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如何增加媽媽下奶量?

雨中的承諾2016


首先恭賀題主榮升寶媽。

哺乳期增加奶水量這是很多寶媽關心的問題。

1保持心情舒暢,不壓抑,不上火,不生氣。情致的好壞直接影響泌乳。

2 寶寶早吸吮,勤吸吮,按需哺乳。

3 產後一週清淡飲食,多喝粥,蔬菜湯,水果羹等。

4 多吃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精肉,豆製品,奶製品。

6 按摩乳房,自己或家人就可以做啦。必要時每天熱敷乳房兩次,每次30分鐘。

適當活動,注意休息,保證睡眠質量和時間。

促進泌乳的食物~~豬蹄花生湯,豬骨黃豆湯,鯽魚豆腐湯,鯰魚湯,牛肉湯,樣骨湯等。湯水中的油撇去,否則容易拉肚子,寶寶也容易拉肚子,切記啊!

紅小豆,糯米,黑芝麻,麻醬,幹黃瓜菜,茭白,芝麻油,香菇,油麥菜,絲瓜,小白菜,

大棗,花生,木瓜紅糖水,橙子等等,搭配吃,利於乳汁分泌。奶水質量好。

以上提供的食物都有助於奶水增加。希望能給你幫助。

祝寶媽母乳餵養成功!


母嬰悅坊


大家都知道,母乳是寶寶最好的食物。

不過即使媽媽的身體正常,還是可能會奶量不足。

但媽媽不必太擔心,放鬆心情,參考以下九個建議,就能改善奶量不足的情況。

多親喂

寶寶的吮吸對於促進母乳分泌非常重要,所以媽媽要儘量做到以下三點:

  1. 餵奶次數越多,媽媽的產奶量就會越多;

  2. 餵奶無需遵循嚴格的時間表,特別是開始產奶的前幾周,只要寶寶餓了想吃奶,就可以餵奶;

  3. 當一側乳房排空後,用另一側餵奶。

多休息

缺乏睡眠不利於母乳的分泌,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媽媽可以休個「哺乳假」,和寶寶一起放鬆休息,讓自己處於最佳狀態。

多喝水

母乳中絕大部分是水分,如果水分攝入不足,乳汁分泌量必然減少。

新媽媽照顧寶寶時,容易因忙碌而不注意喝水,所以最好將水放在經常哺乳的地方,以便隨時補充。另外還可以多吃富含水分的水果和蔬菜。

推薦飲水量:

中國營養學會 2014 年發佈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推薦,對於哺乳期的新媽媽,需要在 1 500 毫升的基礎上,再額外多喝 600 毫升。也就是說,除日常膳食外,還應每天單獨飲水 2 100 毫升(約 10~11 杯)。如果天氣較乾燥、或者出汗較多,還要再適當增加飲水量。

保證營養

在母乳餵養時,為了維持媽媽的產乳量和身體健康,需要每天比孕前多攝入300 到 500 卡路里熱量的食物。

點擊這裡,可以參考下丁香媽媽為大家準備的「常見食物熱量圖」。

當心「催奶秘方」

許多人可能都聽說過「月子酒」促進乳汁分泌的說法,但事實上含有酒精的食物非常不好,並且無法增加產乳量,媽媽們千萬要當心。

還有一些新媽媽喝了各種所謂「催奶」的肉湯後,感覺乳房發脹。其實這是因為肉湯中有大量水分,並不是「催奶」的效果。

多喝「催奶湯」為什麼不好?如何健康地「喝湯」?點擊這裡,即可查看。

別急於用奶瓶餵養

奶瓶餵養僅適用於後期哺乳,所以在開始產乳的前幾周,要儘量讓寶寶通過吮吸乳房來獲取母乳。比起吸奶器,寶寶的吮吸更利於排空乳房,而且能刺激媽媽產生更多的乳汁。

掌握吸奶器的使用方法

如果媽媽主要通過用吸奶器吸出乳汁餵養寶寶,那麼掌握吸奶和儲存的方法就尤為重要。

如何正確使用吸奶器?點擊這裡查看。

在使用吸奶器吸奶時,可以嘗試看著寶寶的照片、聽寶寶的錄音或者感受寶寶睡過的毛毯,這樣對乳汁分泌也有一定的幫助。

注意藥品

有許多藥物會影響乳汁分泌,如抗組胺藥、利尿劑、某些避孕藥等常用藥品。

在哺乳期如果確實有必要使用相關藥物,必須和醫生商量,儘量尋找替代品。

獲取支持

可以和其他正在母乳餵養的新媽媽們多交流經驗,相互幫助。

如果媽媽在哺乳期感覺自己很脆弱,要爭取丈夫的全力支持,同時避免接觸不支持母乳餵養的人。

內容參考丁香醫生科普文章:

