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主力操作 搭上主力順風車!把握投資機會

如何尋找“順風車”

透视主力操作 搭上主力顺风车!把握投资机会

炒股搭乘“順風車”,前提是有“車”可搭。實際上,在股市眾多隻股票中,經常會出現主力自救型“順風車”。關鍵在於投資者能否及時發現、趁機搭乘。對於尋找“順風車”的方法,筆者認為,需要重點做到以下四“看”。

一是通過報表看有無主力

這是股票成為主力自救“順風車”的前提。發現股票有無主力入駐最可靠的方法是看報表:每年的中報、年報和兩次季報,重點關注報表上記載的“十大流通股東”持股數、佔流通股比例等情況,特別是增減情況和股東性質。如果披露的“十大流通股東”出現“新增”大量籌碼的大股東,“性質”又是證券公司、社保基金、投資基金、保險理財、券商理財等實力機構,說明主力在增持,機構開始進場。

例如在研讀個股報表時發現,某股出現大股東大量增持股份的情況,今年以來已有不少機構大量增持該股股份。不僅在一季報前十大流通股東中有8家進行增持,而且在三季報中又有7家機構進行不同程度的增持。一般情況下,“前十大流通股東”大量增持的股票,日後成為主力自救“順風車”的可能性較大,且增持股數越多、佔流通股比例越高,說明主力入駐的程度越深,率先啟動的可能性越大。

此外,在查看“十大流通股東”增持情況的同時,還要觀察“退出”情況。若“新增”大於“退出”,說明主力在進駐;反之,則說明主力在“退出”,所以二者要結合觀察,防止顧此失彼。

二是通過圖形看被套與否

在確定主力入駐的同時,還要關注其持倉成本,進而判斷其是否被套。方法是查看K線圖,將主力建倉期的最高價、最低價換算成平均價,再與最新價進行比較,如果最新價低於平均價,說明主力被套;反之,說明已經獲利。對於主力獲利的股票,投資者宜遠離。只有當主力被套時,該股才有可能成為主力自救的“順風車”,投資者才有必要加以重點關注。例如,筆者兩次買入中國鐵建時,不僅其最新價遠低於平均價,而且連續創出上市以來的新低,說明主力嚴重被套,此股成為主力自救“順風車”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三是通過數據看是否錯殺

除了觀察主力是否入駐、是否被套外,還要分析被套的原因,是錯殺(非正常下跌)還是估值迴歸(基本面變壞而導致的正常下跌)。若屬於前者,可重點關注,否則應予以放棄。例如,中國鐵建三季報顯示,基本每股收益為0.40元,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達8.3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每股淨資產更是高達5.01元。基本數據如此優異的股票出現大幅下跌,顯然存在因錯殺而成為主力自救“順風車”的可能性。

四是通過資訊看會否自救

一般情況下,根據以上“三看”,即可判斷出相關股票有能否成為“順風車”的可能。但若再加上大量最新的資訊“配合”,如利空不斷時投資者紛紛割肉,利多頻發時投資者視而不見等,“確定性”就會更大。例如,通過分析全部上市公司三季報,筆者發現,中國鐵建已成為“券商三季度增持數量最多的10只個股”之一,而且利好資訊接踵而至:合作開發湛江東海島、“涉水”組建港航局、接連收到中標通知書等。因此,筆者認為,利好不斷卻備受冷落的股票,極有可能率先成為主力自救的“順風車”。

通過以上“四看”,投資者若發現關注的股票,同時具有主力入駐、籌碼被套、屬於錯殺、資訊密集等特點,則很有可能成為主力自救“順風車”。一旦行情啟動,往往會因主力自救而率先啟動,投資者可密切關注、擇機“搭乘”。

怎樣搭乘“順風車”

投資者能夠發現“順風車”,還得學會合理“搭乘”。一方面,要敢於搭。否則,即使“順風車”再多、再好,也毫無意義;另一方面,要善於搭。只有方法正確、科學搭乘,才會獲得效益、達到目的。筆者12日買入中國鐵建,正是在判斷該股極有可能成為主力自救“順風車”的基礎上,採取的搭乘行動。因此,投資者應認真分析以下四“問”。

