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出臺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25條意見

記者 張正偉

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昨日,《中共寧波市委 寧波市人民政府關於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正式發佈,從降成本、助融資、破壁壘、促轉型、拓市場、保權益等六個方面出臺25項具體措施,為我市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環境、破解難題、提振信心。

《意見》指出,要堅定不移地支持民營企業做大做強,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和民營經濟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力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作用,力爭通過三年努力,有效提升我市民營企業的創新轉型能力、應對複雜形勢能力和國際化發展水平。

切實降本減負,提高企業盈利能力

《意見》提出,要落實民營企業稅費優惠政策,切實抓好國家、省、市減負降本一攬子政策的落地落實,確保三年為企業減輕負擔600億元;實施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目錄公示制度,確保清單外“零收費”;依法依規對符合產業政策、發展前景好、暫時遇到困難的企業緩徵稅費。

實施差別化地價政策,通過彈性出讓方式供應產業用地;適當下調土地出讓競買保證金與履約保證金比例,對“零土地”技改增加工業用地容積率的企業不再增收土地價款。

高可靠性供電費平均降低20元/千伏安,全面取消臨時接電費用,取消一些營業服務費。天然氣使用紅線內小時流量在40立方米以內的免收勘查設計費,取消按流量收取的預埋費。

嚴格金融機構小微企業貸款收費制度,支持市再擔保公司將BBB級及以上的民營融資擔保機構的政策性融資擔保業務納入再擔保業務範圍,加大對年化擔保費率不超過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50%、不收保證金的政策性融資擔保業務的資金補助,將融資擔保代償基金服務範圍從單戶授信不超過300萬元提升至不超過500萬元。

此外,我市將從明年起按規定階段性降低企業職工醫療保險單位繳費費率,改進住房公積金繳存機制,對尚未建立工會組織的企業暫緩收取建會籌備金,進一步規範市場自主定價的港口經營服務性收費行為。

提升金融服務,緩解企業融資難

《意見》指出,要加大流動性風險防範力度,對符合條件的企業確保不抽貸、不壓貸、不斷貸;設立規模100億元的上市公司穩健發展支持基金,運用定向降準等貨幣政策工具、市場化債轉股專項金融債券、私募資管產品等拓展企業融資渠道。

加大民營企業信貸支持力度,力爭製造業貸款年均增長10%。市再擔保有限公司註冊資本金增加到10億元,各區縣(市)全面建成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取消盈利性考核指標。推進信貸資源向小微企業傾斜,重點發放單戶授信500萬元及以下的小微企業貸款及個體工商戶經營性貸款,為優質中小民營企業提供信用貸款和擔保貸款100億元。

此外,我市還將大力促進民營企業直接融資,推進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計劃試點,通過央企增信、地方擔保提振投資者信心。

優化營商環境,破除企業發展壁壘

按照《意見》要求,我市將全面開放民間投資領域,鼓勵引導民間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明確禁止的行業和領域,不設置附加條件。當前重點做好交通、能源、社會事業等基礎設施補短板領域項目的信息常態化發佈工作,支持社會力量進入專科醫療、護理、康復等細分領域。

促進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合作發展。支持民營企業參與競爭性領域市屬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勵社會資本通過出資入股、收購股權、認購可轉債、股權置換等多種方式,參與國有企業改制重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增資擴股及國有企業經營管理。

此外,《意見》還要求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加大對侵犯知識產權行為的懲治力度;加強政務誠信建設,對嚴重損害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破壞民間投資良好環境等行為加大查處力度;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完善民營經濟發展聯席會議制度和領導聯繫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制度,建立民營企業決策參與機制。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牽引,深入推進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和“標準地”制度。

創新資源配置,助推企業轉型升級

我市將加大對民營企業智能化改造的支持力度,對認定的自動化(智能化)成套裝備改造試點、數字車間和智能工廠項目根據實際投入給予不超過20%、最高3000萬元的補助。推廣重大技術裝備首臺(套)保險和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業務,力爭年度保障金額超過10億元。

支持民營企業科技創新與產品創新,三年內投入市級重大科技專項經費20億元,帶動全社會研發投入100億元以上;對民營企業承擔特定專用科研立項的項目依據實際發生資金給予不超過20%、最高500萬元的補助。支持民營經濟創新平臺建設,優先支持重點實驗室、創新中心、工程技術創新平臺等科研基礎設施建設。

支持創新型企業與創客團隊成長,推動科技創新券在省內及長三角地區通用通兌,支持民營企業引才育才,深入實施“3315系列計劃”,加大對民營企業引育“高、精、尖、專、缺”人才的支持力度。

優化開放環境,提升企業國際化水平

《意見》指出,要加大對中小微企業和新興市場開拓的保障力度,年出口信用保險規模力爭達到240億元,年度信保融資支持規模力爭達到50億元。支持民營企業“走出去”,到2021年,打造6家營收100億元以上、1家營收1000億元以上的大型跨國公司。加快進口貿易發展,加快培育本土龍頭型消費品進口企業,爭取全面推廣複製自貿區政策,完善口岸監管政策,提升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高端進口平臺功能。

此外,我市還將深化口岸貿易便利化改革,進一步壓縮口岸放行時間,全面實現海運提單換取提貨單(小提單)、設備交接單和裝箱單等流轉電子化。

完善法治環境,保護企業合法權益

為了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我市將構建規範化、市場化的企業退出機制,簡化破產企業註銷程序,研究設立破產援助資金,縮短破產處置時間;妥善審理企業破產案件,發揮破產重整程序特殊功能,幫助和支持民營企業恢復經營。

加大力度推進“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運用綜合措施保障民營企業債權及時實現;加大對民營企業家人身權和財產權的保護力度,保障企業合法經營。鼓勵金融機構、稅務系統和法院對重整企業及時開展信用修復,重新評估歷史不良信用記錄,保障正常經營和後續健康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