獻給母乳餵養的媽媽:正確「催奶」的九個建議- 丁香醫生

作者:BruceLi | 醫學科普編輯


丁香媽媽


每一個健康的媽媽都有能力母乳餵養寶寶

每一個媽媽的母乳量都足夠餵飽自己的寶寶

在看下文之前,我希望你首先要堅定自己的信念

你一定可以!

1、乳房需要更多來自寶寶的刺激。很多職場媽媽有這樣的體驗,上班時一想到自己的寶寶,或者看到寶寶的照片就會泌乳,這是一種本能的條件反射。所以,有了寶寶之後你的大腦要做適當調整,將哺乳看做頭等大事。這樣能幫助寶寶和乳房一起合力製造出更多的乳汁。如果你一直對自己說“餵奶太累了,趕緊斷奶吧!”“我奶水不夠,讓孩子喝奶粉吧!”你因為其他事情感到緊張有壓力的時候,製造乳汁的荷爾蒙就不能發揮最大的功效。

2、增加餵奶次數 。至少每兩小時喂寶寶一次。白天,寶寶如果睡覺超過兩小時,就喚醒他吃奶。晚上,也至少喚醒寶寶一次,多喂一次奶。我們說,母乳餵養要遵循供需平衡的原則,但不是所有的寶寶都會主動尋求自己所需要的東西。有些寶寶,特別是那些嗜睡的性格溫和的寶寶,如果媽媽不加引導,他們主動要求吃奶的次數會不足以滿足他們呢的生長需求。若是你的寶寶有這樣的情況,你需要更積極主動地給寶寶提供吃奶的機會。

3、延長餵奶時間。不要預先定下每側乳房喂幾分鐘的死規矩,這會限制寶寶吃奶的時間。讓寶寶吃完一側再換另一側。這樣,寶寶有機會飽食泌乳反射帶來的高脂肪後奶。如果太快換到另一側,寶寶吃到的將會是兩側乳房的前奶,雖然能吃飽,但生長所需的熱量會不夠。

4、左右交替餵奶。常見的做法是讓寶寶從一側乳房開始吃十五分鐘左右,然後換到另一側,直至吃奶結束。對於一些喜歡悠閒吸吮或容易睡著的寶寶來說,這個方法並不適用。交替餵奶時,你要仔細觀察寶寶。讓寶寶在第一側吃到吸吮強度變小、吞嚥也減少,開始安撫吸吮時,換到另一側,鼓勵他積極吃奶直至吸吮強度再次變小。這時,再換回到一側。最終,再換到第二側,結束吃奶過程。反覆靠換邊來喚醒寶寶的做法能夠鼓勵他進行長時間的積極吸吮和吞嚥,從而獲得高脂肪高熱量的後奶。這種交替餵奶的方法特別適用於貪睡的寶寶。因為他們吃奶時,往往在吃到足夠的“成長奶”之前就進入了夢鄉。還有一個可以刺激寶寶多吃奶的小竅門---在換邊之前給他拍嗝。

5、加倍餵奶。除了左右交替餵奶,你也可以加倍餵奶。在寶寶吃飽喝足之後,不要立即放下寶寶讓他睡覺,而是再抱一會。用10-15分鐘時間,抱著他或直立地揹著他,讓他保持清醒,並讓他肚子裡的氣泡排出來。這樣一來,寶寶肚子裡又有空間了。再來一輪餵奶,讓他吃飽。加倍餵奶,和交替餵奶一樣,能夠刺激更多的泌乳反射,增加乳汁的分泌量及熱量。

6、脫光寶寶餵奶。肌膚之親有助於喚醒貪睡的寶寶,刺激不太投入的寶寶去積極地吃奶。另外,你也可以脫去上身衣物,增加與寶寶的肌膚接觸。怕寶寶著涼的話,在他背上披上小毯子。