一是要有“搭乘”的理由,為什麼買此股,不買彼股?筆者搭乘中國鐵建“順風車”的理由主要是鑑於低成本的考慮。3年前該股最高價13.03元,搭“順風車”時只有4.43元,股價只有當時最高價的1/3,此時買入意味著過去三年多時間裡,在建倉者中持股成本最低,也就是搭乘的“起點”最早、“票價”最低,故果斷選擇買入。

二是尋找“搭乘”的時機,為什麼此時買,彼時不買?筆者買入中國鐵建時,該股不僅正好已構築漂亮的雙底圖形,兩次觸及4.28元的底價。而且,在12日上午股市大漲後,在筆者關注的中國北車、中海集運和中國鐵建這三個待買品種中,漲幅也是三股中最小的——中國北車漲5.15%、中海集運漲4.08%,而中國鐵建漲幅只有2.78%.按照棄高擇低原則,筆者認為,此時買入中國鐵建較為合適。

三是分析“搭乘”的優勢,為什麼選擇買入,不是賣出?在筆者購買之前,某位投資者曾於3月8月,以7.08元的價格買入中國鐵建3600股。如今,同樣是4500股的中國鐵建,若在當時買入需花費31860元,現在買只需19935元,節省11925元,“隱性收益”十分豐厚。

四是講究“搭乘”的方法,為什麼能及時搭乘,沒有踏空?買入中國鐵建時,筆者的心理價位是4.40元,但上午收盤後盤口顯示的賣一價是4.43元,量3013手;買一價是4.42元,量1158手,看似賣盤大於買盤,前景不容樂觀。但實際上賣壓並不重,要確保成交必須臨時調整計劃,筆者故以4.43元進行買入委託。儘管買入價比計劃價要高,但與市場平均持股成本以及日後可能帶來的盈利相比,0.03元的“超支”實際上是值得的。

巧搭“順風車”

面對同樣的“順風車”,有的投資者總是事半功倍、收穫頗豐;有的投資者卻猶豫不決、錯失機會。筆者認為,巧搭“順風車”,無需高招,牢記以下三要點即可:

第一,有記性,才有魄力。搭“順風車”需要有記性,有記性才會有魄力、敢搭乘。從兩次買入中國鐵建可以看出,筆者之所以能在成交低迷、眾人恐慌時敢搭這班“順風車”,正是憑藉記性的幫助。與此同時,該買則買且做好付出代價的準備,也是搭“順風車”時的一大要訣。筆者認為,沒有好記性不行,但僅有好記性而不願意付出代價,同樣難有魄力,難以搭上主力自救的“順風車”。

第二,有未來,才有底氣。上述操作之所以能取得預期收益的另一關鍵在於:買入中國鐵建後能夠堅定持有,既包括買入後被套的股票,也包括抄到“大底”後獲利的籌碼。從表面來看,很多股民都認為該股運行在下降通道、利空不斷。但實際上,該股基本面並沒有發生變化,國家的產業政策及對該股影響也沒有實質性改變,種種跡象表明沒有理由不對該股未來充滿信心。

第三,有目標,才有方向。不少投資者也有搭“順風車”的經歷,但總是收穫不大。主要原因是投資者沒有目標、沒有方向,股票上漲後依然看漲,沒有及時“下車”;股票下跌後依然看跌,沒有及時“上車”,浪費機會。如果投資者具有明確目標,並按計劃執行,就能有效避免上述問題的出現。

總而言之,巧搭主力自救“順風車”,需要有記性、有未來、有目標,這既是筆者操作中國鐵建的實際感受,同時也是充滿變數的資本市場給予投資者的重要提醒。

若本文對你有幫助,可關注公眾號越聲投顧(yslcw927),更多股票技術分析方法及操作技巧等你來學習!

(本資料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時應審慎評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