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改革先做“減法”,兵裝集團直管決策效率再提高


長安改革先做“減法”,兵裝集團直管決策效率再提高


據乘聯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0月,國內乘用車市場銷售為195萬輛,同比下滑13.2%,環比增長2.4%,而1-10月乘用車累計銷售同比下降2.1%。隨著“金九銀十”傳統銷售旺季的即將結束,車市也將迎來漫長的冬季。作為國內自主品牌的領軍車企之一,長安汽車在冬季來臨前,為略顯低迷的車市添了一把火。

今年1—10月,長安旗下SUV車型CS35、CS55、CS75均實現了月均銷量破萬,轎車產品逸動系列則交出了11.12萬輛、同比增長43.2%的好成績,長安汽車也在三季度連續3個月實現銷量增長。雖然長安汽車在車市“寒冬”中迎來了逆勢增長,可是增速放緩、需求飽和的中國汽車市場前景依然嚴峻。

主動轉型“求變”

面對新的市場形勢,長安汽車早在年初就開始了“寒冬”到來之前的調整而這一系列的調整首先體現在組織機構變革上。

自去年7月,徐平擔任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以來,提出打造以效率為組織的核心競爭力,減少決策環節和流程,加快長安汽車發展的步伐。


長安改革先做“減法”,兵裝集團直管決策效率再提高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官網截圖

今年5月31日,長安汽車發佈正式公告,中國長安將其所持長安汽車10.35億股A股股份無償劃轉給兵器裝備集團,此舉標誌著長安汽車從中國長安集團板塊拆分獨立,雖然股權變更後,中國長安仍持有長安汽車21.56%的股權,但股權變更後的長安汽車在兵器裝備集團機構中屬於二級單位,由中國兵器裝備集團直接管理。因此長安汽車與中國長安,實際上形成了兵器裝備集團左右手的關係。


長安改革先做“減法”,兵裝集團直管決策效率再提高


▲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

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之前曾說過:長安汽車從中國長安獨立出來後,中國長安主要負責零部件和商貿物流,長安汽車由兵裝集團直接管理,自己原先的好搭檔原長安汽車黨委書記周治平目前已出任中國長安總裁、黨委書記。長安汽車在此輪機構變革後,其審批層級實現了簡化,決策效率也迎來了進一步提高。

與此同時,在去年10月13日,在長安汽車2017年四季度中層幹部大會上,朱華榮發表了長安汽車《深化改革,第三次創業》的長篇講話,長安汽車開始踏上了“第三次創新創業”的轉型之路,隨之長安汽車便圍繞人員構成、產品及業務規劃設計等方面啟動了醞釀已久的全面改革。

今年9月2日,長安汽車發佈公告宣佈,葉沛、陳偉、李名才、趙非成功競聘公司副總裁,四位副總裁中,三位為70後,一位為80後。由朱華榮(總裁、黨委書記)、王俊(黨委副書記)、袁明學(常務副總裁)及8位執行副總裁、4位新任副總裁組成的長安汽車領導班子,其高層領導團隊年齡結構實現了年輕化,組織內部的管理也更為高效。長安汽車曾表示,在人才上會加快年輕人的培養,通過全國競聘,每位副總裁的選拔都是競聘方式,由專業評委團投票選拔,把真正的能者為長安汽車所用。

“創新創業”持續升級

自啟動第三次創新創業計劃以來,長安汽車便圍繞新能源、智能化等汽車“新四化”趨勢展開了一系列戰略動作。


長安改革先做“減法”,兵裝集團直管決策效率再提高


在新能源領域,長安汽車於去年10月發佈了新能源戰略——“香格里拉”計劃,提出2025年全面停止銷售傳統意義燃油車,實現全譜系產品的電氣化。隨著“香格里拉”戰略的落地,長安汽車先後發佈了多款新能源精品車型,逸動EV460、CS75PHEV等車型相繼上市。今年1-10月,長安新能源汽車銷售5.6萬輛,同比增長33.1%,成立重慶長安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並召開第二屆香格里拉大會,正式提出“香格里拉夥伴計劃”,加快了向新能源進軍的腳步。對於新能源領域的未來發展目標,長安汽車十分明確:到2025年,將累計投放20款全新產品,率先實現自動駕駛L4級商業化。


長安改革先做“減法”,兵裝集團直管決策效率再提高


在智能化領域,長安汽車於今年8月24日啟動了“北斗天樞”智能化戰略,長安汽車將從傳統的汽車製造企業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轉型。2018年以來,長安已經與華為、百度、騰訊分別達成了多項重要戰略合作,其中,與騰訊的合作更是深入到了合資公司層面。今年4月,騰訊和長安簽署了智能網聯汽車合資合作協議,成立了合資公司“梧桐車聯”,在2018年廣州車展首發亮相的CS85是搭載梧桐車聯的第一款SUV產品。

從組織架構到人事管理,再從企業戰略到產品升級,開啟第三次創新創業的長安汽車,在經歷了轉型初期的波動後,以逆市增長的市場表現,給出瞭如何“過冬”的答案。同時,長安對於未來轉型路線的規劃與思考也是足夠清晰和深刻。在接下來佈局“新四化”領域的進一步動作也更加值得令人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