7、午睡及夜間餵奶。最能刺激乳汁分泌的方法之一就是遵循古訓----帶寶寶上床餵奶。這樣做,你和寶寶都能放鬆下來,也能刺激更長時間、更為頻繁的哺乳。同時,泌乳荷爾蒙水平也會提高。你體內的催乳素水平在睡眠中會提升,生長荷爾蒙在睡眠時也會提升,並和促乳素協作,提高泌乳量。

8、充分休息。要製造更多的乳汁,你就必須讓自己更有能量。給自己一些特別的優待—鍛鍊一下,泡會兒溫泉,每天散散步,白天睡上幾覺—只要能幫助你放鬆、讓你能專心照顧寶寶的事,就放手區做吧,這是你的首要任務。身心放鬆可以降低體內的壓力荷爾蒙,讓泌乳荷爾蒙更有效地運作,使你更加放鬆。生活中非你親力親為不可的事情其實並不多,而製造乳汁、餵養你的寶寶,則是別人無法取代的。寶寶睡覺時,你最好和他一起睡。不要試圖趁那段時間做別的事。

9、想象泌乳反射。餵奶的時候,與寶寶之間保持大量的肌膚接觸,輕撫寶寶—類似給動物理毛的動作,這有助於泌乳反射,有時,並不是你奶水不多,只是乳汁沒有成功到達寶寶。泌乳反射擠壓乳腺,使其中的乳汁流出至乳管及乳竇,寶寶就可以吃到奶了。在兩次餵奶間隔及餵奶過程中,想象寶寶在你懷中吃奶,奶水源源不斷地滿足寶寶需求。這種假象的奶流,真的可以幫助你觸發泌乳反射。


水亦田


寶寶是媽媽生命中最華麗的篇章,母乳是媽媽送給寶寶最好的禮物!

新手媽媽的迷茫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當孩子呱呱墜地的時候,作為媽媽,那種欣喜無以言表。但隨後,關於餵奶、洗澡、換尿布等一系列戰鬥便開始打響!


孩子餓了,趕緊給孩子喂糖水吧?還沒奶,先喂點奶粉吧?坐月子,要多喝雞湯補身子!奶水不夠,趕緊燉豬腳催奶……當新媽媽還未從生產的痛苦中走出,並適應這個新角色的時候,就被身邊的親朋好友的各種建議弄得昏頭轉向了。

開奶——媽媽的第一課


我們都知道,母乳是孩子最好的食物。那決定母乳餵養的媽媽,該何時開始給孩子餵奶呢?

最佳開奶時間是生產後半小時內。早接觸,多吮吸,是母乳餵養成功的關鍵。


採取正確的餵奶姿勢,讓寶寶舒服地躺在媽媽溫暖的懷抱中,小嘴像吸盤一樣含住媽媽的乳頭和乳暈,寶寶就會吧唧吧唧地吸奶。儘量讓寶寶吮吸半小時左右,充分刺激媽媽的大腦,分泌足夠的乳汁。剖腹產的媽媽在麻醉甦醒後也要儘早開奶。寶寶與媽媽的親密接觸,可以刺激媽媽乳汁的分泌,同時幫助媽媽身體的恢復。

缺奶——媽媽的煩惱


很多新手媽媽都遇到過這個問題。原因很多,開奶太遲、餵奶間隔太長、身體虛弱、心情抑鬱或緊張、營養不足或飲水不足等均有可導致奶水不足。

催奶——媽媽的必修課


1、寶寶是最好的催乳師


每個媽媽都是自己寶寶的“大奶牛”。 母乳的神奇之處在於:寶媽的身體會根據寶寶的食量調整自己的泌乳量。母乳的營養成分也會隨著寶寶的生長自動調整。只要沒有特別的疾病,寶媽們都能夠產生足夠的乳汁哺餵自己的寶寶。寶媽們要有足夠的信心,堅持母乳餵養。




乳汁不夠時,要堅持讓寶寶多吸,多刺激乳房。每次餵奶時要把兩側乳房的乳汁排空。如果乳房裡長期有存奶,大腦會得到反饋,產生的乳汁就會越來越少。寶寶吃不完的奶,要及時用吸奶器吸出保存或用手擠掉。

2、愉悅的心情


愉悅的心情是保證母乳充足的重要因素。媽媽的心情不好,乳汁分泌會受很大的影響。所以家庭成員要創造舒適的環境,提供美味的飲食,讓寶媽開開心心的。

3、充足的飲水量


乳汁的成分複雜,有上千種營養物質,但80%以上是水。想要乳汁充足,首先要保證足夠的水分。這就是寶媽們每天喝各種湯湯水水的原因了。白開水、果汁、牛奶、豆漿、靚湯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4、營養均衡是關鍵


