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读宋词,一缕清茶一室香

秋风起,读宋词,一缕清茶一室香

四季中惟有秋天的夜晚最有韵味,不必说那吹过松林、荡起阵阵涛声的金风,单是在窗前旋舞飘落的黄叶,就让人由衷地感到沁骨的清凉了。一切的喧嚣与浮华都被逐渐加剧的凉意凝固了,于是天地也就更显得空阔、苍凉、萧瑟了。独行于残苇枯草的小路上,抚今追昔,伤怀感遇,新愁旧恨随风扑面吹来,翻起无穷无尽的哀思和怅惘。于是眼中的这片天地,也就更加的暗淡与邈远了。­

秋风起,读宋词,一缕清茶一室香

雨后的黄昏格外的昏暗,远处的路灯被错觉当成了悬挂在天上的月亮,让人想起“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诗句。然而此时不是夏夜,断断续续的蛩声让我猛然地想到:这样的意境更应该去宋词中寻找。将熟记的宋词默诵几遍,仿佛找到了远久的诗景,于是宋时的人,宋时的明月,宋时的风,都在宋词的浅吟低唱中纷纷呈现在我深深的回顾与咀嚼中。 ­首先跃入我脑海中的是《御街行》中的几句:“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这样清凉的夜,这样冷寂的夜,只有坠叶纷纷飘荡在客居他乡人落寞的视野里,那份惨淡何需细说,一个“碎”字,足以让“谙尽孤眠滋味”的游子唏嘘不已。这首词是“四面湖山归眼里,万家忧乐到心头”的范仲淹所写,他的《苏幕遮》用“碧云天,黄叶地”六个字,就生动地描绘了眼前的景致,让人叹赏不已。谁也没有想到当初胸怀天下、功劳卓著的他也会有如此细腻的情思与感触。如果有机会登上岳阳楼,重读《岳阳楼记》,会不会在凭栏远眺的烟波深处看到这位衣袂飘飘的忧国忧民的伟大灵魂?然而此刻最让我感怀的还是他写的《渔家傲》中“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这一句,其实风景异又何止在“胡天八月即飞雪”的边塞地区,只要秋风入庭树,牵动了离思乡愁,无论身在何处的孤客,在闻到秋的气息时,都会心头一颤:“已经变天了”。想起今年的四处漂泊,想起这一路的风尘,“衡阳雁”这三个字让我刻骨铭心。我只是一只候鸟,因为生存,随季节飞到了云程万里的南粤,而我最惦念着的,依然生我养我的地方。“燕然未勒归无计”,我不是一个怀定国安邦重任的将军,可在现实中感觉却是一个过河的卒子,不曾期盼有彪炳千古的功绩,只想待到阳气回升,好风频起,送我回到日夜思念的故土。­

秋风起,读宋词,一缕清茶一室香

塞上耳塞,铮铮的《汉宫秋月》伴随着寂寞声声地震荡在我敏感的心中,似乎又听见了千年前深宫“轻罗小扇扑流萤火”的宫女的幽叹了。揉了揉酸涩的眼睛,在一片冷寂的景物中意外地发现还有一两朵摇曳在草丛中的野菊花,记得高一时候曾写过一篇《野菊花》,抒发了对菊花经霜迎露而开精神的赞颂和对家乡的怀念,而此刻见到菊花,低沉的情绪却振奋不起来。此时已是深秋了,菊花的英姿也消退在时令背后,惟有一两株枯叶败花在风中萧瑟着,“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难道就因为高洁,就要孤单地带着哀怨,消散在永恒的岁月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凄凄,咋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才一凝神,李清照的《声声慢》又涌上心来,夹着郁结千年难以遣散的愁绪与幽怨,将起伏的心绪搅起一阵阵涟漪。我想,李清照是幸运的,因为她是中国封建社会芳名长流为数不多的几个女性之一,然而她又是不幸的,她字字深情的词中流露出她对爱情的期盼、对现实的无奈。她的婚姻美满在于她与她丈夫的情投意合,悲剧又在于这样在她看来本来美满生活却又以为丈夫的英年早逝而变成只能在词中回味的梦影。让人读到她的词时想到她的一生的境遇不由得叹伤不已。前不久在虎英公园看到李清照的雕塑,斜依在坑上,手上拿着《金石录》,那种表情与姿态让我觉得此刻的李清照依稀是林黛玉的缩影。“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此句与林黛玉所写的柳絮词中“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任淹流”有着同样悲戚和感伤。“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首《醉花阴》可见李清照对赵明诚情之深,思之切了,然而这样的爱情只能够在别人的故事中去向往与凭吊,而现实中呢?黄花早就消逝在放纵与欲望中了。突然很想念以前写信的日子,将所有的心思与守望,寄托在两地飞奔的信上。前几天给别人写信,身边的人还因此取笑我。诚然,在信息相当发达的今天,信作为感情的传递作用也在慢慢地淡化,但一看到别人用电脑打印的信笺,又深深地怀念起那素纸上体态各异的字来。“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情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轻轻的吟哦着这首词,太多的祝愿与思念随着寄出的信悠悠地飞向遥远的地方,他乡的人儿,在收到信的同时,是否能感知我此刻心情? ­

