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5亿的双11成交额,农业人只能眼红!

敲锣打鼓、风风火火的天猫“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总算是告一段落了,剁手族们马上就开启了一天查看八百次物流信息的循环模式,而各大网站的媒体小编们则卯足了劲儿指望着能在最快的时间给各界网民们报道出2018年“双十一”刚出炉的交易额数据。

2135亿的双11成交额,农业人只能眼红!

不负众望,今年的天猫双11交易额创造了自10年以来的最高纪录,当日凌晨24点,万众瞩目的滚动大屏幕就定格在了2135亿元这个激动人心的数字上!

2135亿的双11成交额,农业人只能眼红!

借用网友“二麻子”的话:

“哎哟卧槽,败家娘们儿们今年可以说是相当给力了!”

可是到底给不给力,我们还得拿数据说话。以下是来自隔壁天猫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的2009-2017年天猫双十一的销售额数据统计:

2135亿的双11成交额,农业人只能眼红!

不难看出, 2018双11交易额同比去年增长26.9%,阿里创办的“狂欢节”用“蒸蒸日上”来形容也并不过分。

但生怕我们吃瓜群众不知道这种疯狂数据背后还意味着什么,马云立即站了起来:

“这意味着今年我们每一秒钟38万笔交易,我们公司全球绝无仅有!”

2135亿的双11成交额,农业人只能眼红!

啧啧,这么霸气的回应可以说是相当流弊了。

可一些看不惯“马傲娇”张扬言行的事儿茬就是想要撕破这个黄腔大佬的“牛皮”。

不过,他们熬着黑眼圈得出来的数据却再一次证明:

“阿里一家的成交额相当于整个美国电子商务加起来的6倍! 去年美国购物狂欢节“黑色星期五”的交易总额15亿美元,更是直接被天猫K.O!”

2135亿的双11成交额,农业人只能眼红!

王一小的文章要在这里就戛然而止了?

NO!

要是这样又有一大批“天真单纯”的有志青年跃跃欲试想要加入马云“扶持万千中小企业家和商家”的宏伟蓝图中去了,这其中,还包括着数以万计的做农业的人。

朋友们等一等,真正属于我们农业电商的“狂欢”,并不在阿里!

这样,我们先从互联网开始给大家理理思路。

其实,互联网这玩意儿本身也没什么不好的,把全球人的衣食住行都联系起来了。

而人的天性除了“懒惰”就是“欲望”,最后形成了一个字儿就是“买!”

于是乎,从2009年开始,国内原来被戏谑的“光棍儿节”就被阿里利用起来作为年轻人释放“天性”的一个“消费时点”,电商行业的发展也就伴随着国人的消费狂欢一路高歌猛进。

然而,并不是所有行业和地域都适合加入电商,比如——现在的农业。

很多二愣子一听,马上就想反驳:

“哎我说,你当政策是在放屁还是咋滴?支持农业电商的资金那可是一抓一大把呀!难不成他们是钱多了没处花?”

2135亿的双11成交额,农业人只能眼红!

来来来,先别方,王一小给你看一个数据,你就知道为啥大家愿意砸钱在农业电商上面了:

2135亿的双11成交额,农业人只能眼红!

这是智研咨询发布的2013-2018中国农业电子商务市场的交易规模预测,规模绝对数值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这说明我国做农业电商是有希望,有前景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从2014年到2017年,国家商务部共批了将近100个亿左右,用于490多个县,每个县得到两千万资金的支持来打造电子商务示范县。

同理,为了能在农业电商领域早早地抢到一块蛋糕,各大巨头都开始跑马圈地:

  • 2014年起阿里就整了个“千村万县”计划,投资了上百亿想要建立一个汇集8亿农村人口的菜鸟网络,恨不得把农村的每个旮旯都插满“村淘”的小旗旗。
2135亿的双11成交额,农业人只能眼红!

  • 2015年3月,联想老大哥挥一挥手,豪掷1000万美元投资网上农资交易平台云农场,屁股都还没坐热就忙着张罗自己即将上线的生鲜平台。
2135亿的双11成交额,农业人只能眼红!

  • 2016年9月,京东和阿里“分手”以后,和国内大型农业电商“一亩田”进行战略合作,希望能够在农资销售、农业金融、线下服务等多方面大展宏图;
  • 同年,苏宁发展“销售、纳税、就业、服务、造富”的“五当”模式旨在用50亿元带动10万人才返乡创业;
  • 其他如当当、亚马逊等电商巨头也没有忽视农村市场,该吆喝的吆喝,该做广告的也不闲着。

这你来我往,如此大费周章,用膝盖想想也该知道农业电商里面肯定“宝藏”无数。

可再回到上面的数据图冷静观察,我们会发现:

农业电商的交易规模环比增长率整体都在下行!

这中间除了受经济新常态的影响以外,农业在和电商接轨的这条路子上,本身就还存在很大的问题。

(一)“斗兽场”的惨象

不管是阿里、京东还是其他巨头,截止到目前为止,咱们刚刚说的那些如火如荼的大动作,都在数万亿投资石沉大海后,纷纷偃旗息鼓。

只留下了一个最原始粗鄙的宣传方法,来作为打开农业市场的手段,那就是——进村刷墙。

2135亿的双11成交额,农业人只能眼红!

一边是“生活想要好,赶紧上淘宝”,另一边则是“发家致富靠劳动,勤俭持家靠京东”,知情者看着只能无奈一笑。

(二)“扑火飞蛾”的悲凉

农村是农业电商的最大市场,也正因为如此,有了“农村电商”。而农村电商有两大使命,一是工业消费品下行,二是农产品上行。

2135亿的双11成交额,农业人只能眼红!

