駛員盲區而設置但,實際上它也不是萬能的,車內的後視鏡主要是觀察車輛正後方的情況,而車外的後視鏡則基本可以反映車輛斜後方大約30°的情況,但是還剩下側方到側後方的60°,這60°非常容易被駕駛員忽視而使得操作判斷髮生滯後的現象。這也是為什麼非常容易出現在超車、變道時猛地跟側向的車輛發生碰撞事故的原因。要解決這個問題,要從三個方面著手:首先養成往側方觀察的習慣,哪怕只是短短一秒鐘也是必要的。第二是轉向一定要開轉向燈提示其他車輛,不要搞“突然襲擊”,別人往往反應不過來。第三就是在後視鏡上面安裝廣角小圓鏡,提升後視鏡的觀察範圍。只要這三步做到位的,後視鏡盲區還是比較容易克服的。

開車盲區與應對方法,超詳細!

除了這四個車輛本身的固有盲區以外,在行駛過程還有很多特殊環境造成的盲區。比如說在停車的時候,兩側停滿了車輛造成車位非常狹小,這時候觀察起來就非常困難,比較容易出現判斷失誤而剮蹭到其他車輛。所以保險起見,可以請人協助停車。還有就是在山區行駛的時候會有很多S型彎路,由於彎路轉向另外一側完全看不見,萬一有車輛直接衝出來很可能避讓不及,所以山路過彎道的要訣一定是要靠右側慢速行駛,另外還要按喇叭警示前方。還有就是從隧道剛剛出來的時候,眼睛一下子接收強光可能造成短暫的失明,這時候比較容易出現操作失控的情況,所以在隧道中一定要保持相對安全的速度行駛,並且與前車保持合適的距離。

開車盲區與應對方法,超詳細!

就算是老司機,開車在外,也不太可能永遠萬無一失,我們要做的就是做好充分的防範措施,永遠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