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哺乳期,乳房軟趴趴的是不是奶水少?

世界太大走不動


導讀:懷孕後,女性的身體會發生一些變化,很多孕婦會發現懷孕之後,乳房會變大,這是正常的現象。因為懷孕後,由於各種孕激素的分泌,乳房會發生一系列變化,為孩子出生後的哺乳期做準備。

即使現在有很多各種各樣的奶粉,聽起來非常有營養,但是總覺得無論奶粉有多好,都沒有母乳好。很多寶媽都希望自己奶水充足,可以直接給寶寶餵母乳,一些乳房不是很豐滿充盈的寶媽總是擔心自己奶水不夠。但是,哺乳期,乳房軟趴趴的是不是就代表奶水少呢?

乳房軟趴趴的不一定是奶水不足。

孩子剛出生,寶媽的乳房可能會比較漲滿一些,但是餵養了一段時間後,特別是到了寶寶三四個月左右,會發現乳房不再那麼漲,有點軟趴趴的了。

很多寶媽就開始擔心了,乳房軟趴趴是不是乳汁不多了,會不會很快就沒有母乳喂寶寶了。其實不用過於擔心,乳房不是一直都漲硬著的,在過了漲奶期後,乳腺會不再膨脹著,恢復正常的狀態。

特別是剛喂完寶寶,乳房就會軟下來,但是通過休養,等到寶寶下次吮吸乳房,又會分泌足夠的乳汁。因為這個時候乳房已經開始根據寶寶的需求量來提供乳汁,寶寶需要多少,就分泌多少

如果一直都漲奶,反而是不好的,供大於求,這對於寶媽來說反而是不好的,因為剩餘在乳房中的乳汁,需要寶媽自己把它排出,否則一直淤積在乳房中,會導致乳房脹痛,甚至誘發乳腺炎

但是,如果寶媽的乳房一直都是軟趴趴的,那就要考慮是不是奶水少了。那怎樣判斷奶水不足?

一、根據寶寶發育情況

嬰兒期的寶寶的發育可謂是肉眼可見,也就是他們的發育情況還是比較明顯的。

寶媽可以通過上網或者去醫院諮詢,得到一份嬰兒發育的標準表,那裡有寶寶每個階段的發育情況標準。寶媽可以根據這些標準,在每個階段對寶寶進行測量,然後對照標準表,是否在正常的範圍內

如果發現寶寶的體重嚴重低於標準體重,那就要考慮是不是奶水不足,沒能夠滿足寶寶的發育需求

二、觀察寶寶排洩物

母乳餵養的寶寶,便便應該是粘稠的糊狀的,如果發現寶寶的便便是綠色的呈泡泡狀,那就是不太正常了,有可能是營養不良導致的

還有正常情況下寶寶每天排尿的次數有六次左右,如果發現寶寶一天都不怎麼尿尿,可能奶水不足,寶寶都沒有怎麼吃飽。

三、觀察寶寶睡眠狀況

都說了吃飽好睡覺,餓著是睡不著的。如果寶寶吃飽了,他能夠持續睡上兩三個小時。如果發現寶寶睡得不夠一個鐘就醒來哭鬧,可能他是被餓醒了。

四、聽寶寶喝奶的聲音

如果奶水充足,我們可以聽到寶寶在吃奶的時候發生咕嚕咕嚕的吞嚥聲。如果我們發現寶寶吮吸了半天,沒怎麼吞嚥,那可能就是奶水不夠。

重要提示:判斷寶媽奶水足不足要根據寶寶的情況來判斷,單單從乳房的狀態來看,是很難看得出來的。如果寶寶發育正常,即使乳房不是滿漲的狀態,一樣是奶水足夠的。

如果奶水不足,可以吃一些催奶的食物下奶;可以請催乳師來幫忙催奶;也可以搭配一些膳食來滿足寶寶的需求,主要是寶寶能夠健康發育。

今日話題:你知道有什麼下奶的食物嗎?歡迎評論留言。


格格巫育兒


哺乳期,乳房軟踏踏,很多媽媽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哺乳期乳房軟趴趴並不代表奶水少,通常乳房軟踏踏有兩種情況,媽媽們一定要分清。

