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魚菇高產栽培技術

鮑魚菇生產是以鮑魚菇菌絲體分解和利用秸稈廢棄物,利用生物能合成優質菌體蛋白質的過程,具有原料來源廣、容易栽培、週期短、投資少、見效快、收益高等特點。它具有不與人爭糧、爭地、不與地爭肥、不與農爭時,也不與其他產業爭原料、爭勞力的獨特優勢。另外,在生產中產生的大量優質菌糠可以作為優質肥料用於農業生產。因此,種植鮑魚菇對促進農業生態的良性循環、保證農業可持續發展、提高農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栽培料的配製

配方一:棉籽殼92%,麩皮5%,豆餅粉1%,過磷酸鈣1%,石膏1%,另加石灰2%。

配方二:玉米芯85%,麩糠10%,三元複合肥1%,草木灰1%,石灰3%。

配方三:麥草粉75%,麩皮10%,玉米麵10%,石灰2%,石膏2%,過磷酸鈣1%,另加尿素0.3%。

拌料時,重點是掌握含水量,一般掌握在60%~65%。以手握溼料,指縫間見水而不滴為宜。拌勻後要悶料30min。栽培料要發酵,方法是:將拌勻的生料堆成寬1.0~1.5m、高1.0~1.5m、長度不限的料堆。建成料堆後,用直徑4cm的木棍在料堆上扎孔通氣,每孔間隔40~45cm,然後覆蓋塑料薄膜或草簾。在料堆溫度自然上升到65~70℃時,保持24h,而後進行第1次翻堆,如此進行3次翻堆即可。

2裝料播種

裝袋時用(26~28)cm×(40~45)cm×(0.015~0.020)cm的聚乙烯袋。採用3層菌種2層料的方式播種。播種量一般為料的10%~15%為宜。播種後用大頭針或小鐵釘沿兩端和中間菌種部位環形扎孔,扎8~12個小孔。在裝袋和播種時要注意是菌塊大小,菌塊一般為大棗大小。

3發菌管理

採用菌袋堆垛方式,一般以2~4層為宜,袋間、層間保持一定間隙,此時管理以遮陽、保溼為主,棚室溫度控制在20℃左右。菌種萌發後,菌絲生長旺盛,需氧量大,管理以散熱、通風為主。要注意翻堆,同時檢查雜菌汙染情況。料內溫度不可超過30%,以20~25℃為宜,此期大約持續10d。菌絲長滿料面後,向料內延伸生長直到料內全部長滿菌絲,此時仍以通風和降溫為主。菌絲顏色進一步濃白,菌絲向子實體轉化,此時管理重點是:一是降低溫度,增大溫差。一般是8~10℃,低溫可刺激原基形成,氣溫20℃以下為適宜。二是增加溼度,空氣相對溼度達85%以上。三是增加光照,去掉遮陽物,用光來抑制菌絲生長、促使菌絲扭結。

4高產栽培方法

採用營養土栽培鮑魚菇。由於採用了無菌、無蟲、富含多種營養物質和生長素的營養土,起到水肥自我調節的作用,能源源不斷地提供給鮑魚菇需要的水分和營養,從而達到高產的目的。出菇生物學效率約150%。鮑魚菇的高產栽培包含配製營養土和栽培方法兩個方面。

4.1配製營養土

營養土要通氣性好、有較強的吸附性、有團性,因此,要挖取20cm以上的菜園或良田土壤加細沙拌和。拌和並篩好後,按照100kg營養土加發酵的乾製雞糞3kg、草木灰6kg、克黴淨100g、氯氰菊酯lOmL,將乾淨的井水或自來水用噴霧器向每層土上噴灑拌勻即可。

4.2栽培方法

4.2.1單面立埋覆土栽培

每隔40cm挖好寬80~100cm、深25~30cm的畦溝,並灌足底水。將發好菌的菌袋一端保留6~8cm的塑料筒,其他部位的塑料全部脫去。保留塑料筒的一端向上豎直排放在畦溝內,每畦溝排4~5行。具體排放方法是:排放時先扎著袋口,菌塊四周均保留2cm左右的間隙,菌塊上頂面與走道相平。菌袋頂部和四周全部用營養土填充,然後灌大水1次,浸透畦床,以後每次供水以保持畦面溼潤即可。

4.2.2臥埋覆土栽培

每隔40cm挖好寬80~100cm、深25~30cm的畦溝,並灌足底水。將發好菌的菌袋保留佔表面直徑1/3的塑料膜,其餘部分脫去。有塑料膜的一側朝上,將菌塊橫向排放在畦溝中。當現蕾出菇時,將上面的塑料膜從中間橫向劃破,向兩側拉開,但不去掉。出完一茬菇後,再將塑料膜拉回原位,以利於菌塊保溼,促使下茬早日出菇,並經常噴水保持溼潤。

5出菇管理

這一階段是菇體即子實體形成階段,是獲得鮑魚菇高產的關鍵時期。

5.1原基期管理

菌絲經過充分的生長髮育達到生理成熟後,開始扭結,此時要增光、增溼,降溫到15℃左右,拉大溫差,促使菌袋兩端的菌絲扭結成白色肉狀小突起。如果條件適宜,3d後就遍及菌袋兩端或出菇部位。空氣相對溼度保持85%~90%。若原基表面相對溼度較低,可向周圍環境輕噴細霧,但原基表面不能有積水,否則,原基會發黃、萎蔫、腐爛。

5.2桑椹期管理

原基進一步分化,在原基堆上形成一束束淡綠色的菌蕾菌芽,狀似桑椹。這一階段對水分要求也比較敏感,仍需維持較高的空氣溼度。如果料面乾燥,可以輕噴細霧。

5.3珊瑚期管理

此期菌柄明顯伸長,而且相互交錯,菌蓋也清晰可見,形狀珊瑚,可適當加大通風量。室內或地窖栽培適當打開門窗或通氣孔,以便換入充足的新鮮空氣。

5.4幼菇期管理

此期是菇體需水量最大的時期,空氣相對溼度提高到95%。一般從菇蕾出現到初熟需5~8d。此時菇體組織緊實、質地細嫩、菌面發亮、重量最大,是最佳採收時期。

6採收

鮑魚菇採收的最佳時期是以8~9成熟為宜,即一層菇內最大的菌蓋不超過9cm,70%以上的菌蓋控制在3~6cm以內。採收時用雙手輕輕扭轉取下,然後用刀將菌柄基部的棉籽皮等雜質削淨,菌蓋向下、菌柄朝上放入乾淨容器內,待銷售或進一步加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