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益平:解决民企融资难根本要靠市场化的风险定价

“真正要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不能单纯用行政手段,根本性的解决思路是坚持市场化的策略,尤其是利率市场化和市场化的风险定价。”17日,在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和金融城(CFCITY)联合主办的“2018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上,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表示。

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民营企业基本特征就是规模小、历时短、不稳定,再加上缺乏数据、抵押资产,金融机构给民营企业做融资最大的困难是获客难、风控难。

黄益平称,民营企业融资难在中国体现的更为突出,主要因为,正规金融机构利率的抑制导致一些民营企业不能从正规部门获得融资,而到非正规部门融资成本非常高;另外,在去杠杆等政策实施过程中,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虽十分必要,但对民企融资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如何解决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黄益平表示,除了商业银行要提高对民营企业贷款的占比之外,真正要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要靠市场化的手段,而不是单纯行政手段。

“目前,当前民营企业完全按照市场利率操作可能会有困难,但对于很多本来经营不错,但因为经济下行暂时出现流动性压力的企业,政府、政策性金融机构应该来承担,而不应把责任都放到商业金融机构身上。”黄亦平称。

黄益平还表示,在帮助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这个问题时,数字金融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国的金融机构在解决民营企业融资获客难、风控难方面已经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最佳的模式可能是线上、线下相结合。

宜信公司首席技术官向江旭表示,AI已应用在普惠金融里面,未来可以实现即刻贷款申请、审核和放贷。

另外,黄益平认为,监管部门应积极支持市场化的服务民营企业风险可控的金融创新,短期内可以分为发牌照、开放征信系统、解决远程开户的问题等三个方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