哺乳期乳房過軟不夠飽滿,第一種情況是奶水真的不夠;另一種情況是供需平衡。很多新手媽媽因為經驗不夠總是分不清是奶水不夠還是供需平衡。

乳房過軟可能是奶水不夠

奶水不夠的情況最常出現在哺乳期剛剛開始的時候,尤其是在月子快結束的時候,因為母乳和寶寶有一個適應過程。記得當年我女兒就是剛出生的前兩個禮拜,每次都是吃了睡睡了吃,奶水每次吃不了,但是快出月子的時候,孩子突然睡眠減少,吃奶頻率增加,乳房每次餵奶之前都是軟趴趴,這個時候乳汁已經明顯不夠了。

媽媽們如何來判斷乳汁不夠?

看出現的時間

乳汁不夠最常出現在產後第二個月,隨著孩子睡眠清醒時間越來越長吃奶的頻率也會越來越多,奶水的量供不上寶寶的需求出生後第二個月孩子最容易出現乳房從飽滿變得軟趴趴。這個時候是媽媽的奶水分泌和寶寶的生長需求之間在磨合,因為寶寶生長的速度很快,所以這也是哺乳期內正常的情況,媽媽們只需要堅持母乳餵養,保持餵養頻率,奶水很快可以追回來。


觀察孩子的變化

  • 聽吞嚥聲

如果乳房中乳汁不夠,寶寶是吃不飽的,想要知道孩子是否已經吃上了奶水,可以聽寶寶的吞嚥聲,觀察寶寶是都有吞嚥的動作。如果乳房過軟,但是孩子依然吃的時間比較久,就證明乳房裡有乳汁。相反,如果孩子只是吃了幾口就吐出了乳頭,證明孩子吃不飽。

  • 看寶寶變化

如果每次都能吃飽,寶寶會表現出愉悅的表情,每次吃完母乳之後還會主動的吐出乳頭,吃完奶後會和大人互動。如果沒有吃飽,孩子通常的表現會相反,愛哭鬧,吃奶頻率增加,時間間隔變短。吃上幾口就會吐出乳頭,甚至邊吃奶邊哭鬧還會撕扯乳頭。


有這些特徵證明達到了供需平衡

供需平衡指的是媽媽的母乳量和寶寶的需求量之間已經出現了一種平衡,一旦這種平衡出現,乳汁的分泌就不會因為過多而造成漲奶,所以一旦母乳達到供需平衡,媽媽的乳房就不會再次出現漲奶的現象。

供需平衡通常出現在哺乳期3-6個月之後

嬰兒的成長在出生後前三個月長得最快,孩子的奶量也會變得越來越多,等到身體快速增長的時期一過,母乳餵養就會漸漸達到供需平衡,所以這種供需平衡通常出現在哺乳期3-6個月之後,因為孩子奶量的攝入逐漸穩定,所以更容易達到母乳供需平衡。

乳汁的分泌狀態

乳房達到供需平衡之後,乳汁的含量並不會減少,如果媽媽去按壓乳房,會發現乳暈中的乳汁會特別多,如果手法正確或者是用吸奶器會有奶陣出現。也就是乳房雖然軟,但是不影響泌乳量。

但是如果乳汁不夠,不管是按壓乳暈還是用吸奶器,吸出來的乳汁量會比較少,也不會出現奶陣等現象。



觀察孩子的吃奶狀態

一旦乳汁達到供需平衡,即使是乳房過軟依然不會影響寶寶吃奶。孩子的吃奶狀態會特別好,吃奶時間正常,不會過短;吃奶狀態良好,不會哭鬧;身體發育正常。

乳汁夠不夠,除了看乳房狀態,還應該看看寶寶狀態,所以乳房軟有可能是真的奶水不夠,也有可能是供需平衡,媽媽們要分清,別餓到寶寶了。


豌豆媽媽育兒


作為一名母乳餵養的媽媽,在寶寶嗷嗷待哺的時候,我掏出軟趴趴的乳房準備餵奶,一旁的婆婆卻來了句“乳房軟趴趴的!,奶水肯定不多”,這句話相信很多母乳媽媽都聽到過,婆婆話音剛落,別提我有多難受了,委屈、自責……

哺乳期,乳房軟趴趴的是不是奶水少?

