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最美麗丨“王秀才”變身“水果大王” 芷江“土專家”助農民拓寬致富路

勞動最美麗丨“王秀才”變身“水果大王” 芷江“土專家”助農民拓寬致富路

圖為王洪元 (左一) 在基地查看農作物生長情況。

懷化新聞網訊(記者 劉田)說起王洪元,芷江侗族自治縣艾頭坪鄉的村民會豎起大拇指,鄉親們總稱呼他是“王秀才”。在當地百姓的心目中,這位農家能手是一位能把不起眼的田地種出多種花樣的“土專家”。

53歲的王洪元帶領一方鄉親大力發 展 水 果 種 植 , 帶 著 大 家 刨 “ 金娃”、育“金果”,變貧瘠的土地為“聚寶盆”。這位昔日還在為柴米油鹽發愁,經常躲債度日的農村漢子,如今已成為遠近聞名的水果“大王”。全國科普示範帶頭人、袁隆平科技致富能手、湖南省勞動模範等等,這些稱謂的背後是一連串的付出與艱辛。

2003 年 9 月,王洪元籌備組建芷江優質桃類栽培技術推廣協會;2005年12月,他又成立芷江宏源優質桃類專業合作社,發展會員 375 人;2016年培育工業絲瓜,並獲成功;2017年上半年新培育品種基地面積發展到了820 畝。數據顯示,2005 年至 2013 年的 8 年間,合作社共為果農銷售鮮桃100 多萬噸,不僅培養了一批農村技術骨幹,更促進了當地的黃桃、工業絲瓜、紅心火龍果、火參果、羊肚菌等農副產品遠銷湘貴渝粵等地。

王洪元致富不忘記鄉親,無償為群眾提供桃苗5400餘株,手把手帶領21戶貧困戶脫貧致富。2005年,他出資 2.7 萬元,組織群眾投工投勞,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修通本村三條組級公路並鋪砂;為了使果農掌握桃樹栽培技術,他每年都無償開展果樹栽培技術培訓,先後組織培訓班 93 期,培訓果農12500多人(次),同時還培訓技術骨幹315 人,到省內外基地技術指導1560多次;為使更多的群眾掌握生產技術,近 5 年來,他主動出資編印多種農村實用技術資料及光碟 3萬餘份,免費發放給群眾;2007 年,他多方籌措,建起了農家書屋,有圖書近萬冊,長期免費向群眾開放。

芷江宏源優質桃類專業合作社按照農戶自願、農戶出地、農戶栽培和理事會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統一品種、統一技術、統一銷售的模式運行。2007年,合作社種植的桃子註冊了“湘宏源”標識,並在2014年獲得湖南省著名商標。特別是在近兩年隨著品牌影響力的不斷增強,先後與長沙、北京等地的公司簽訂長期的供貨協議,越來越多的人瞭解並接觸到“湘宏源”這個品牌。

在王洪元的帶動下,如今的塘家橋村,全村361戶居民,有345戶種桃,種桃面積 6200 多畝,年收入總額達1640萬元,人平13300元,其中年收入10萬元以上的47戶,50萬元以上的3戶。王洪元所在的艾頭坪鄉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鄉,家家戶戶住上了小洋樓,大院子,不少村民開上了小轎車。

對比顯示,艾頭坪鄉艾頭坪村2004 年前 1226 人中外出打工 683 人,2014 年 外 出 打 工 人 員 只 有 198 人 ;2004 年前人均純收入不到 1000 元,2014 年 僅 桃 子 一 項 人 均 純 收 入 達10400 元;2004 年前村民過完年就到農村信用社貸款務農,現在七、八月份收桃季節的每天下午村民排隊到信用社去存錢。

王洪元不斷壯大自己的事業版圖,先後在芷江、辰溪、長沙望城區等多個鄉鎮建立優質高效桃類果園基地、創新型高產高效高密植桃類基地、觀光休閒旅遊水果基地,總面積達1500畝。

2013年,王洪元敏銳地覺察到電商銷售的商機,他很快投資 50000 元以宏源桃類協會的名義建設了獨立的網絡電子商務平臺並開設獨立的網絡專欄,現已成為阿里巴巴、惠農網、中國苗木網等行業知名網站的優質會員,近兩年通過網絡信息共幫助千餘戶村民解決產品銷售200萬噸。

近年來,合作協會自主創新開發高密、速效栽培法,每畝可栽種桃樹330 株,每株產果 25 斤,畝產可達8000斤。現新高密桃園基地已達1100畝,每年增加產值達 300 萬元,芷江桃類專業合作協會經濟社會效益顯著。2014年,在芷江麻纓塘鄉種植的500 多畝高效高密高產植桃園被評為“懷化市標準化農業示範園區”。

為進一步打造先進化的示範園區,王洪元正在規劃設計視頻果園、網絡果園、將視頻化管理和遠程監控技術運用到現代農業園區管理中去,消費者只需通過微信掃描的方式便可以瞭解每個園區,每一棵果樹的施肥管理情況,讓更多的消費者不但能夠品嚐到健康綠色的水果,還能在城市化進程日益加快的今天瞭解農業,享受先進農業帶來的樂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