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來的事,誰知道呢?

文/姜宇輝

將來的事,誰知道呢?

學會思考,才能真正學會成長。沒錯。但這句話我並不想說給大學本科班上的小朋友們聽,而是要說給我剛上一年級的女兒,以及那些她這個年齡的小小朋友們。

跟一年級的小學生談思考人生,即便說不上是殘酷,也著實有幾分荒誕了。一幫子還整天看著《海底小縱隊》、翻著《米小圈》的乳臭未乾的小毛孩子們,真的會思考、能思考嗎?或者再從根本上追問一句,對於他們/她們,思考真的有用、有意義嗎?確實,這個問題是我想在這裡跟大家聊一聊的。作為一個哲學老師,這麼多年的教學經歷讓我明白,即便對於心智已經相當成熟的年輕人來說,思考往往都是一件奢侈品而非必需品。那麼,對於那些幼小的心靈來說,思考真的能帶來怎樣的益處嗎?大家都明白,拔苗助長並不可取。在一個看似並不適合進行思考的年紀硬要讓孩子“成熟”起來,這充其量只能是家長們的一廂情願乃至心理焦慮吧。在我們小時候,父母經常會帶著規訓的口吻說,快快成熟起來吧,別總像個小孩子。可是現在,我倒更想跟自己的孩子說,好好享受童年的快樂吧,畢竟,成熟總意味著純真的一去不返。

不過,這當然也不是絕對的。首先要弄清楚到底“思考”意味著什麼。思考(Thinking)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活動呢?大多數人會覺得思考很難,也很難得。這一方面是因為思考好像是人的比較高級的心靈活動,要動用到相當抽象的概念和比較複雜的推理,因而勢必需要一段很長時間的學習和訓練。可能大家都會認同一點,就是在日常生活裡面,真正需要你開動大腦進行“思考”的機會和場合並不多見。即便有,那也是很重要的時機,很關鍵的環節。這至少說明一件事情,“思考”和“思維”(Intelligence)是兩回事。“思維”的能力大家都有。排個序,分個組,做個選擇,甄別下真偽,這些都是思維活動的體現,我們無時無刻不在進行,可以搞得很複雜,但往往就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情。但思考可就不一樣了。它涉及到的是對“整體”的把握,它追問的往往是“根本”的問題,它運用的始終是那些極為抽象的“大字眼”。這樣說起來,思考就並不僅僅是動動腦筋那麼簡單日常的事情了,它幾乎變成了人生裡面最為重要而關鍵的一種活動。沒有思考,你對人生就不可能有全面透徹的理解,而如果沒有這樣的理解,你的人生就是晦暗不明的,甚至是混沌不堪的。思考給你一個明確的方向,給你一個值得追尋的意義。一句話,思考,就是讓你活得清楚明白。

就此而言,思考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重要的,是貫穿整個生命歷程最應該、最值得被培養和發展的一種能力。讀書無用,這句話很多時候是正確的。因為盲目的讀書,不僅會佔去你短暫人生的很多寶貴時間,而且無序地在心靈裡面塞進各種信息和知識,往往會造成迷茫乃至錯亂。那麼比照起來,思考就不僅是有用沒用的事情了,而簡直就是必須要做的事情,不做就不行的事情。無論是讀書也好,工作也好,或者就是浪著也好,在這裡面都應該孕育出適合你自己的思考方式。這麼重要的一件事情,又怎能不從娃娃抓起呢?

明白了思考的重要性,那接下來就要進一步說清楚兩個問題:思考什麼,怎樣思考。

首先,思考什麼。剛剛區分了思考和思維,那麼也就是說,思考是朝向那些最大的整體、最普遍的問題。這樣的問題說到底無非只有兩個:“世界是什麼?”“我是誰?”換句話說,思考的終極對象,一個是外部的最大時空範圍,就是世界;另一個就是內部的最深的本原,那就是自我。真正的思考,就是從世界返歸自我,進而明白自我在這個世界中的位置和意義。

將來的事,誰知道呢?

姜宇輝(黃宇 攝)