乳汁分泌原理:在寶寶剛剛出生的幾個月,母乳媽媽肯定會出現漲奶的情況,尤其是到了哺乳時間,寶寶遲遲不醒,乳房就會自動分泌乳汁。這種情況等到一定月齡以後就會自動消失,那是因為乳汁是通過寶寶的吸吮刺激才分泌的,剛開始乳房還未掌握好寶寶所需的量,再加上寶寶吸吮頻繁,就會分泌過量的乳汁,通過一段時間的磨合,乳房已經清楚知道寶寶的吃奶量,就會分泌剛剛好適合寶寶的乳汁,不再產出額外的乳汁!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奶水供需平衡。



奶水不足的表現都有哪些?

1、餵奶間隔時間短、頻繁,每次餵奶持續時間長,寶寶一邊哭一邊不捨鬆開乳頭。

2、寶寶一體重增長過慢,正常情況下,新生兒出生5天以後,平均每天以15~30克的速度在增長。

3、寶寶排便次數少,正常情況下寶寶一天小便至少在6次以上,每日大便次數少於3次,且顏色呈綠色。

4、吃奶後睡眠時間短,不踏實。

5、寶寶吃奶時聽不到吞嚥聲,而且哺乳前後乳房沒有明顯變化。

母乳餵養的媽媽一定要樹立信心,保持愉快的心情、科學催奶、保證充足的睡眠才能實現全母乳餵養。

初出茅廬的國家高級育嬰師,多平臺原創作者。一個集逗比與專業一身的媽媽,帶你瞭解更多孕期、育兒、產後護理知識。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慧說育兒


您好,我是【好媽媽學育兒】,用自己親身帶娃的經歷,陪你一起分享有趣的育兒知識!

哺乳期的奶水是否充足,是不能單純的靠乳房是軟或者硬來判斷的。

壹、哺乳期乳房軟趴趴的,可能有以下兩種原因。

第一、真的奶水不足

一般乳房軟趴趴的證明不漲奶,母乳分泌量確實不是很充足。

第二、母乳分泌已經達到寶寶的供需平衡

有的時候並不一定是奶量不足,而是因為在寶寶吃奶的過程中,母乳分泌會隨著寶寶的食量而變化。最開始可能不夠吃或者經常漲奶。經過一段時間,就會達到寶寶吃奶的供需平衡。

貳、怎樣判斷寶寶是否吃飽?