秋风起,读宋词,一缕清茶一室香

“凡有井水的地方,就有人歌吟柳词”,说宋词如果不说柳永,那将是一个莫大的缺陷,初中时读《乐章集》,痴迷于词中华丽的词章和缠绵悱恻的情怀。此刻《八声甘州》的景致完全呈现在眼前,让我在幻觉中进入了词人的角色。词中的情景,让我在回味的同时愁肠百结,感慨良多。一个“叹”字,一个“想”字,道尽我掩藏内心的情愫,在外面飘零一年,目前一无所获,茕茕孑立,行影相吊,这是我未曾想到的处境,让我在窘迫与尴尬的同时痛心不已。佳人何处?我不愿去想,我想,此刻最惦念我的,最让我惦念的,莫过于父母吧。“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两处伤情,情何以堪?­

望处雨收云断,凭栏悄悄,目送秋光。 ­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

水风轻、萍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遣情伤,故人何在? ­

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 ­

念双燕、难凭音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

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轻轻地默诵《玉蝴蝶》,在翻飞的思绪中,人都醉了。想起柳永的《戚氏》、《竹马子》、《夜半乐》、《雨霖铃》,漫天砸地都是秋声与怅惘了。秋的意境,在宋词得到充分的体现,秋的情怀,在柳词中渲染的淋漓尽致,让人在想到“奉旨填词”的柳三变一生坎坷的仕途和温香暖玉的生活时唏嘘不已。­

秋风起,读宋词,一缕清茶一室香

别再沉醉于别人的幻境中吧,也不知道叹赏了多久,我悠悠的神思才被清凉的夜风吹醒过来。此刻身在何处?又有何人相随?干脆塞上耳塞,《闲云孤鹤》袅袅盘旋在耳际,让我感到透心的凉意与静谧。想起昨天看《唐宋八大家》中的《赤壁赋》,现在终于体会到了作者那种所谓的豁达与超脱的心情也不过是自嘲与安慰。在现实中,被贬黄州的苏轼是跌入低谷的时候,精神上的苦闷与人生的失意让他更懂得活下去的意义。余秋雨的《东坡突围》一文详细而深刻地将他的处境与心境剖析的点滴无余。大江淘尽英雄去了,会挽雕弓如满月的豪情引退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消退了,惟有两篇《赤壁赋》在自我调节中披露出来,照耀千古文坛。苏轼的其他词此刻都不符合我的心境,但一想到他的《卜算子》,又感觉找到了一个知音。“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想起前段时间羁绊于广州所写的那首诗中“寒汀夜雨鹤噙泪,僻野惊雷雁无眠”和去岁此刻出来东莞所写的诗中“朗月孤星垂天地,清霜冷露闻寒鸦”两联,真的有“寂寞沙洲冷”的感觉。想起秋水伊人曾对我说“凤凰浴火重生”一句,想起孙子兵法中“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我想,我也应该象东坡一样,在自我调节中突围出去,“龙吟破水出寒潭,鹤影腾空动四野”,该到这个时候了吧。­

秋风起,读宋词,一缕清茶一室香

秋夜无他,惟有书一卷,笔一杆,曲无数,在文山曲海中慢慢品砸绵长的秋韵,落得一份悠然与平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