想要高品質的乳汁,營養均衡很重要。各種豆製品、穀類、蔬菜、水果、肉類,搭配著吃,保證充足的蛋白質、維生素、脂肪、礦物質等營養。健康、多樣化的飲食,不僅會增加乳汁的分泌,滿足寶寶的生長需要,還能幫助媽媽身體的恢復。



5、常見的催奶食物


幾乎每個新手媽媽都想得到秘方,讓自己成為一個合格的“奶牛”! 這個時候,各種營養湯就派上用場了。如土雞湯、牛肉湯、羊肉湯、鮮魚豆腐湯、豬蹄湯、排骨湯、鮮蝦湯等,不僅富含優質蛋白,且味道鮮美,易於消化吸收。但要控制脂肪的攝入,喝湯時把上層的油脂撇去,因為過多的脂肪會阻塞乳腺管,引起乳汁減少或者乳房脹痛。特別是剛開奶的媽媽,乳腺管未完全疏通,此時進補太油膩的食物,很容易造成堵奶,引發乳腺炎。在做湯羹時,放點通草、當歸、黃芪等補虛通乳的中藥,做成藥膳,催乳的效果更佳。如通草豬蹄湯,王不留行母雞湯,通草鯽魚湯,參芪豬蹄湯等。

6、中藥催乳有妙招


中醫藥在治療產後缺乳方面歷史悠久,療效顯著。中醫認為,乳汁由氣血化生。氣血充沛則乳汁充盈,氣血虧虛則乳汁不下或缺乳。乳房屬胃,乳頭屬肝,肝氣調達則乳道通暢。肝鬱氣滯,則乳汁運行受阻。在中醫看來,產後缺乳主要有氣血虛弱、肝鬱氣滯和痰溼壅阻三類。現根據缺乳類型簡單介紹下常用的催乳中藥。



1、氣血虛弱型


本型多因脾胃虛弱,中氣不足或產後失血過多引起,表現為乳房柔軟,疲倦無力,頭昏氣短,面色萎黃,食慾不振或者腹脹便溏,舌淡,苔白,脈細。治療需補氣養血,健脾通乳。如《傅青主女科》中的通乳丹。常用藥物有當歸、黃芪、人參等。


黃芪是常見的補氣藥,具有補中益氣、昇陽舉陷、益衛固表、利水消腫等作用。當歸是常見的補血藥,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的作用。黃芪重在益氣,當歸重在養血,兩者常合用,增強補氣養血的功效。

2、肝鬱氣滯型


本型多因產後抑鬱,導致肝氣鬱結,氣血壅閉不行。表現為乳房脹硬,精神抑鬱或易怒,失眠,胃脘脹滿不適,乳汁不行或微熱,舌苔黃薄,脈弦細。治療以疏肝解鬱,通絡下乳為主。常選用具有疏肝理氣、解鬱作用的柴胡、青皮、白芍等中藥;通絡下乳藥有王不留行、穿山甲、通草、漏蘆、路路通等。

穿山甲有活血消癥、通經、下乳、消腫排膿的作用。性善走竄,能通臟腑、經絡,疏通氣血而下乳。

王不留行有活血通經,下乳,消癰等功效。本品苦洩宣通,行而不留,能行血脈,通乳汁,常與穿山甲同用,所以有“穿山甲、王不留,婦人服了乳長流”的傳說。



通草有清熱利溼,通氣下乳的功效。其通胃經,使胃氣上達而下乳汁,用於產後乳汁不下或不暢。常與穿山甲、川芎、甘草等配伍使用,或與豬蹄燉湯。

蒲公英是一味治療產後缺乳及乳腺炎的良藥,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溼通淋的功效。蒲公英可以疏通乳腺管阻塞,並促進乳汁分泌,對因肝氣鬱滯引起的乳房脹痛效果顯著,氣血虧虛者慎用。

3、痰溼壅阻型


本型多因脾腎陽虛,補養太過,水溼運化不利,體內的水谷精微溼濁成痰,壅阻乳絡,導致乳汁稀少或無乳,乳房豐滿,柔軟無脹感,形體肥胖,胸悶泛惡,舌胖苔白膩,脈沉細。治療以健脾利溼,化痰通乳為原則。處方中常用到陳皮、半夏、茯苓、薏苡仁等藥物。

所以,新手媽媽不用愁,保持愉悅的心情,輔以合理的飲食,科學地開奶、催奶,實現純母乳餵養不是夢。





感謝審稿專家: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 劉東

以上由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藥學部 隆清娥 提供答案!