第一、看寶寶的大便和小便情況

一般情況下,專業角度來說新生兒一天之內小便6-8次,大便3-4次,就證明寶寶吃飽了。

但是事實的情況是,每天寶寶大小便遠遠比專業角度說的的要多很多。所以根據大小便來判斷的時候,要依據實際情況。

第二、寶寶的吃奶情況

一般情況下,母乳夠吃的情況下,按需餵養即可,大多數情況是2-4個小時喂一次。

新生兒吃奶一般需要15-20分鐘的時間。如果寶寶的吃奶時間持續過久。很有可能是寶寶沒吃飽。

第三、寶寶的睡覺情況

吃飽了的新生兒以睡覺為主。吃飽了的寶寶一次睡覺至少2個小時。甚至2-4個小時。

月子中的新生兒,如果吃完奶不睡覺或者睡眠時間過短,首先要排除的就是沒有吃飽。

第四、寶寶的發育情況

新生兒滿月以後,一般要漲3斤左右。可以根據寶寶的體重來判斷寶寶是否營養充足,奶水夠不夠吃。


叄、母乳餵養的誤區

第一、吐奶是因為寶寶吃的太飽了

有很大一部分新生兒吃完奶會漾奶或者吐奶,很多家長都以為是吃的太飽了。其實不盡然。新生兒的胃處於水平狀態,有時候餵養不當或者受涼會導致寶寶吐奶。

第二、寶寶哭鬧是因為餓到了

新生兒除了睡覺就是哭鬧,所以新生兒一哭媽媽就餵奶,導致到底新生兒是不是能吃飽,媽媽也不知道了。

新生兒哭鬧的原因有很多,除了餓了以外。也可能是拉了、尿了、熱了、涼了、肚脹了等等。

第三、怕寶寶上火,要多喂水

六個月以內的寶寶,純母乳餵養是不需要喝太多的水的,因為喝水過多勢必會影響寶寶的吃奶量減少。奶量不夠很有可能導致寶寶營養不良,甚至低血糖。

第四、母乳沒營養,還是要給寶寶加奶粉

奶量足夠的母乳,完全可以達到6個月以內寶寶的營養所需。所有的奶粉都是仿照母乳的,所以,還是要堅持以母乳為主。



肆、怎樣有助於哺乳期媽媽增多母乳分泌量

第一、最佳的辦法就是寶寶多吸吮

這個是最佳的辦法,寶寶越吸吮,越會刺激媽媽的乳汁分泌。

第二、可以找催乳師多按摩,刺激乳汁的分泌

催乳師將乳腺都按摩通透,自然奶量的分泌也就多了。

第三、刺激乳汁分泌的藥物

大寶的時候,我喝了將近兩個月的刺激乳汁分泌的中藥,後來真的漸漸夠孩子吃了。

結語:母乳餵養寶寶,奶量分泌足夠的話完全夠寶寶的營養所需。但是事實證明,乳房的大小以及乳房軟趴趴的,不是一定和奶量掛鉤的。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也是一位職場媽媽,好媽媽學育兒,育兒路上陪你一起成長,如有育兒疑問,歡迎隨時來交流!

(文章中圖片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好媽媽學育兒


哺乳期,乳房軟啪啪的是不是奶水少?

對於小寶寶來說,母乳是最完美的食物,母乳餵養也成了更多媽媽的選擇。可是在很多新手寶媽的認知裡,有奶的寶媽應該是乳房脹鼓鼓的,裡面的奶水多的寶寶吃都吃不完,奶脹就說明奶水足夠,反之就說明奶水不夠!

但其實不是這樣的,不管奶多奶少,大多數媽媽都會在3、4個月內明顯感覺到奶陣減少了,乳房也不再總是脹硬了,但是親喂時能很快就來第一個奶陣。每個媽媽的乳房“遲早都會變得不脹硬”,月齡越大,奶陣和脹奶越少,奶夠的媽媽都這樣。

過了生理性漲奶期後,如果乳房得不到足夠的吮吸刺激,已經膨脹了的乳腺組織,就會鬆懈下來,會呈現一種軟軟的狀態,但這並不代表媽媽奶水少。

寶寶所需求的奶量和媽媽分泌的乳汁達到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這樣的狀態是非常好的,不會 給寶媽的乳房帶來負擔,也能夠給孩子帶來足夠的營養!是非常好的一種狀態!

奶脹對女性乳房的護理是沒有多大好處的,會給女性的乳房帶來負擔,有些女性奶脹的過於厲害,還有可能出現堵奶或者是其它一些不好的情況,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了。

奶脹並不一定就是好事,乳房軟並不是就說明孩子奶水少,哺乳媽媽們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判斷,只有適合的方式才能夠讓孩子健康的成長!

乳房充盈奶水充足,寶寶吃奶以後乳房就會軟下去,如果長時間軟軟的,是一種信號,提醒媽媽們,寶寶的吮吸不夠,越軟才越要多吸,通過寶寶的吸吮刺激,乳房來了奶驚,奶水就會多起來。餵奶時媽媽也要時常地愛撫寶寶,別讓他一直睡,增加寶寶的有效吸奶時間,不然反覆醒了睡,睡了吃,很折騰,奶水也多不起來。

怎麼判斷母乳是否充足

判斷母乳是否充足的方法不少,但我認為參考價值大且評估誤差小的最佳判斷方法,就是通過寶寶的排洩物判斷。

因為不管餵養過程是否順利,有什麼表現,不管媽媽、乳房和寶寶配合得如何,終極結果會直觀地反映在排洩物上,所以參考價值很大。統計一日大小便次數對普通家長來說也不是難事,這是一個適用於至少6天以上未加輔食的寶寶。有可能出現的個別情況,就是攢肚。

乳房軟,建議乳媽媽的飲食起居要安排得當,不要過度勞累,睡眠應充足;飲食要富於營養,多補充蛋白質,多喝些雞湯、魚湯、排骨湯、鯽魚湯或豬蹄花生湯、豆類等,也有助於增加奶水的分泌!