在日常生活之中,我們先是沉浸在“世界”之中。我們整天忙忙碌碌,瞭解這個世界的各種信息,處理各種事情,跟各種人打交道。所以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會說,人一開始的自然狀態就是“在世”(Being-in-the-world)。他還用了一個在中文裡面挺貶義的詞來形容這個狀態,叫“沉淪”。這有點過了,其實說“沉浸”就好。沉浸,並不是不思考,而是說在這個初始的階段,我們思考的終極對象是世界,而尚未或無暇轉而思索自身。這是很重要的一點。因為我還是覺得思考有一個自然而然的順序,這個是不能硬來的。所以不要一上來就整天思考自己,追問“我是誰?我從哪兒來?我的生命有何意義?”,這隻會造成困惑、障礙乃至創傷。所以對於孩子們的幼小心靈來說也肯定是這樣,要讓他們/她們先沉浸在世界裡面,汲取知識,獲取信息,探尋未知。先要激發出對世界的好奇和渴望,這才是思考的真正起點。不過也正是在這裡,我們發現現有的學校教材和課外閱讀材料存在著明顯的缺陷。當然,所有這些書籍裡面都在向孩子們傳輸各種各樣的關於這個世界的知識,但我們說過,思考並非僅僅是獲取局部的知識和單純的方法,而是要獲得整體、根本性的洞見。作為一個教育者,我自覺咱們國家在這個方面實在是做得不夠,至少大家都沒有積極主動地往這個方向上去引導。家長們會帶著孩子去參加亂七八糟的補習,培養有用沒用的能力,但似乎就是忘了,所有這些最終都是要匯聚到思考能力的培養。你可能會質疑,那麼小的孩子,怎麼教他/她那些深奧的大道理?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角度看:一方面,這些所謂的“大道理”不一定是硬教或機械灌輸的,而是完全可以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裡面潛移默化地進行。因為它並不是一套僵化的條條框框,而是一個不斷引導孩子向著更宏大的世界和更開放的思索運動的過程。在所有的學習和培養的過程裡面,都應該把學會思索世界作為一個關鍵的引線。另一方面,也有家長會抱怨,“連我自己都從來沒思考過這個世界,又怎樣引導孩子?”這也不算是很大的障礙,因為畢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親力親為。你不是很好的廚師,但也可以品鑑米其林三星的精湛手藝。同樣,即便你從未思考過那些大問題,也仍然可以向孩子推薦相關的書籍。一起閱讀,跟孩子一起學會思考,也未嘗不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但思考世界仍然不是終極的目的,甚至只能說是思考的起點和入門。真正的思考,就是要開始學會思考自身。所以你會明白,為何西方哲學史上第一個真正的哲學命題並非是“世界的本原是水”(泰勒斯),而恰恰是“認識你自己”(Know yourself,蘇格拉底)。但“認識你自己”這件事情也沒有那麼玄乎。這無非就是說,要開始把你自己從沉浸在世界中的原始狀態裡面抽離出來,認識到你是一個獨立的、不可替代的個體,如果把整個的外部世界描繪成一個四維的時空座標系的話,那麼你就是這個座標系的中心。這當然不是自我膨脹乃至妄自尊大,而是首先讓你明白,你的所有的行動和選擇,其實最終都是從“自我”這個中心發出的,你有一些根本性的心靈的能力(意志、思索、慾望、情感等等)來發動、實現這個運動。進而,正是從這個原點出發,你開始重新認識、反思、建構“自我”和“世界”的關係。之前你所有那些關於世界的思考,如今要開始慢慢跟內在的自我這一極緊密聯繫在一起。這無疑是思考的深化,持續的推進。

而如果說,能引導孩子思考世界的書籍和資料已經是少之又少,那麼,能進一步讓他們/她們開始學習思考自我的書籍那簡直就是難覓蹤跡了。但這個問題也可以換個角度來看。考慮到孩子們的思考特徵,其實也不必把眼光完全侷限在文字密集的書籍形態之上。圖像、聲音,乃至各種多媒體的素材都可以成為思考的媒介。這倒不是低估了孩子的思考能力,不是說他們/她們還不大識字,讀不了大段的文字,所以就只能配上插圖啥的增進理解,這樣理解反倒是低估了圖像和聲音的那種促進思考的巨大潛能。一句話,圖像/聲音並非是對文字的“補充”性說明,不是錦上添花,而是它本身就構成了一種具有自身特性的思索活動。很多心理學家和媒介學家都強調過,圖像思維相比文字思維最為突出的長處就在於,後者往往是一個線性的過程,而前者,總是體現出一種直覺的、整體性的面貌。簡單說,文字需要你一行行讀,一步步想,而圖像和聲音則確實可以實現瞬間的跳躍和洞見。威廉·布萊克的那首詩大家都耳熟能詳:“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無限掌中置,剎那即永恆。”短短四句文字,但呈現出的卻是一幅極為鮮活生動的對於世界整體的洞見。所以,對於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圖像和聲音會是更為有效而積極的渠道。在這個方面,似乎日本動漫要體現出更勝一籌的魅力。國產動漫大多是搞笑和灌輸,而且搞笑也往往無底線,灌輸也往往很機械,所以鮮能真正激活孩子的思考世界和自我的能力和慾望。但在日本動漫裡面,這樣的主題就相當多了。責任、自由、選擇,這些看似極為深刻的命題,卻每每能躍然呈現於圖像和故事之中,不禁令人感嘆。別說孩子了,就說我自己的學生,很多也都是從日系動漫裡面獲取哲學思考的靈感。