藥盾公益


追奶,是每個媽媽的必經之路;“奶牛”,是每個媽媽的終極目標。6個月的追奶歷程,刻骨銘心;滿足寶寶最基本的要求,義不容辭。我是一個在追奶的路上逆襲的媽媽,我希望我的一些親身經歷,給繼續在追奶路上奔走的媽媽一些建議和信心。


一、湯

湯是最下奶的,比如豬蹄海帶湯、烏雞湯、鴿子湯、大骨頭湯、鯽魚豆腐湯,等等等等......但湯也是有講究的,媽媽們可以在湯中加點通草,幫助下奶,如果怕湯中的油大,寶寶還太小,吃了這樣的奶水容易拉肚子,那就在熬湯的時候,把浮在上面的油撇掉,喝下面清澈的湯,寶寶就不容易拉肚子了。

二、熱水

喝熱水也有助於增加下奶量。餵奶的媽媽經常會口渴,多喝熱水,既能解渴,又能排汗,還能增加奶水的數量。



三、木瓜牛奶

把木瓜切成小塊,用牛奶燉,但是要注意勤攪拌,別熬糊了。


四、六通蒸雞蛋

這個算是一個偏方吧,追奶心切,任何的方法我都要試一試,萬一就好使了呢。拿六個雞蛋打在盆中,不需要加水以及任何調味料,在雞蛋上放六個六通,蒸完吃雞蛋。如果一頓吃不完,那就一天內吃完,畢竟6個雞蛋,實在有點多,試完這個方法,我的奶水真的見多。

五、山藥粉

婆婆為了給我調理身子,買了一箱山藥粉,沒想到山藥粉還有下奶的功效,吃的時候可以拌點紅點,不僅口感好,還下奶。

六、覆盆子葉茶

這個是聽我朋友介紹的,說覆盆子葉茶又下奶的功效,買回來泡水喝。

七、羊油煎雞蛋

這個也算是一個偏方,但是針對個人體質不同,有的人吃完,奶會增加,有的人則沒什麼反應,比如我。

八、好心情和堅定的信念

心情和信念是奶水多少的決定性因素,如果有個好心情,並堅信自己是可以的,奶水就會增多,如果總是陷入循環的恐懼和緊張中,那麼奶水就會越來越少。所以,在哺乳期,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沒有什麼事是比寶寶吃飽更重要的了!

以上的八條就是我的親身感受,希望能給寶媽們一些建議和信心,最後祝願每位追奶的媽媽都能逆襲成“奶牛”!


超人麻麻說育兒


產後母乳不足,是因為沒喝催乳湯?NO!因為沒找催奶師催奶?NO! 沒用吸奶器?No!



通常大家都會在產後喝一些湯類,比如豬蹄湯,鯽魚湯,其實媽媽們下奶不要迷信湯類。

因為只要你母乳餵養做得對,做的科學,就是喝水也能下奶

下奶最重要的是正確的母乳餵養方法!

只要餵養方式正確!每一個媽媽都會有充足的母乳餵養自己的寶寶!

凡是母乳不夠的都是餵養方法不正確,而不是喝不喝湯的問題。




怎麼做?

  1. 產後儘快讓孩子吃奶!刺激乳腺分泌乳汁!別等到幾天之後再讓寶寶吃。餵奶次數越多,產奶量就會越多! 不要遵循什麼寶寶吃奶時間表,只要寶寶餓了,就喂!
  2. 母乳中大部分是水分,大家一定要多喝水
  3. 我們來說說這些下奶的湯,不是說這些湯沒有用,只是這並不會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只是促進作用,我們喝一些營養的湯類,可以給媽媽提供足夠的營養,對於下奶還是有幫助的



祝好 ^_^


薄荷媽媽


90%母乳媽媽不知道的下奶秘籍,文末還有下奶食材推薦!

1.

