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鐘寺古鐘博物館 渺渺鐘聲出北京

走進位於北京市北三環的大鐘寺古鐘博物館,都市的喧囂與浮躁便立刻被隔離開來,取而代之的是隻有在紅牆灰瓦的包裹中才能感受到的幽靜與古樸。這裡沒有繁忙都市的煩躁不安,只有蒼松翠柏帶來的寧靜與愜意。沿著主路由南向北逐一參觀各個展廳,戰國編鐘的壯觀、佛道鍾鈴的別緻、明清銅鐘的大氣、永樂大鐘的宏偉便一一呈現在眼前,令人在目不暇接、大開眼界之餘,免不了驚奇和讚歎。

因器而名的大鐘寺

中國古代,鍾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鍾既是禮樂之器,也是佛教的法器,更是日常生活中的報時之器。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計時工具的進步,人們已不再使用鍾作為報時工具,鍾離生活更遠了。中國的鐘鈴文化歷史悠久,遠在原始社會末期就已有鍾出現,多以木製、竹製或陶製,在當時是一種簡單的打擊樂器,起到聆音歡娛的作用。商周時期出現了青銅製作的編鐘等演奏樂器,鐘鳴鼎食也逐漸成為豪門貴族地位的標誌。如今,鐘的“用武之地”少之又少,想要一覽它的風采,瞭解它的前生今世,便要去大鐘寺古鐘博物館了。

大鐘寺古鐘博物館  渺渺鐘聲出北京

大鐘寺原名覺生寺,建於清代的雍正十一年(1733年)正月,原是清代帝王祈雨的所在。如今,寺院山門上高懸著刻有9條穿雲飛龍的寺額,正中便是雍正皇帝御筆的“敕建覺生寺”。讓這座覺生寺名聲遠揚的是寺內懸著的鑄於明代永樂年間的大鐘,它被人們稱之為“永樂大鐘”。這口鐘原來在京西萬壽寺,到了清代才被移到了這裡,也許因為百姓覺得覺生寺不如大鐘寺親切和直觀,於是這裡便被百姓俗稱為“大鐘寺”,而原名覺生寺卻漸漸被遺忘了。直到現在,即便是老北京,知道覺生寺的人也是少之又少,而說起大鐘寺卻是世人皆知。

在清代,皇帝多次親臨大鐘寺,並敕令在此祈雨。與此同時,凡遇到國家慶典和釋門大事,大鐘寺內的永樂大鐘便會被敲響。如今,這口永樂大鐘已歷時近600年之久,音響圓潤宏亮,穿透性極強,鐘聲可傳四五十公里,餘音長久,讓人不得不佩服古人鑄造工藝的精湛。明代《長安客話》中曾記載,永樂大鐘的餘音可“聲聞數十里”。也就是說,當永樂大鐘敲響時,方圓數十里都能聽見鐘聲。1985年,永樂大鐘所在的覺生寺成為了大鐘寺古鐘博物館。這是目前全國唯一以收藏、展覽、研究、開發利用古鐘和古鐘資料、展現中國古鐘文化的主題博物館。

永不消失的城市聲帶

大鐘寺古鐘博物館內的展廳古樸凝重,一幅幅生動形象的照片和一行行詳實的文字講述著古鐘的歷史,使來者能夠了解到中國源遠流長的古鐘文化。大雄寶殿是將實物作為主要展品的展廳,這裡展示著著名的曾侯乙編鐘的仿製品。中國古代最重要的音樂成就便是禮樂制度,其實質是以禮儀和音樂的等級化為核心的一種文化典章制度。天子、諸侯、卿大夫、士,每一階層都有森嚴的禮樂等級標準,不可僭越。而在音樂演奏中,鍾佔據著獨一無二的重要地位。

春秋戰國時期編鐘風靡一時,和其他樂器如琴、笙、鼓、編磬等成為王室顯貴的陪葬重器。曾侯乙編鐘作為戰國早期文物,已成為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大鐘寺古鐘博物館裡仿製的曾侯乙編鐘和編磬都可以演奏,每逢重要節日,工作人員便會身著古裝,敲擊古鐘,演奏樂曲。編鐘具有“一鍾雙音”的特性,敲擊它的正面和側面會發出兩種不同音高的樂音。音色獨特,極具古韻。

