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裁統治的末路,一個實驗導致的犯罪,學生的一生毀了!

在人類的歷史中,自由一直是人們所向往的,不管是受人的管束還是其他事物的約束,都是不自然的!隨之就有很多表現自由的影視作品出現!

獨裁統治的末路,一個實驗導致的犯罪,學生的一生毀了!

德國人對於世界第二次大戰有深深的負罪感,這種負罪感是發自內心的。本來這件事情是美國發生的事情,但是德國卻將它拍成電影,成為了自己民族的反思,而我們中國同樣有一段詭譎的歷史。美國官方對於此事是極力迴避的,而在民間卻是恰恰相反,非常的敏感,這有可能是對於官方的一種反抗,於是才有我們今天所能看到的浪潮,看到的時候恰恰也high了!

獨裁統治的末路,一個實驗導致的犯罪,學生的一生毀了!

獨裁統治的末路,一個實驗導致的犯罪,學生的一生毀了!

電影主要講述的是在德國的一個小鎮,有一所初中,在一節歷史課上,老師提問了一個問題,就是獨裁統治在當代社會還有沒有可能發生,學生們對此都嗤之以鼻。由於學生對於這個話題比較感興趣,老師就和學生們共同完成了一個實驗,他們給這個班級起了一個非常響亮的名字,叫做“浪潮”。老師帶領孩子們穿統一的服裝,喊統一的口號,一致的打招呼方式,僅僅三天之後,這個班級的學生對於自己確立的組織有了非常高的認可度。他們團結、亢奮而激進,所有持反對意見的同學被視為異類。就這樣,這個班級名聲越來越大,再一次同其他班級鬥毆的過程中,這個班級很團結,歷史老師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於是就宣佈實驗結束,班級解散,但是已經成型了的班級,是很難分開的,再加上他們的這種心理,這個班級沒有分開,這個組織一直存在。一名狂熱的學生因“信仰”幻滅而精神崩潰,開槍打傷了一名同學後飲彈自盡 。

獨裁統治的末路,一個實驗導致的犯罪,學生的一生毀了!

這部電影想要表達的就是獨裁的心理政治思想。德國人當時的負罪感是很深的,在這個時候讓他們看這種電影是一件很敏感的事情,對於一些東西過度詮釋,當時官方的反應很大,甚至是迴避這些話題,正是官方的迴避,引起了眾人的憤怒,於是就有人在尋找一些突破口,解釋自己內心的譴責!而帶著平靜的心去看《浪潮》,我們似乎就會問:從“展現極權主義的可怕”這個角度來闡釋它,是否合適?或者說,哪怕也許導演的目的便是表現極權主義的可怕,但電影最後展現出來的就是這個麼?

獨裁統治的末路,一個實驗導致的犯罪,學生的一生毀了!

站在批判主義的角度去看這部電影,我們或許不明白那些德國中學生只是穿著同樣的衣服,說著同樣的話去上課,去生活,好像並沒有什麼錯誤,這些簡單的事情竟然將他們推向了狂熱的地步!而我們這些光榮正確、從小便坐姿端正、一直都穿著大麻袋一樣校服的“紅旗下的蛋”卻不會對我們的班主任頂禮膜拜。當只著眼於極權政治對人理性和自由的剝奪時,我們很難解釋的是:為何人們要這麼做——為何明知道有問題還要往屁顛屁顛往集體裡鑽——要知道,哪怕經歷過納粹,哪怕它一直都有專制傳統,相對而言德國也是個民主、自由氛圍比我們深厚得多的國家。同時,這個名為“浪潮”的可以被稱得上“新納粹”的運動,它所造成的最大悲劇是蒂姆最後殺人、殺己。

獨裁統治的末路,一個實驗導致的犯罪,學生的一生毀了!

二戰的爆發對於世界上參戰國的人的倫理造成了巨大的衝擊。美籍猶太哲學家漢娜阿倫特在二戰結束後審判納粹戰犯艾希曼的時候,就提出了極權政治的惡是一種“平庸的惡”的觀點。這點很容易明白,所謂“平庸的惡”就是人不思考,只為了在一個罪惡的體制中盡職而造成的惡。這種人是最可怕的,他沒有自己的思想,身體是由別人的思想控制的,也可以說這是一個殺人機器或者說是犯罪機器,並不能稱之為人!文戈爾老師及時提醒大家:這麼做便是納粹。而蒂姆也恰好就在這個時候,無法接受這個現實,無法接受自己所傾心的“集體”就此消失,從而精神崩潰,釀成了慘劇。如果我們將蒂姆造成的悲劇當作極權的惡,不僅張冠李戴,而且還消解了極權的惡的真正含義。因為若如此則這意味著,極權之所以會造成罪惡,是因為有社會上的失敗者存在,是因為有精神失常者存在。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獨裁統治的末路,一個實驗導致的犯罪,學生的一生毀了!

《浪潮》是一部有意思的電影。但除了讓我們得以享受話語的狂歡、表達解構官方話語的快感之外,“為何一群喝著自由主義的奶長大的中學生會如此輕易地被極權政治所俘獲”這個問題,不應該在一系列的標籤和跟風的喝彩、甚至無謂的謾罵聲中被忽視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