儘量讓寶寶多吸

一般情況下,母乳是越吸越多,就算剛開始奶水不多,也要讓寶寶多吸:一來滿足寶寶吸吮的慾望,二來幫助媽媽早開奶。每次餵養時,儘量讓寶寶一次吃完,這樣更容易發奶。

寶寶吃了多少,乳房收到的信號就是多少,下次就會分泌相應的量以滿足寶寶的食量。如果吃完的話,下次就分泌更多。

2.

兩邊乳房餵養次數、時長要一致

親喂10~15分鐘為宜,兩邊乳房餵養次數要一樣。如果寶寶吃完一邊就飽了,下次一定要記得喂另一邊。這樣做能保證兩邊乳房的奶量一致,不會出現一邊多一邊少的情況。

3.

經常熱敷乳房

乳房、乳頭要經常擦拭,用熱毛巾擦拭或熱敷都是不錯的選擇。用熱毛巾敷,不僅能夠助於下奶,還以軟化乳頭上的死皮,保證寶寶的口感。

4.

飲食是下奶的關鍵

月子以燉湯類為主,容易消化吸收,利於母乳的分泌。飲食以清淡為宜,切忌辛辣食品,營養要均衡,縈素搭配得當,不能挑食。媽媽食物清淡寶寶就不容易上火便秘。文末有下奶食材推薦。

5.

保持愉快的心情

剛生完寶寶的媽媽,特別是頭胎媽媽,對於身份的轉變會變得手足無措,月子裡可能會煩躁發脾氣,甚至產後抑鬱。

各位媽媽一定要保持好的心情,有不開心的事千萬不要積怨在心,及時和家人溝通,不然會影響乳汁的分泌,直接關係到寶寶口糧的質量哦。


下奶食材推薦:

1.小米

小米比較溫和,口感柔潤,人體易吸收易消化,能量高,維生素豐富。有位北方朋友告訴朵媽小米粥在北方是月子餐必備,不僅能發奶,還能養胃,朵媽胃不好,偶爾還胃疼,所以小米粥就成了選擇之一。

2.土雞

朵媽對它的感情很特殊,因為剖腹產,不能第一時間讓朵朵吃到初乳,隔幾天後才催奶,當時怎麼催也不來奶,甚至想到了催乳師。後來正是喝了土雞湯就成功的當上了奶牛,各位媽媽不妨試試。朵媽一般只喝雞湯,偶爾吃點雞大腿,但月子前十天基本以湯湯水水為主,很少進食固態食物。

3.鯽魚

鯽魚的肉質細嫩,湯水更是通乳良品,對新媽媽通乳有很明顯的效果。日常發奶或者奶水不足時,喝上一碗也十分有效。它既可以補虛,又有通乳發奶的作用。

4.豬腳

花生補血,豬腳發奶,兩者一起燉,既能補虛弱的身體,又能發奶保證寶寶的口糧;黃花菜口感清爽,和豬腳一起燉湯,能稀釋油膩味,通乳發奶,緩解媽媽產後母乳不夠的情況;黃豆通乳發奶、養顏美容,生津潤燥,營養豐富,味道清香。


5.豬肚

豬肚子發奶是朵媽家鄉的說法,月子裡要求必須吃。朵媽月子喝過,對我來說,它的發奶效果不及其它幾種,如果各位媽媽是急需發奶,朵媽不推薦食用豬肚子湯。


END

我是朵朵媽媽,為寫文章放棄減肥的職場媽媽。做及格的職場媽媽,帶娃、職場、婚姻、生活,關注我們,讓你每天都進步一點。

朵媽是大王


看到經常有媽媽說,好像我奶水不夠,是不是因為乳房小啊,是不是因為吃得不夠好啊?吃什麼能夠讓奶水多呢?還有什麼方法能夠讓奶水增多呢?

點點出生到今天有80多天了,幸運的是點點一直純母乳,點點媽媽也從沒遇到奶水不夠的問題。就在昨天,點點媽媽還因為小點點多睡了一會,沒及時吃奶而用吸奶器吸出了一大瓶奶呢。

所以呢,今天點點媽媽就和大家分享下我是如何變成大奶牛的。

其實這都要歸功於我的媽媽(阿花月嫂),就是點點的姥姥了。

點點從產房推到病房,大約過了半小時,點點姥姥就催促點點媽媽趕緊讓點點吸吮乳頭,因為點點媽媽是順產,在病房觀察2小時之後,基本上就已經有所恢復了。所以,讓點點及時吸吮乳頭是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我媽媽常說,寶寶才是最好的通乳師。