高級育嬰師,有多年母嬰護理經驗,關注母嬰健康和0-10歲孩子的養育和教育,同時也是二孩媽媽,育兒路上我們在一起! 歡迎關注銀花育兒!


銀花育兒


產後母乳餵養對於寶媽來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母乳的多少質量的高低完全影響著寶寶後期的生長髮育。為此一些寶媽在母乳餵養階段時看到自己乳房軟趴趴的就會懷疑自己是不是母乳少?

一般有經驗的哺乳期寶媽都會發現這樣的一個現象,就是產後哺乳剛來的時候,你會發現乳房異常的飽滿甚至出現脹痛感,用手輕輕的撫摸都會異常疼痛,但是隨著寶寶的吸吮這種脹痛感會慢慢消失。隨著哺乳時間的增長,寶媽的乳房又會慢慢變的送散起來,即使是奶水充足也會出現這種現象,可以說是乳房在哺乳期的一個正常變化。

那麼在哺乳期寶媽如果乳房看上去軟趴趴的是不是真的奶水少了?

1、長期哺乳的緣故

產後寶媽長期哺乳就會導致乳房出現軟啪啪的情況,看上去糟糕透了,不僅影響美觀更影響心情,有些寶媽甚至會懷疑是不是自己奶水不足的表現。

其實並非如此,而是長期哺乳使的乳房本身失去了之前原有的養分不說,寶寶的吸吮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乳房的鬆弛度。

2、產後乳房的護理不當造成

(1)一些寶媽在產後會變得異常邋遢,只要是給寶寶為哺乳加上產後缺乏正常的交際圈,使的整個人變得鬆散不去收拾自己,對於乳房缺乏得當護理。

(2)比如為了哺乳方便快捷一直不穿戴哺乳文胸,這是導致乳房出現軟啪啪的主要原因。

(3)雖然哺乳期穿緊緻的文胸很困難,不利於母乳的餵養,但是適當的哺乳文胸對乳房還是很不錯的,既可以起到提拉作用,又可以很好的預防溢乳帶來的尷尬,可以說是兩全其美的事情。

(4)建議大家在哺乳期一定要選擇穿戴合適的哺乳文胸,謹防乳房下垂變形。

簡單來說,在產後想要奶水充足除了準媽媽要攝入適當的營養物質之外,還要讓寶寶多吸吮乳頭,這樣會進一步加強哺乳的循環,保證寶寶的母乳充足。

通常產後幾天,奶水來了之後很容易產生脹奶的感覺。但是在純母乳餵養寶寶一段時間後,很多媽媽會有這樣的感受,之前頻繁脹奶的感覺沒有了,兩隻乳房也經常軟綿綿的,於是就對自己的產奶量發生了懷疑,覺得奶水不夠了,要不要添加配方奶粉,甚至想到放棄母乳餵養寶寶。

但是,沒有脹奶感覺,就表示奶水不夠了嗎?

(1)很多寶媽媽誤以為的自己不脹奶就是沒有奶,或者沒有足夠的奶來喂寶寶,還有媽媽要等到脹奶了才開始給寶寶餵母乳,這些做法都是錯誤的。

(2)事實上沒有奶脹感不等於母乳少了,只要寶寶每次喝完奶能睡覺兩個小時以上,發育達標,每天尿量至少3一5次以上,就說明奶量是可以的。

(3)產後頻繁漲奶主要是由於乳腺分泌大量的乳汁釋放到乳腺管,而乳腺管才開始啟用,比較狹窄,大量的乳汁匯聚在乳腺管導致腫脹,一段時間之後,乳房適應了寶寶的吃奶頻率,智慧的乳房就不再產出多餘的奶水,也就出現了有的媽媽出現不脹奶的現象,主要原因是泌乳達到供需平衡狀態,這種情況下寶寶不吃奶的時候就緩慢分泌,寶寶吃奶的時候就快速大量分泌,就是常說的“現吃現下”。

因此在這種“現吃現下”的泌乳方式其實是非常理想的,減少了因脹奶給媽媽們帶來的諸多不適。

因此除了讓寶寶儘快的吸吮可以避免奶水不足現象的出現外,還可以通過以下兩個方面進行調節:

1、注意適當的睡眠

女性產後身體非常虛弱,各項功能都沒有恢復到正常水平,所以需要充足的休息才能得到恢復。如果寶媽每天都忙於照顧寶寶而忽視了自己的睡眠,那麼寶媽的大腦得不到休息,就無法正常分泌催乳素,奶水量自然就會下降。

建議寶媽在哺乳階段注意休息,最好配合寶寶睡覺的時間進行休息,這樣既可以正常照顧寶寶,又不會影響睡眠。

2、保持良好的心態

女性產後激素水平還沒有恢復到正常數值前,多少都會因為身體各方面的變化而出現情緒波動,如果寶媽長時間保持精神緊張的狀態,那麼大腦刺激身體分泌催乳素的行為就會受到阻礙,導致泌乳量下降。

但如果寶媽每天都能保持良好的心態,穩定的情緒,那麼身體狀態就會處於一個較好的水平上,大腦正常刺激身體分泌催乳素,奶水量就會有所增加。

我是謙媽,用自己的實際經歷只分享大家最為關心的孕產期及育兒知識,感興趣的孕媽媽可以 關注我一起分享有趣的又有料的孕育知識。(文章配圖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沐謙媽媽育兒經


生完孩子後,很多新手媽媽都選擇母乳餵養,但是由於缺乏經驗,看到自己的乳房軟趴趴的,就懷疑自己是不是奶水少,不夠寶寶吃。

哺乳期,乳房軟趴趴的是不是奶水少?

在哺乳期,乳房軟趴趴的並不一定就是奶水少,有些媽媽乳房特別脹,反而卻沒奶水。

產後2天內,大多數新媽媽會感覺乳房軟軟的,那是很正常的事情,因為此時乳房還處在一個準備狀態,這個時候也是新生寶寶練習吃奶的最佳時間,也是我們所說的開奶的好時機。

等到產後3-7天,才會開始感覺乳房脹脹的,就是因為在這段時間,乳泌乳素上升到一定水平,才會使乳汁快速分泌。乳房這種脹脹的狀態通常會持續到產後1-2個月左右。

在這個階段,很多新媽媽會經歷生理期漲奶,通常會出現漏奶的現象,在一側乳房喂寶寶吃奶時,另一側在“滴奶”,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就是媽媽剛要喂寶寶的時候,出現奶陣,奶水不小心噴了寶寶一臉。這個時候寶寶胃口小,吃得少,而媽媽的身體還不能適應寶寶的需求,再加上寶寶吃奶的次數比較頻繁,極大地刺激了奶水的分泌,造成了供大於求。

當然,奶脹也有可能是因為乳房組織中的過多的淋巴液引起的乳房水腫。這個時候奶脹對新媽媽來說並不是好事,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不然會影響寶寶哺乳。

產後2個月之後,媽媽的身體已經適應了寶寶的需求量,會自動進行調節,逐漸達到“供需平衡”的狀態,也就是寶寶需要多少奶,媽媽就分泌多少乳汁。這個時候,在喂寶寶吃奶時,可能會感覺有充盈感,但是寶寶吃飽後,乳房就變得軟軟的了。

奶水並不是攢出來的,而是寶寶吃出來的

有的媽媽看到自己的乳房軟軟的,沒有飽脹感,就懷疑自己奶水不足,然後就拼命攢奶,想讓寶寶吃飽一點,殊不知越攢奶水越少,甚至造成回奶。

當寶寶可惜媽媽的乳房時,感覺衝動,從媽媽的乳頭傳達到大腦,大腦底部的垂體前葉反應性地分泌催乳素,催乳素經血液到達乳房,使泌乳細胞分泌乳汁。

當然,乳房也會自我調節,乳汁中有一種抑制因子,如果乳房內殘奶很多,抑制因子就會使泌乳細胞停止產奶,讓乳房不至於太充盈而造成不良後果。當寶寶吸吮的時候,抑制因子也會隨乳汁一起排出,乳房也就產出更多的奶了。

因此,如果媽媽感覺乳房軟軟的,千萬不要攢奶,反而要讓寶寶多吮吸,這樣才能源源不斷產生奶水。

曾經的理科女文青,現在是兩個男孩的媽媽,堅持一手寫作,一手生活,專注孕嬰育兒知識分享,歡迎大家關注頭條號@二寶媽咪的育兒時光,謝謝!