“将士出战,兵马先行”

老巨头们在一轮头破血流之后要休养生息,于是乎,就鼓励很多小型甚至是个体户开起了乡村服务站,以便于获取农村集体的信任。

当初跟着马云捞了“第一桶金”的华茜就是其中的成员之一;华茜之前做了好几年传统电商,总结了一套网店营销套路:

“网上卖任何产品,竞争都很激烈,电商平台众多的网店,只有排名靠前才能吸引消费者关注。先低价引流,提高自己店铺的排名,再逐步涨价,赚取利润,这是很多网店吸引消费者最基本的套路。

如果靠低价引流不能让自己排名靠前,还可以在首页做展示,但只要有人点击,就要给电商平台付钱,相当于做广告。”

2135亿的双11成交额,农业人只能眼红!

(图为华茜在服务站给农民递送拆包后的快递)

的确,这就是互联网运营的最基本套路,但是对于相对偏远落后地区来说,华茜的这一套似乎并不顶用。

因为,本地电子商务发展态势是否良好,有一项指标最直观,那就是快递业务量进出口邮件数量的比值。

以华茜所在的黔东南为例,10个月做下来,所有快递业务量出口与进口比为1:5.78,也就是说,本地区每出去一个包裹会进来5.78个包裹。

这就意味其他城镇地区的消费品倒是下行到农村了,可是农村的农产品上行情况却不忍直视。

对此,华茜表示“现在我和老公又做回服装生意了,做农业受众范围小不说,农村生鲜配送也实在是个大问题,只能做做干货。”

说到这个生鲜配送,我们粗略估算一下,如果是进货价2元/斤的蔬菜,在新鲜时可以卖2.5元/斤,一旦不新鲜甚至出现部分烂叶则可能只能卖2.1元/斤了,再滞销则连成本价2元/斤也卖不到,分分钟让你亏得连妈都不认识。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4000多家涉及生鲜业务的电商公司,然而超过90%都处于亏损状态。

等一下,你以为农业电商的问题仅仅是出在农产品上行和生鲜配送困难上?

(三)“利益熏心”的反抗

昨天王二小发的文章说自己网购的百香果炸了,点击查看→《双11,网购回1瓶百香果原浆,炸了......》差点把敲键盘的手手给弄伤;一小还是很担心的,还好没事!

农业电商比起几年前当然要好太多,但是“利益熏心”的先驱者们让网购食品(农产品占比大)在消费者心理留下了很多阴影。

除了炸了以外:

  • 买一箱橘子除了面上一层不错剩下的歪瓜裂枣。
  • 买一箱猕猴桃上面一层都是90果径下面一层变成了60果径。
  • 买一盒干果里面30%-50%受潮了。
  • 买一箱苹果里面除了不新鲜外有些直接腐烂了。
  • ......这些问题太多,一小就不一一举例了。
2135亿的双11成交额,农业人只能眼红!

除了食品安全,农产品时效、新鲜等特殊性要求,而且网购农产品维权想对来说比其他产品难太多;这些因素导致消费者拥有一些不好的网购经验后,对这些网购农产品不敢“下手”了。

消费者只能惹不起就躲,我不买就对了!

(四)“难标准化”的差异

农业电商听起来高大上,看起来就是在网上卖农产品;但是不要忽略了一个问题:农产品的标准化。

这个在王一小看来是制约农业电商的一个大问题,要在网上把农产品卖出去,必须使手中的“农产品”先成为“网货”。

2135亿的双11成交额,农业人只能眼红!

而一个农产品要成为合格的网货,需要向消费者表明产品的标准。

通过标准化地描述商品,可以让消费者更加清楚地了解产品,信赖产品质量,从而提升下单的几率。

虽然这几年标准化正在推进过程中了,但是速度还是慢了。

(五)“囫囵吞枣”的后果

农业电商这四个字儿,涉及的可是农产品产销的全产业链,可偏偏很多涉农电商心里急着想吃“热豆腐”,想都没想就开始砸钱,这囫囵吞枣的结果,就只有一个字儿——“烧”。

我也不多瞎哔哔了,先来看看农业电商涉及了哪些环节(来自农业部中小企业局):

2135亿的双11成交额,农业人只能眼红!

如图所示,一个完整的农业产业链必然是有产前产中和产后三大环节的,农业电商其实说白了就是越过“加工(初加工/精加工)”环节,直接把产中和终端消费连接,也就是“人对人”。

而在这两个端点之间隔着三大问题:信息流、物流和现金流。

信息流在于农产品供需匹配的问题,物流在于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产品标准化问题,现金流在于投资地推获得信任的问题。这其中的每一个难题,都让农业电商寸步难行。

还记得前两年处在舆论“风口浪尖”的“一啥子田”吗?

该平台曾今轰轰烈烈地搞了一场直接做农产品买卖的革命,可是在“三流”问题下,最终也只能灰头土脸重新做回单纯的农产品交易撮合。

2135亿的双11成交额,农业人只能眼红!

“难道这农业电商就不能做了?”

当然不是!

农业电商还是要继续前行的,但是请不要过于心急。

“信息流、物流和现金流”的问题每一个都值得我们去深思,它并不是靠一个“互联网”就可以解决的,更多的是和我们广大农业人的共同努力!

所以,请稳住心态,农业的“双十一”终有一天会到来,而现在,我们需要记住的是一句话:

2135亿的双11成交额,农业人只能眼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