第二天就有些漲奶了,漲奶之後,我媽媽熱敷之後,再幫忙揉,如果點點正好要吃呢,就給點點吸,不吃也讓點點爸爸吸過,不過點點爸爸比較笨,幾乎沒有吸出來,還吸得疼,後來就用吸奶器吸,保證及時將奶排空,以防淤結。每次點點醒來要吃的話,不論有沒有漲奶我媽都是讓點點先吸至少10分鐘再說,哪怕點點這期間有些不情願也必須吸。第三天開始奶水就暢通了。雖然中間也會有漲奶,但是乳腺管通了,只要有奶,要麼就是讓點點吃,要麼就是用吸奶器吸出來。大概就是這麼個過程,就很自然的通了。

可能還有媽媽會問,點點媽,平常你吃的什麼呢?其實點點媽真的沒有刻意補過。

大家可能還是會將信將疑,那我再和大家分享一個原理,也是之前在朋友圈分享過的。

奶水足夠=正常的乳腺組織+完好的神經通路和導管+足夠的激素和激素受體+有質量的母乳餵養和乳汁排出。

所以奶不夠的媽媽,要先看看到底自己是什麼問題。

首先正常的乳腺組織,就看你發育了沒有?這個和乳房的大小沒有任何關係。先回想下青春期是否有過乳房增大,在孕期是否有變化。幾乎90%的正常女性都是發育了的。

其次是看是否有一個完好的神經通路和導管,除做過隆胸手術或是胸部動過刀子的媽媽要去確認下,大多數媽媽都是正常完好的。

第三個,是否有分泌了足夠的激素和激素受體。激素水平異常的媽媽,比如糖尿病的媽媽,甲減的媽媽等,可能會有一定影響,但只要在孕期控制得好的話,產後通常也不受影響。當然最關鍵的泌乳素,是要靠寶寶去吸吮的。不吸吮,泌乳素就很少,自然激素就不夠了。而激素受體呢,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激素是鑰匙,而受體是鎖,這個鎖在乳房裡,鑰匙才能起作用。受體的多少,是根據媽媽產後那幾天餵養的頻率來決定的。喂的越多,受體數量越多,接受到的產奶的激素水平也就越高。你喂的越少,受體產生的越少,那麼激素水平很高,你也接受不了。所以產後幾天大量的吸吮和餵養非常的重要。

第四個,有質量的母乳餵養和乳汁排出,這個是大多數媽媽奶水不足的原因。不給寶寶吸或者一天只吸兩三次,這些都導致媽媽的乳房無法得到頻繁的餵養,從而導致泌乳素偏低,受體偏少。乳汁等到漲了再喂,而不是頻繁的喂,從而導致了乳汁存在乳房裡面,裡面的抑制泌乳因子起作用,最後就回奶了。

總結一下,其實要想奶水多,主要是三點,這三點是已經講過很多次的。首先就是保持愉快的心情,千萬不要慪氣,煩躁,著急上火的,這都是回奶利器。我媽媽說,在她所接觸的新媽媽中,剛開始奶水都很好的,後來奶水不足的,一半以上是因為這個原因。第二點呢,就是要頻繁的讓寶寶吸,而且是含住乳暈吸,不斷的刺激乳房分泌足夠的激素和激素受體。第三點,平常保持營養均衡,葷素搭配好就好了,沒有必要刻意吃什麼東西。或者說如果奶水不足,不要指望通過吃什麼東西就能夠立即下奶。先找到真正的原因是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月嫂阿花


很多母乳餵養的媽媽會遇到奶水不足的問題,孩子吃不飽,又哭鬧,又不想加奶粉,那該怎麼辦呢?我們可以利用一些小方法增加奶水。


我家老大母乳餵養了2年,老二母乳餵養了2年又7個月,母乳的過程中也遇到了奶水不足,下面我來分享幾個有用的小妙招。

1.可以喝產後方(其實生完孩子很久的也可以喝)核桃仁20克,大棗10枚,木耳幾朵,生薑30克,加水煮熟後加一點米酒喝,可以一天兩三次,效果很好哦!

