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庆40年开山辟路终成坦途

延庆地处北京的西北部,距北京市区74公里,山区占地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72.8%。离延庆城区最远的大栜树村,到天安门的距离有168公里,比从天安门到天津塘沽码头的距离还要多出10公里。改革开放40年来,延庆的交通事业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区域与发展环境,更为延庆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进京”拥挤颠簸一身泥到舒适快捷多元化

延庆人向来把去北京市区,叫作“上北京”,因为,虽然隶属北京行政区划,但延庆距离中心城区74公里,着实有些远。在过去进趟城是全村人的大事儿,六七十年代,脚力好的壮年去趟市区,至少要两天,用自行车代步也得一天一夜。“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当时延庆县城出行的真实写照。

直到1983年11月29日,康庄延庆专线开通,康庄火车站成了延庆打开与外界之间门扉的第一把钥匙,初步解决了延庆百姓的出行需求,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延庆敞开了改革开放的大门,康庄火车站原站长郭满对此感触最深。“以前,咱们延庆人要去北京,基本上都是从康庄火车站坐车。”郭满说。据了解,康庄站总面积43.1万平方米,共设有13条站内线路,每日可承载16对客车、8000余人次抵达延庆。“康庄专线开通之后,不但解决了延庆人出行的问题,还通过这里把延庆生产的粮食、物资,更及时地运往全国各地,当年为华田粮库在三个月内储备了50000余吨粮食。”郭满告诉记者。

1984年7月,长46.6公里的110国道延庆段竣工;2001年,建设了5年的八达岭高速竣工通车,延庆通往市区的车程从将近3个小时缩短到公交1小时40分,自驾不到1小时。至此,康庄火车站上,昔日熙熙攘攘、人满为患的景象也逐渐成为历史。2003年,919路公交车运营权由北京长途汽车公司延庆分公司交北京八方达客运有限责任公司延庆分公司经营,空调车投入使用。2007年919路大站快车开通。

道路交通建设的飞速发展也为延庆构建绿色“高精尖”带来了新的契机。2008年8月6日,在距离北京夏季奥运会开幕前的两天,从北京北站出发到达延庆的市郊铁路S2线正式开通。S2是北京的第一条快速通勤铁路,八达岭站、延庆站日均到发旅客约6000人次;140辆919路公交车奔驰在京藏高速上,每日承载着约3.6万人次往返于延庆。

从“一土到底”变村村通途

通衢坦途,阡陌纵横。改革开放40年来,延庆城乡道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少到多,由线成网,从当初的土路、砂石路再到如今水泥路、沥青路,一条条铺到百姓家门口,铺到田间地头,带给百姓的不仅仅是高效、便捷,还有满满的幸福感。

这几天,家住香水园街道高塔社区的马老师给自己的自行车换了新车胎,准备周末和好友一起去骑游。自行车从最初唯一的交通工具到如今变成休闲工具,背后是延庆40年来不断改善的交通环境。

“原来延庆的路可不是这样的。”今年49岁的马老师回忆起40年前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以前,延庆城区仅有以新风路口为中心的东外大街、南街、西街、北街四条土路,出去走一遭弄得一裤腿儿都是土,到了刮风天气,人就能变成‘土猴儿’。”

改革开放后,延庆的道路逐渐起了变化。1991年11月,妫水街建成通车,1996年,全县的乡镇道路也铺上了沥青。到了2008年,延庆县城道路增加至近70条,总里程达150公里,“六横五纵”的城市路网基本形成。就在这一年,八方达公司正式入驻延庆,为延庆群众提供公共出行服务, 让公交出行更加便捷、舒适。

不仅如此,道路交通建设驶入快速发展阶段的延庆也在2008年把公交“村村通”工程同步在全区铺展开来。8年后,延庆376个行政村全部实现通公交车。

从“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到干净整洁、四通八达;从坐公交要先步行13公里到公交车开到家门口;从骑自行车到坐公交车、开私家车,再到回归自行车,改革开放40年间,延庆的道路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延庆的城乡发展也日趋均衡。在良好的生态本底下,延庆以乡村公路为构架,打造了千家店百里山水画廊、妫河生态走廊、古龙路、香龙路、龙庆峡、大庄科、石峡、四季花海8条贯穿延庆全域的骑游精品线路,让游客骑游在青山绿水间,饱览延庆的秀丽风光。如今,延庆区域内公路里程已达1903公里,共计896条道路,公路网密度达95.43公里/百平方公里;已开通公交线路47条,车辆258辆,线路总长度1895公里,日均发车约1000车次,日均客运量约 3万人次,实现了公交线网覆盖全区,延庆人民享受到了交通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方便、快捷和实惠。

冬奥世园携三条大路助推绿色发展

2015年底,经国务院批准,延庆正式撤县设区,2019北京世园会落户延庆区,作为2022冬奥会三大赛区之一的延庆,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2019世园会和2022年冬奥会的日益临近,京张高铁、兴延高速、延崇高速这3条冬奥世园配套重要道路工程正紧锣密鼓建设当中。这三条大路推动延庆,从一座仅有单一生态优势的封闭卫城,走向产、城、人融合发展的世界级生态融城。

兴延高速是2019北京世园会和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重点保障工程,南起西北六环双横立交,北至延庆京藏高速营城子立交收费站以北,全长42.2公里,途经昌平、延庆,设计为双向四车道,平原段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山区段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预计今年年底,兴延高速将全面贯通,建成通车后近期服务于2019年延庆世园会,有效缓解北京西北方向交通压力。此外,作为冬奥赛场联络线的延崇高速全长约33.7公里,横断面布置为双向四车道。预计平原段2018年底建成通车,山区段2019年底建成通车,届时,人们可以从延庆穿境而过,从市区直接抵达冬奥张家口赛区。

作为冬奥会重点配套交通工程,京张高铁起点为北京北站,全程共设10个车站。建成后京张高铁运营车辆将采用无人驾驶的新型智能火车,进站乘车人员不用检票,直接刷脸进站。明年年底,京张高铁将建成通车,从北京北站到八达岭长城站仅需20分钟、到达延庆站只要30分钟……延庆通往市区、通往外界的路将越来越宽,这路上,承载着跨越发展的希望,承载着因冬奥世园的到来越来越瑰丽的延庆梦想和延庆未来。

回首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延庆人民从出门难,进城难,到现在成为京津冀区域交通一体化的重要一环,身在延庆的每一个人都感到身边不断发生的变化。40年来,延庆的道路由1976年16个山区共计道路长122.8公里。到目前的1903公里,共896条,桥梁436座,道路长度增长了百分之1556,道路的延伸,带来的是城镇的振兴、经济的精进与人民的富足,不久之后,作为东道主的延庆人,还将迎来世园会、冬奥会两大世界盛会,延庆的道路必将越发宽广,延展到更加遥远与光明的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