不過最近收到師友相贈的一套童書,倒覺得有點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感覺——“思考的魅力”系列。圖文並茂之外,對哲學道理的講述也是很貼近孩子。就像我這樣教了無數遍哲學史的人讀起來,也會覺得饒有趣味,這些自不待提。之所以想重點推薦一下這套書,主要還是因為它很呼應我上面所談的從世界到自我的思考歷程。書末的那句推薦語我一下子就非常認同,確實,“思想高度決定人生高度”。人生或許不是一個從低到高的爬坡運動,而更接近起起落落的海浪運動,但無論怎樣,思考都絕對是人生的極致強度的高點,是值得我們不斷努力去探尋去追求的,也理應是我們儘早開始培養和踐行的。這一點,確實沒有哪個民族比法蘭西更為積極主動。從中學就開始進行系統的哲學教育,也確實堪稱壯舉。但也不必把這件事情一味地神化,只要我們由此充分認識到讓孩子儘早開始思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就可以了。那我們就和孩子一起來翻閱展玩這一本本有趣的色彩繽紛的小書。按主題來看,確實涵蓋了對世界的思考和對自我的思索這兩個基本方面:前者囊括了各種自小至大的主題,從足球、舞蹈、怪獸,一直到友誼、權力、時間、美等等根本性的大問題;而後者則更引人注目,甚至直接觸及了衰老、死亡、自由等等對於成人來說也是極為困惑的深刻焦慮。

不妨結合其中的兩本談談我自己的想法。就從《足球教會了我們什麼》開始。選擇這個主題,就是因為它看似是一個很日常很具體的題目,但作者確實就是從這樣一個微觀的生活細節慢慢地引導孩子去一步步思索世界和生命的大問題。功力和啟示完全就體現在這裡。試想如果我帶孩子一起去看球,會跟她說什麼呢?無非是規則、球隊、球星、八卦等等,至多再跟她聊聊足球裡面所體現出來的所謂體育精神吧,以此來激勵她不斷有勇氣去克服生活上的種種逆境。但翻開這本小書,裡面講述的東西真的令我自己也大開眼界。因為作者不啻將足球真正作為“一沙”與“一花”,從中透射出了人生的百態,社會的萬象,乃至歷史的興衰變革。書裡面談到了從野蠻到文明的進步,談到了遊戲精神的本質,談到了人際關係的社會學模型,甚至還涉及到了很多基本但卻絕不膚淺的經濟學和政治學問題。掩卷沉思,我覺得真正的思考的境界也不過如此吧,就是能從最具體的現象出發去理解整個世界的深刻哲理。這就是一種精神的提升,這就是一種真正的成長。就是讓孩子明白,成長並非意味著變得老成世故,或者變得人云亦云、失去個性。同樣,成長也並非僅僅體現在物質財富方面的數字累加。真正的成長,就是變得透徹,變得睿智,變得能夠以更為開放和開闊的思想去面對這個世界,這場人生。足球如此,生命裡那些看似瑣碎的事情又何嘗不是如此?看一場足球,也是和孩子一起成長的寶貴體驗。

除了這個見微知著的方面,整套書也大量涉及到了更為根本的難題。我們就直面“死亡”這個終極問題吧。確實,孩子經常會關心死亡的問題,而且絕非僅僅是覺得好玩,更是覺得困惑。我的孩子就很認真地問過我:“人死了以後去了哪裡?”說實話,我當時並不知道怎樣回答。我讀過、寫過很多關於死亡的哲學著作,但我當時真的就是無法找到向一個孩子進行恰當解釋的方式。《為什麼會有死亡》這一本的處理方式,我就覺得很值得讚賞。它同樣是從一個極為日常的現象開始,將死亡和旅行、離開進行比較。而這就恰恰抓住了要點,因為孩子們對於死亡的困惑往往就是:經常在身邊的人,怎麼後來就再也不出現了呢?他們是去了另外一個地方了嗎?那個地方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嗎?書裡面隨後就談到了葬禮,因為這是我們面對死者的最直接、最真切的場合。然後作者又告訴孩子,重生、來世都是虛幻的安慰,死亡其實並不可怕,因為在人生裡面,每個人都要面臨著失去和離別,但這並不是多麼可悲的事情。相反,只有從這些看似可怕的事情裡面去學習,去領悟,才會真正體驗到生命的可貴,自由的意義。“有了精彩的人生,就坦然接受生命的謝幕吧。”你可能會質疑跟一個孩子談論這些是否過於殘酷,但跟著孩子一起讀完全書,你反而會覺得,同他/她一起去面對死亡,不僅讓自己更深刻地領悟了人生的哲理,而且更拉近了兩顆心靈之間的距離。終日的陪伴,物質上的扶助,知識的灌輸,這些可能都並非是教育的真諦。唯有在閱讀、在思考中跟他/她一起成長,才是真正的“愛的教育”。

“將來的事”來自那部口碑頗高的法國文藝電影,裡面講的正是一箇中學哲學教師的困惑與反省。我用這個主題,其實只想表達一個簡單的意思:當孩子開始思索世界和自我,這並不是一件幼稚可笑的事情,相反,這恰恰標誌著他/她的生命的真正起點。未來屬於孩子們,那就讓未來照顧好它自己吧。畢竟,將來的事,誰又知道呢?

(姜宇輝,巴黎高等師範學校碩士,復旦大學哲學博士;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外國哲學教研室主任;上海市“曙光學者”;法國哲學研究會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為當代法國哲學與藝術哲學。專著有《德勒茲身體美學研究》《畫與真:梅洛-龐蒂與中國山水畫境》,譯著有《千高原》《普魯斯特與符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