2.早睡,熱敷肚子或者艾灸腹部,保持良好的心情,乳房可以熱敷

3.按摩:太沖穴,少澤穴,膻中穴,每個穴位3-5分鐘,一日數次。

4.下奶方:路路通10克,生黃芪30克,當歸10克,黨參15克,桔梗10克,山甲3克,香附10克,柴胡10克,水煎服,一般三天內有效。

5.增加吃奶次數,母乳是按需給的,孩子多吃奶,多刺激乳房分泌,奶水就會越來越多。

母乳是對孩子最好的餵養方式,能幫孩子提高免疫力,增強體質,每個媽媽都要相信自己有足夠的奶水讓孩子,加油!為堅持母乳餵養的媽媽點贊!


中醫育兒的媽媽


哺乳期如何增加媽媽下奶量?

分享一個來自網友分享的真實經歷

我二寶男寶,今天4個月25天,純母乳,20斤,69cm。出生時6.66斤,50cm。可以說充足的奶水是二寶快高長大的關鍵。

要說奶水有多充裕?二寶吃完後,每週多餘約25袋(每袋平均250ml),我同時送給兩個母乳不夠的寶寶。

其實我並不是天生的大奶牛,第一胎的時候,4個月多老大就不夠吃了。對比老大老二的經驗,總結出來幫助各位母乳餵養的媽媽們。

首先,心態要好!好的心情是好奶水的基礎。老大那時候跟婆婆住,各種抑鬱,自然影響到奶水分泌。老二的時候已經做好自我調整,懷孕時三口之家和諧幸福。生老二坐月子全程都沒讓極品婆婆過來,心情可以說美美噠。

第二,兩三天開奶非常重要。寶寶出生後,無論順還是剖,無論有沒有奶水,都要讓寶寶使勁吸。如果寶寶有狀況放新生兒科,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吸奶,要用吸奶器使勁吸。

一般情況,三天內會下奶。

第三,開奶後要做好通乳。三天後奶水下來了,一般媽媽們都要喝下奶的湯湯水水了。這時候一不小心就會堵奶!堵奶不僅僅可能會引起發燒,更影響後期乳汁量。怎麼辦?無論是否堵奶,都要找專業通乳的醫生在一週內通幾次,一來確保乳腺無結節,二來通過按摩刺激也能促進乳汁分泌。

不要心疼錢,不要不捨的找醫院通乳的,我一直認為用錢能解決的事情,是最省錢的。比如我,全母乳省奶粉錢就省了很大一筆。

第四,月子期間注意飲食,堵了通、沒奶催,多吃溫補的食物,多吃蛋白質含量高的湯水。水果、蔬菜、雜糧等,要搭配合理,不要用老傳統坐月子,什麼不能吃蔬菜不能吃水果不能吃鹽的都是非常錯誤的。飲食均衡,才是奶水充足的保障。

我認識一個媽媽,月子期間完全不吃蔬菜水果,結果大人小孩都便秘,身心俱疲,奶水沒出月子就沒了。問她為什麼不吃,她說蔬菜水果都寒涼,吃了得月子病……我也懶得去跟她解釋爭辯了。

第五,充分休息。休息不好不僅僅是身體機能會紊亂,還有一個問題重要原因就是休息不好人一定會心情不好,心情不好一定會影響奶水。生娃後要把握一切零星時間好好休息。能睡就不要醒,能閉眼養神就不要睜眼。寶寶的事情能交給月嫂就不要自己動手。你陪寶寶的時間會有很久很久,月子裡,你的任務是先搞定自己。

第六,要勤快吸奶。如果寶寶不勤快,你要勤快用吸奶器狂吸,吸得越多,產的越多。記得,

每次都要洗空!

每次都要洗空!

每次都要洗空!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如果不洗空,一來可能會導致堵塞,另外,也影響奶水分泌。

第七,要堅信自己是個大奶牛,一定可以有足夠的奶給寶寶。心理暗示會讓欺騙你自己的身體,身體機能會相信你的心理暗示。於是,你可能就真的成為一個大奶牛了!

如果以上七點都做好了,還是無奶。那麼就加奶粉。雖然母乳好,但是奶粉一樣可以養好寶寶。不能母乳或者全母乳,給寶寶吃奶粉一樣可以讓寶寶健康成長。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不能母乳也不不要走對不起孩子的心理暗示。

記得,順其自然。寶寶怎麼都會長大,快一點,慢一點,胖一點,瘦一點,吃母乳,吃奶粉,最後都會長大。回頭看看,就虧認為自己有些行為很偏執,完全是跟自己過不去。實在沒有必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