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解封 文旅回暖丨酒店業邁入全面“復甦”通道

4月8日零時起,武漢解除離漢通道管控,有序恢復對外交通,“封城”76天后,江城“城門”重新開啟,標誌著中國戰“疫”又一次階段性勝利。春意漸濃,直至此時,消費者才真正卸下包袱陸續開始出行規劃,疫情下備受困擾的文旅大住宿業亦在急切關注:

各地旅遊限制何時能解除,旅遊預訂何時才會回到疫情之前的水平?


對此,漢莎航空創新中心通過調研中國旅遊App下載量數據進行分析,基於對旅遊各細分領域的調查及在疫情爆發後的表現,預測行業將於4-8周後走出低谷。


春意漸濃,酒店業邁入全面“復甦”通道


4-8周,對於亟待突圍的酒店業而言,不再是簡單層面的“新冠”寒冬,更是他們在市場全面復甦前所能抓住的快速“升值期”。面對“後疫情時代”文旅產業的回暖與爆發趨勢,只有能夠順應市場潮流,並及時根據消費者消費心理進行升級改造的酒店,才能挺過重創,在存續市場的同時最大程度抓住疫後“小高峰”帶來的發展機遇,實現新文旅時代突圍。


武漢解封 文旅回暖丨酒店業邁入全面“復甦”通道


身處全面升值關鍵期,酒店業如何自我武裝,才能最大程度完成內部賦能,以更強大的姿態加入後疫情市場之爭?從此次“新冠”事件國家政策調整之中,我們不難窺見一二:


3月3日,蘇州相城區印發《關於在疫情期間鼓勵企業加快推進智能化改造升級的通知》,出臺多項政策鼓勵企業智能化改造;3月30日,工信部表示,未來將加快重點項目開通建設,推進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基建”工作;3月31日,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幹勇在央視財經《戰“疫”後新機遇》中指出,在國家多項政策和科研基金的支持下,各地人工智能創新工程建設已快速啟動......


——智能化憑藉其在管理、體驗、安全等方面所具備的天然優勢,已然成為疫後產業賦能的首選利器。


技術紅利時代,智能助力酒店佈局新高點


需求與科技,一直是全球文旅產業實現規模化發展的雙輪驅動力。戰“疫”不斷取勝之際,市場需求重新迴歸;與此同時,“新基建”推進下,技術紅利時代正式到來,智能化在酒店業後疫情突圍中扮演的角色也愈加突顯。


1)安全加碼,打破疫後“消費恐慌”

針對“新冠”好轉初期消費者不敢出遊旅行、不敢留宿酒店的情況,攜住科技推出智能化管控系統,將刷臉測溫、人證比對、城市健康碼識別等功能進行整合,推出AIoT防疫產品,將其安置於酒店關卡處可進行全天候通行監測,確保客人入住安全。


2)體驗升級,暢享“黑科技”便利

通過智能化改造,酒店將完成全場景、多觸點、新模式的綜合性升級,實現微信訂房、刷臉開門、語音客控等“黑科技”操作,在極大程度提升住客體驗感的同時,也通過打造強勢噱頭及網評口碑,為酒店圈佔了大批線上流量。


武漢解封 文旅回暖丨酒店業邁入全面“復甦”通道


3)科學運營,推進“無人化”管理

人員、運營、管理等多重成本,讓日前現金流緊缺的酒店行業倍感壓力,而智能化則恰好解決了這一難題。以迎賓、送物機器人等取代傳統的重複性人力勞動,以後臺水電監測、客房管理、數據分析等取代傳統的運營工作人員,在節省人工耗出的同時,提高運營效率,真正推進酒店“無人化”管理。


武漢解封 文旅回暖丨酒店業邁入全面“復甦”通道


2020年本是酒店業乘5G東風實現跨越式發展的一年,全球疫情的爆發放緩了各方疾行的腳步。雖然眾多挑戰當前,攜住科技卻始終堅信酒店業可以挺過重創,浴火新生,以全新姿態佈局持續增長的戰略高點,迎接新的市場“春天”。我們也將與酒店業一路同行,通過智能化為酒店賦能,幫助更多酒店實現快速“升值”,提前佔據疫後市場發展的先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