大雄寶殿西配殿有一座巨大的石碑,碑上記錄的是雍正皇帝敕建覺生寺的緣由。碑的四周還有乾隆皇帝御筆的詩句,細細想來,想要一覽乾隆皇帝的文采,不用去故宮排隊,來大鐘寺古鐘博物館看個真切也未嘗不可。觀音殿內展示了不同時代的幾百個佛鐘、道鍾、佛教鈴、金剛鈴等,其中很多古鐘都是全國各地古寺、古觀的原物。這裡名氣最大的莫過於“乾隆銅鐘”了。銅鐘鑄於乾隆年間,通體沒有一個文字,其下部為八卦中乾卦符號,鐘身為龍紋圖案,鐘體更是精美絕倫,顯示了當時清朝國力的強盛。

寺內的九亭鍾園是一組新修復的建築,懸掛著全國各地有代表性的古鐘。這些鐘有大有小,造型和風格各異,細細品味之下別有一番情趣。在大鐘寺的最後一進院子,有一座極具特色的建築,大門之上懸掛著一塊匾額,上書“華嚴覺海”四個大字,是乾隆皇帝御筆,這裡便是大鐘樓。大鐘樓是全寺建築的主體,造型上圓下方,正好符合古人“天圓地方”的思想,古鐘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永樂大鐘便珍藏於此。永樂大鐘高6.75米,底徑3.3米,重46.5噸,頗有獨立群雄的氣勢。據史料記載,清代的皇帝親臨覺生寺拈香祈雨期間要敲響動永樂大鐘108下。

現在,出於對文物的保護,除了在除夕敲響永樂大鐘,其餘的時間都靜靜地接受著來自四面八方遊人的朝拜。值得一提的是,這口大鐘運用了高超的力學原理懸掛起來,僅用一根6.6釐米寬、14.3釐米高的小穿釘懸掛在樑上,令人嘖嘖稱奇。

盛世出品的鐘中之王

永樂大鐘原本是在萬壽寺,萬壽寺位於北京西郊水陸交通要道,在明清兩代都是皇家寺院,地位顯赫。在明代人所著《長安客話》中有記載,“晝夜撞擊,聲聞數十里,其聲谹谹,時近時遠,有異它鍾。”乾隆八年(1743年),永樂大鐘從萬壽寺移到了覺生寺,而這一掛就是近300年。據說,搬運這口近50噸重的大鐘頗費了一番周折。從萬壽寺一直到大鐘寺,每隔半里左右就打上一眼井,冬天用井水潑成冰道,之後在鐘下墊圓木滾到大鐘寺,然後先將鍾滾到一個事先堆好的土堆上,再蓋房子,立柱搭架,最後將鐘下的土堆挖掉,才把這個龐然大物懸掛起來。

明太祖朱元璋駕崩後,把皇位傳給了皇太子朱標的兒子朱允炆——建文帝。建文帝登基後便開始“削藩”。然而,利益關係導致諸藩豎起了“清君側”大旗。燕王朱棣的勢力最大,並且早年隨太祖朱元璋平定天下功勞最大,於是他成了諸藩的領頭人。燕王朱棣的“清君側”不但清了皇帝身邊的那些大臣,還把侄子建文帝一塊“清”了,燕王朱棣也就成了明朝第三個皇帝明成祖。隨後,明成祖朱棣把國都從南京遷到了自己的舊時封地北京。為了紀念這場征戰偉業,表示自己已經“定鼎天下”,就鑄就了這口“永樂大鐘”。

除了享有盛名的永樂大鐘外,大鐘寺古鐘博物館共收藏不同類型的鐘鈴文物400餘件。其中,有一件不得不提的寶貝,那便是引自國外的歐洲鐘琴,這也是國內唯一的一架鐘琴。鐘琴是一種將鍵盤、腳踏板通過金屬線與懸掛在高處的多件編組的圓形青銅鐘組成的大型樂器,作用和中國的編鐘相同,也是用來演奏的。兩種類型相似的編列青銅鐘類樂器,既具有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帶來的發展差異,也寄託著人類對音樂文化的共同追求。

行走在大鐘寺古鐘博物館雕樑畫棟的殿宇中,徜徉於精美別緻的古鐘之間,就如同走進了鐘的世界。而人的思緒也會在不經意間跟隨著鐘聲回到那已經遠去的,曾經輝煌的時代。

文 / 王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