二寶媽咪的育兒時光


在哺乳期的寶媽們肯定會遇到很多各種各樣的問題,尤其是新手媽媽,在哺乳期遇到問題後更是摸不著頭腦。相信很多人都遇到過奶水少的情況,在奶水少的情況下,乳房一般都是比較軟的,當有硬塊的時候,那肯定就是堵奶了。

因為我的母乳不是太多,剛好夠孩子吃的,幾乎在整個孕期很少有脹痛的感覺。在孕期的時候如果乳房軟趴趴的,那肯定是奶水少了。其實奶水少的表現也不一定是乳房軟,還有的是寶寶生長速度較慢,睡不好覺等等。

在哺乳期乳房軟趴趴的奶水少該怎麼辦呢?

第一、 改善營養。可能是因為在哺乳期的時候,沒有很好的營養導致乳汁變少。這個時候可以吃一些豬蹄花生湯,黃花菜湯,鯽魚湯等等一些有利於下奶的食物。這些食物可以有效的促進乳汁分泌,使母乳更加充足。

第二、 減少生氣。其實在哺乳期,生氣是比較回奶。因為生氣導致體內的激素分泌紊亂,氣就會停留在脾胃出,使人體的整個氣都不流通。這樣的情況下,對母乳的分泌有很大的影響。在哺乳期,誰也不能保證不生氣,我們唯一能保證的是儘量控制下自己的脾氣,因為在這個階段,女人的心情是非常不穩定的。


第三、 找專業催乳師或者是去醫院。有的時候堵奶了也會發生乳房軟的情況,因為某種原因,發生了堵奶的情況。又沒有及時的處理,久而久之就會發生母乳少的情況,這個時候找催乳師是最好的選擇。還有可能是當寶媽“大姨媽”來臨的時候,母乳也是相對比較少的。

第四、 多讓寶寶吸允。我們應該都知道,寶寶吸允的越多,母乳分泌的才能更多。以上三點說的都是前提,如果寶寶不吸允的話,分泌的也會越來越少。這個時候一定要有一個正確的哺乳姿勢,讓寶寶頻繁吸允,你會發現在營養充足的時候,加上寶寶頻繁的吸允,母乳就會多起來了。


其實寶媽乳房軟就是奶水少的一種表現,這個表現也是最直觀最能感覺的到的。如果在哺乳期的時候發現這樣的問題,一定要及時解決。否則影響的不止是自己的身體健朗,還會導致寶寶不能正常發育。


沐菡育兒


很多寶媽在哺乳期的過程中,會發現一個問題,哺乳結束之後,乳房出現軟趴趴的情況,覺得自己的奶水不夠,會不會影響到寶寶的發育,因為大部分的寶寶出生以後,食物的來源大部分都是母乳,我母乳不足的話,那麼寶寶的免疫力增強就會受到阻礙,同時寶寶的溫飽問題也遇到很大的障礙,所以很多的寶媽都特別的焦慮。


為什麼寶媽乳房會出現軟趴趴

第一、沒有佩戴哺乳內衣

很多的寶媽在哺乳期過程中,沒有穿哺乳內衣,只是為了方便寶寶哺乳,如果長時間的沒有穿哺乳內衣的話,那麼會導致寶媽的乳房彈性變差,出現了軟趴趴的情況。

沒有穿哺乳內衣不僅僅會導致乳房的彈性變差,同時也會容易引發回奶,特別是乳房跟衣服的纖維摩擦,很容易會導致乳頭的破損,導致堵奶,最後寶媽的奶水就會越來越少,那麼乳房在沒有奶水的膨脹感之後,就會容易出現軟趴趴的情況。


第二、奶水真好夠寶寶喝

不是每個寶媽都是奶牛,很多的寶媽奶水一般都是剛剛夠寶寶喝,沒有多餘的奶水,也有部分的奶寶媽奶水比較多,所以會把多餘的奶水擠出來,對於大部分的寶媽來說,在哺乳期的過程中,奶水一般只剛剛夠寶寶喝,在產後的半個月,奶水還比較少,再加上寶寶的吸吮比較少,所以乳汁的分泌就會比較少,導致了乳房的膨脹比較小,出現軟趴趴也是正常的。

