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丨“南向通道”改名“陸海新通道”,背後有何深意?

聚焦丨“南向通道”改名“陆海新通道”,背后有何深意?

本文共1758字,預計閱讀時間:5分鐘。

劃重點

❶ 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框架下,“南向通道”在提出1年9個月後,正式改名為“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

❷ 名字更改之後,陸海新通道的建設範圍不再侷限在中新兩國,建設方向從基建的“硬聯通”擴展到數據等“軟聯通”,還將帶動“一帶一路”地區合作。

在中國與新加坡兩國政府合作的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下,“南向通道”提出一年九個月後,12日正式更名為“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簡稱陸海新通道)。

專家分析,新名稱意味互聯互通建設的地域範圍與方向更廣泛項目也更緊密與“一帶一路”倡議銜接,有望進一步推動中新(重慶)項目的擴大與輻射

聚焦丨“南向通道”改名“陆海新通道”,背后有何深意?

當地時間11月12日下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新加坡總統府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舉行會談。(來源:中國政府網)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新加坡總理李顯龍12日共同見證了中新(重慶)項目旗下“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諒解備忘錄的簽署。

“南向通道”建設怎麼樣了?

“南向通道”名稱,始於2017年2月舉行的中新(重慶)項目首次聯合協調理事會,指的是重慶經廣西北部灣港再通往新加坡的戰略通道,旨在加強中國西部和東南亞之間的聯繫。

該通道是在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框架下,中國西部省份與新加坡合作,打造以重慶為運營中心,以廣西、貴州、甘肅、青海、新疆等西部省份為關鍵節點,利用鐵路、海運、公路等運輸方式,向南經廣西北部灣通達新加坡等東盟國家的陸海貿易通道。

該通道比經東部地區出海平均節約15天左右。李顯龍在此前受訪時曾表示,“如果使用南向通道到北部灣,就比較便捷,從北部灣再到新加坡也很快,到東南亞也很方便,從東南亞馬上可以通過國際航運到世界上所有的國家。”

前期重點打造南向鐵海聯運通道南向跨境公路通道兩條線路,未來還將開通西線貨運班車。目前,該通道已開通廣西北部灣港至西部六省市的8條鐵(路)海(路)聯運班列。截至10月26日,累計開行鐵海聯運班列840列、發運集裝箱4萬多標箱。

聚焦丨“南向通道”改名“陆海新通道”,背后有何深意?

2017年9月25日,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渝黔桂新”南向鐵海聯運通道常態化運行班列在重慶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團結村中心站)舉行首發儀式。(來源:華龍網)

落成後,該通道將發揮橋樑作用,促進西部地區與東盟的經貿合作,為東南亞、中國西部以及歐洲提供一條更便捷的貿易通道,銜接“一帶一路”中的“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改名之後,改變了什麼呢?

一個明顯的改變是,通道建設範圍與方向更加多元了。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李明江分析稱,“南向通道”的名稱字面上指的是從北向南的貨流,但隨著通道發展,更多貨物從東南亞運至中國,這些都並非“南向”貨源,用“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概括更為準確。

一名業界人士說,少了“南向”二字,互聯互通建設的範圍與方向可以更廣泛、多元,例如從重慶東向銜接上海、寧波等沿海地區,進一步開拓中國西部的對外連通性。

另一個改變是,中新互聯互通建設帶動了“一帶一路”地區合作

此前,“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的名字數次被中新雙方領導人提及。早在去年9月,李顯龍訪華時,習近平強調“一帶一路”是中新合作重點,希望雙方建設好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並在地區層面帶動其他國家共同參與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建設。

業內人士稱,“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的名稱更明顯突出與“一帶一路”的銜接性,使這條通道的戰略重要性進一步提高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政治系教授、東盟國家研究中心主任翟崑表示,“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可覆蓋東南亞,甚至是更廣闊的“一帶一路”地區,這條通道如今或可理解為中新合作驅動的“‘一帶一路’地區合作”。

據觀察,重慶媒體在最近報道中提及“陸海新通道”時,都會強調其與“一帶一路”的緊密連接。

展望未來,有分析認為,新名稱或意味著中國對通道建設的參與度將提高,各地區之間可能更趨向融合發展,這有望進一步

推動中新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性項目長遠的擴大與輻射

聚焦丨“南向通道”改名“陆海新通道”,背后有何深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