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陆游同填了一阕词,你认为是否超越了呢?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毛泽东、陆游同填了一阕词,你认为是否超越了呢?

历代写梅,以陆词为第一。这是一首典型的托物言志词。

诗人以梅花自况,上片写梅之困境,可喻为感叹人生的失意;下片写梅花之魂,不改初衷,再恶劣的环境,也要无愧节操,高洁自守。因写出了古代知识分子的理想,俘获了无数仕人的心。

不屈的品格,物我融一的境界,意味深隽的笔致,引起强烈共鸣的气节,使之成为咏梅词中的绝唱。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陆游同填了一阕词,你认为是否超越了呢?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陆游同填了一阕词,你认为是否超越了呢?

词作前作者的序文说:“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这就决定了此词的基调。

词作于1961年,欧美封锁,苏联翻脸,是真正的困境,诗人通过梅花的不屈与乐观,表达无所畏惧,一切困难都将烟消云散的自信。

词人用象征、拟人、衬托、比喻、夸张、对仗、顶真等多种修辞手法的交互,赋予了梅花全新的品格与精神,读来含蓄蕴藉,咀嚼不尽。

毛泽东、陆游同填了一阕词,你认为是否超越了呢?

陆游的梅孤傲高洁,毛泽东的梅大气浪漫。太孤傲了,把人隔开,不接地气啊,毛泽东最讲团结,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他的梅必然是入世的,有为人服务精神的,笑对风云的。

同样不屈,陆游的梅只是全了自己的名节,毛泽东的梅不仅要保持高洁,还要突围出去,一扫恶劣,改造出一片新天。“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没有比这更美更浪漫的句子了。

或许这就是战士之梅与王者之梅的区别。

对这两阕经典,你更爱好哪一篇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