我們怎麼知道,奶水剛剛夠寶寶喝呢!可以通過寶寶的尿液和糞便,一般喝飽的寶寶,一天有5~6次,拉便便的話,一天三次左右,寶寶喝奶水飽的話,那麼便便的顏色一般是黃色,如果寶寶沒有喝飽的話,便便的顏色是綠色。


寶媽的乳房出現軟趴趴的情況,要看寶寶是否有足夠的奶水喝,還有根據自己產後的時間,如果是產後半個月,奶水比較少是很正常,而且產後半個月寶寶,對於奶水量的需求也不比較少,寶媽也不用太擔心,而初乳的營養又比較高,雖然比較少,但是營養含量比較高,足以滿足寶寶的需求。

如果產後寶媽想讓自己的乳汁增多,最好的辦法就是多給寶寶吸吮,對於產後催乳的方式,一般不提倡,除非寶媽的乳房出現堵奶或者乳腺管不通的情況,才使用催乳的方式,如果催乳不當的話,很容易會造成乳房的損傷,同時加重了堵奶的程度。


寶媽想增加自己的乳汁,那麼多給寶寶吸吮,寶寶多吸吮乳暈,可以刺激乳暈的神經末梢,從而刺激到垂體,垂體會分泌更多的催乳素,從而會分泌更多的乳汁,寶媽在哺乳期的時候,一定要放鬆,在自己乳汁比較少的時候,人越放鬆,乳汁會分泌的越多,一旦寶媽緊張,乳汁反而會越來越少。


藝跡育兒


有許多寶媽在在哺乳期的時候,大家都會發現孩子吃過奶以後胸部會軟化,當寶媽的乳房發生軟軟塌塌的模樣,這時的寶媽就會擔心,會不會是我的沒奶?孩子奶水不夠吃怎麼辦。


實際上當胸部發生軟軟塌塌的時,並不等於是沒奶,也有可能是供求平衡,換句話說寶媽給予的母乳量,恰好和孩子必須的奶水量,做到了一種微妙的均衡狀態,因此孩子每一次吃過母乳後,寶媽的乳房便會軟綿綿的。


  1. 很多時候總覺的一轉眼做了寶媽以後,說真的是各種各樣擔憂,在懷孕期間擔憂寶寶發育發生異常,孩子出生以後又擔憂奶量不夠,寶寶沒奶吃。

  2. 其實當母乳發生供求平衡的時候,寶媽也不必擔心,這是因為孩子在一邊吃的時候,胸部另一邊也會開始生產分泌乳汁的,這樣就可以保證孩子的需求量。



如何識別沒奶?


  • 孩子的身體發育是否達標孩子在每一個時期身高與體重都是有相應的規範標準值,倘若新生兒體重達不能正常值的規範,並且和規定值相差太大,這樣的情況下,也表明母乳是遠遠不夠孩子發育所需的,孩子在分娩以後也需要隔一陣子到醫院做好定時的常規體檢,也便檢驗孩子的生長髮育壯態是不是和每個月有所不同。


  • 寶寶正常的排便,尿尿孩子在吃飽以後,每天尿尿的頻率應當在五次以上,排便的頻率通常在三到四五次以上,這時還需要觀察孩子的排便狀態,一般來說,孩子的便便會成稀黏糊狀的,而倘若非常的稀少且呈翠綠色的泡泡,這時就表明寶媽的奶量不夠。


  • 每次餵奶的間隔時間是十分規律的倘若母乳相對比較充裕的情況下,在孩子吃完奶,是能夠能睡兩到3個鐘頭,或是間隔時間三四個鐘頭再吃下一餐,倘若孩子在吃過奶,隔了一個鐘頭甚至於三十分鐘左右就又開始又哭又鬧,需要喝奶,就說明寶寶沒有喝飽,而寶媽也需要查看自己的奶量是否足夠寶寶食用,適當的使用奶粉干預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奶水不足怎麼辦?


  1. 根據膳食做好補母乳的準備,在哺乳期,育兒都推薦寶媽媽們多喝滋補湯,也有許多相對比較下奶的食物,寶媽一定要合理的攝入。

  2. 寶媽在產後要要維持自身的心理狀態穩定,倘若在哺乳期心情壓抑,也會導致母乳分娩量降低,繼而影響到哺乳寶寶。


我是育兒,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侵權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